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雨霖铃》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基于《雨霖铃》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围绕创作背景研究、写作内容,对《雨霖铃》创造背景及内容情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雨霖铃》中柳永的情感世界从蕴含词人思念之情,表达作者悲怆之情、包含柳永无奈的情感、蕴含凄婉的情感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雨霖铃;情感世界;悲怆;思念;柳永
  《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文字描写,为读者营造凄美的意境,抒发自身的情感,将对生活的无奈、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基于《雨霖铃》创作背景,分析其背后蕴藏的精神内涵,探究作者柳永的情感世界。
  一、《雨霖铃》创造背景及写作内容
  (一)创作背景研究
  雨霖铃又被称为“雨淋铃”,是唐代教坊的一个曲子,其出处在《明皇杂录补遗》记载为:“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以寄恨焉。”为此词人柳永创作了《雨霖铃》这首词,并希望通过此词,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该词的创作对后世词曲的创造造成很大影响。《雨霖铃·寒蝉凄切》文学价值非常高,与《念奴娇·大江东去》齐名,其作为柳词和有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雨霖铃·寒蝉凄切》这一词,是柳永离开京城时所作,其因作词忤逆仁宗皇帝,离开京城时,与恋人分别的场景,从而写下这一首词。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将与恋人分别的不舍、官场上的不如意等等表现在词中。这首词的创造为宋词发展奠定基础,其通过凄凉的秋景,衬托自身的情感,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将词内容深化。
  (二)写作内容
  《雨霖铃》这首词,分为两阕,上阕内容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利用景色描写的方式,对分别时的场景、对情人的不舍、对京城的眷恋进行描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中描绘出深秋傍晚的景象,大雨忽然停止。在长亭上,一对恋人正在告别,将时间、地点、人物交代得非常清晰,为文章营造出一种凄惨的意境。恋人在告别的过程中,伴随着蝉鸣、夕阳西下的場景,给人以凄凉之感,以此表达作者的悲凉心情。词中“骤雨初歇”为下文描写做出铺垫,雨停了,意味着诗人就要远去,这时可以引出“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作者将要离开的惆怅心情。在城门外,设置帐篷,饮酒设宴,描述出作者与情人的不舍,失去送别酒饮用之情。就在这时,“兰舟催发”,船家开始催促,离别的心情更加严重,作者握着恋人的手,泪眼朦胧,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作者引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利用景色衬托自身的情感,寓情于景。这句话描写内容并不是真实的景色,而是对未来生活的想象,通过此表达自己的对恋人的情感与不舍。词中“去”字有两个,表达出作者与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与不舍的情绪。“暮霭沉沉楚天阔”,则是对自己与送别者未来憧憬。上阕词,主要利用景色描写的方式,衬托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悲惨的内心情感,最后用“楚天阔”引出下阕。
  下阕内容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阙内容主要对离别后的情感进行描述,从古至今,离别都是痛苦的,作者在简练的语言表达方式下,呈现出离别之情。词开始一句话与上阕第一句话互相照应,使词的结构更加清晰。“今宵酒醒何处”与“都门帐饮无绪”相互照应,反映出这一时期作者内心的痛苦与孤独。词中的景色描绘,实则表达作者自身孤独的心情。置身于情境当中,杨柳、晓风、残月均体现了作者的离别愁绪。而“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又表达出作者对事物的认识。此去后良辰美景均不再美好,难以弥补与恋人分别时的伤痛。该词上下阕相互照应,最后两句与上阕的后一句照应,写出与恋人分别后看到的美景、事物不知与谁分享。该词表达效果较好,将作者的伤痛、与恋人分别的不舍、政治上的不如意全部呈现出来,在情境融合、虚实结合的方式下,更好地呈现情感,为后续词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我国文化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二、《雨霖铃》中柳永的情感世界
  《雨霖铃》这篇词的基调主要以悲伤、离别为主,作者通过该词抒发自身的情感,通过对风景的描述,营造一种离别的意境。在词中,作者并没有对恋人的容貌进行描述,也没有对两人之间的情感进行细致刻画,而是利用景物描写衬托两者之间的爱意与不舍,改变传统宋词的特点,丰富词内容的同时,升华词的情感。
  (一)虚实结合,蕴含诗人思念之情
