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网络与3A课堂的英语听说自主教学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听说自主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网络进课堂的大趋势下,探索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供言语交际的虚拟环境体验,改变保守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和协助学生进行听说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家一起探究的课题。“英语3A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指在一定的课堂教学网络技术支持下,以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和内容,探索网络化技术手段让英语课堂教学“低负高效”的方法和策略。其中“3A课堂”是指“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动评价”的教学方法(即“Autonomy learning,Autonomous testing,Automatic evaluating”)。本文拟基于广东移动创新推出的“口语易”平台,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服务,持续按需优化,构建广东权威、专业的英语数字化课程教学平台。
  【关键词】3A课堂教学;英语听说自主教学;应用
  一、前言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利用网络与3A课堂的听说自主学习”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广东移动创新推出的“口语易”平台,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动身点,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中英语的听说自主学习,构建网络化教学工具系统和特色课程体系,启动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动评价”3A教学范式。
  二、网络与3A课堂教学的模式和特点
  3A课堂指的是Autonomous learning(自主学习),Autonomy testing(自我檢测) 和 Automatic evaluating(自动评价)。
  1.Autonomous learning(自主学习)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多体教学资源做好教学设计。在网络环境下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保证学生能自主学习。在了解学生的背景、需求和学习状况的情况下,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组织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和媒体表现形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
  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布置分层的课前听说作业,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地进行个性化的英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依从自己的真实水平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将自己放在绝对主体的地位,根据自己真实的学习水平掌握节奏,使得学习更为高效,切实提高效率,还可以有效解决班级里各个层次的学生对学习难易度有不同需求的这一难题。
  2.Autonomy testing(自我检测)
  通过网络平台对全面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之后,为了检测学习和复习的效果,在平台上给出的练习题进行测试,让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中首先利用网络平台呈现课前作业情况,根据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及记录对学生的表现包括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价、表扬和鼓励,然后再对有代表性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策略进行有效的指导。在这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侧重,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对自己的听说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也能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及巩固。
  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易得的,利用3A平台的反馈、比较功能是性价比最高的教学方式。网络空间的公共属性和便利的资源属性为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尤其是,多媒体的应用极大地深化了这种便利性。基于此,广东省推出了“口语易”平台并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建立了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动评价的3A教学模式,极大地锻炼了高中生的听说自学能力。如“口语易”平台“音标训练”板块就有“常用单词发音练习,快速掌握音标发音技巧”部分,“单词巧记”板块有专家倾情奉献的“数种记忆方法巧记单词”,“高中听说模拟考试”板块有“全仿真高考听说模拟考试,系统智能评测”等等实用性很强的资源。
  3.Automatic evaluating(自动评价)
  学习者通过网络或3A平台随时随地完成自我测试,也可以在学完一个知识点、一个小节、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学习任务完成自我测试后,系统及时、直观、客观地反馈学习者的优点与不足,以便迅速调整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依托计算机超强的数据加工和检索能力,学习者或教师还能非常方便地统计分析某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以表格、曲线、柱形图等图表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依据分析结果,学习者或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也为学习者或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提供了事实依据,从而使网络学习更加有效,学习质量更高。
  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大量的练习,因此,在3A课堂上,有了前两步的铺垫,教师再利用网络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堂听说练习,学生练习之后,根据系统的检测和评价结果,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和指导。在经过上一步教师的指导之后,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很大程度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表扬鼓励学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英语成绩,让他们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和自动评价的良好习惯。
  3A平台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可以先只听录音做题,做完后电脑马上给出分数,然后再看材料,听录音,检查错误,这样的听力练习学生乐于听,听得轻松,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的紧张焦虑等现象。如“口语易”平台“课文练习”这一部分,会呈现课文对话内容,还有“示范朗读”“录音测评”“录音回放”“录音比较”功能。只要学生点了“录音测评”,输入录音后系统立即反馈“不通过”“通过”“很好”“得分”等情况。这种时效性非常强的反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可以在口语易平台上寻找大量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基于信息技术反复把自己的发音与口语教学材料进行自主训练和纠错,也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机会。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3A平台资源,观看原版电影、多听听网络上的听力材料,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教师还可以在口语易平台上直观地看到班级学生“作业得分详情”。教师可以更加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信息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更加主动地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增加教学的拓展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三、网络与3A课堂运用优点
  (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开展利用网络与3A课堂的自主学习给莘莘学子带来了突破英语水平的福音,我们教师应针对现阶段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凝聚智慧找突破口,找到一条适合高中学生提升英语水平的道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聽说技巧,激发英语学习热情,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生体验到成功学习英语的喜悦。
  利用网络与3A课堂的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进了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利用网络与3A课堂的结合,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听说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动评价,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堂课的教学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弥补了传统课堂听说训练的不足,能有效提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辐射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英语教学内容逐渐由课内向课外、校内向校外延伸。而3A英语课堂的教学实验有效地借助了互联网终端的配合,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利用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庞大的高中一线英语教师队伍,鼓励他们精心设计出系统科学、难易适当、循序渐进、适合不同学习层次的英语课堂教学同步辅导资料、答案或练习,优秀课例、课堂实录和影视资源等优质英语教学资源。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让互联网与传统教育行业进行深度交汇融合,各区域之间的教育教学联系更为紧密,创造和发展了教育的新生态,使教育焕然一新。
  (三)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形成一支勇于开拓创新的新型教师队伍
  在网络与3A课堂教学的作用下,整体的高中英语教学方面有了一次质的提升,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有效地带动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全面成长。很多教师授课更加得心应手,高效且颇有创意,撰写的论文和开设的公开课启迪了学校全体英语教师和兄弟学校的教师。
  四、结束语
  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3A”英语教学模式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画、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展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敏捷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春霞.运用多媒体技术化优化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
  [2]彭琳.多媒体英语听说教学的优势及文化缺失现象分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1):146-148.
  [3]鬲淑芳.信息化教学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0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