  《雨霖铃》这首词的主要情感就是思念,因为与恋人分离而产生思念之情。在表达离别不舍与难过的心情时,作者利用蝉鸣、骤雨初歇、饮酒无绪等来烘托自己此时的心情,并且对离别的场景进行简单的描述。词整体都表达出与恋人离别时惆怅的心情,作者认为与恋人分别后,遇到的所有美好再无人倾诉,这时离别的思绪涌上心头再也无法控制。因为不舍,所以思念泛滥。上阕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独白,不仅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有种种无奈。即便这种分别很无奈,但是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开阔明朗,作者希望借助烟波、暮霭,表达自身的情感。采用虚实结合方式,突出作者对恋人深刻的思念之情,表达出作者的不舍与思念之情。词中写出这样一句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自身情感——思念不舍升华许多,将情感深入骨髓。此外,在词中利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述烟波、暮霭,对未来的美好事物的想象,但是却无人分享的对比,更是表达其当时萧条的心情,现在、未来,爱人都不在身边,心中情谊无人诉说,体现出落寞、无奈的思想情感,也呈现出作者对爱人、对生活的依依不舍之情。
  (二)景物描写,表达诗人悲怆之情
  该词主要利用渲染、景色描写、托物言志的手法,展现自身的情感。若仅仅是离别的愁绪,那我们很难想象得到悲怆的情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以景描绘心情,往后良辰美景不再具有期许,未来的生活仿佛充满着落寞。作者的离别之情不仅是对恋人而言,还有对自己仕途的不确定、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迷茫,种种美好愿望都会因此次离别而化为乌有。词中通过景物,如骤雨、寒蝉的描述,无形中增加伤痛,呈现出凄惨悲凉的感情。利用景物描写,来烘托自身的情感。   自古以来,很多诗人都会利用秋天的景色来描述悲伤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在秋天容易出现悲伤的情绪。诗人正是因此产生联想,导致词的情感更加悲怆。杨柳,在古诗中具有送别思念的含义,词中对杨柳的描述比较悲观,用晓风残月来衬托环境,增加词的悲伤氛围。
  (三)未来畅想,包含诗人无奈的情感
  “都门帐饮”句写离别的情形。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正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又阵阵“催发”,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雨霖铃》这一词中包含着思念、悲怆的情感,同时还有一些无奈,包括现实与理想生活的差距、诗人与恋人分别等。在词中,有几句话是对理想生活的描述,如“千里烟波,暮霭沉沉”;“应是良辰好景”两句,为作者未来理想中的生活,但是实际上却缺少一个共赏风景的人。“兰舟催发”“帐饮无绪”表达作者无法改变现状,对生活深深的无力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不得不别的情景。明明不想与恋人分开,却不得不的行为,将作者内心情感表达得十分清晰,体现对生活、对官场不得志的无奈。离别后,再无人共赏美好风景,享受生活上的乐趣,这也是一种无奈。词整体都呈现出作者对现状的无奈,对未来发展的迷茫。在未来生活中,不仅需要忍耐离别的伤痛,同时还要克服生活带来的不安、政治场合的动荡,这对于作者来讲,十分痛苦。
  (四)直白的写作方式,蕴含凄婉的情感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雨霖铃》不同于宋词婉约表达方式,直白且通俗易懂。
  《雨霖铃》这首词,比较直白,通俗易懂,不同于宋词婉约表达方式。词中有很多比较直白的内容,无处不透着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给人以凄婉的情感。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将词内涵呈现给读者,作者也深知此。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也是文学作品中常用到的内容。在作者写作期间,正面临仕途上的问题,但是他对于每一个交往的人都怀有一颗真心,在等级森严的旧社会,对待妓女没有异样的眼光,同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正是如此,在他死后,是由妓女集资完成丧葬。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句中,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恋人之间的情感。词开始,便是对这一故事的铺垫,利用景色,衬托离别故事的凄惨,最终留下千古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在一起的日子是美好的,分别则是痛苦的,词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就将分别的情况、未来独自一人生活的情景描绘出来,侧面表达出分离的凄惨心情。词通过写物叙情的方式,表达作者凄婉的情感,丰富词的内容,深化词的主题。
  三、結语
  总而言之,《雨霖铃》这首词不仅表达作者思念、不舍的情绪,同时为宋词的发展奠定基础,对我国古诗词文化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词采用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方式,抒发作者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悲痛的离别之情,与作者表达内容产生共鸣。该词是柳永恋词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婉约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传统诗词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章国华.柳永:种凄美维度的解读[J].中学语文,2004(13).
  [2]刘占泉.柳永《雨霖铃》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2000(10).
  [3]修国富.清秋节里长亭别 泪眼无语千古绝:也谈柳永《雨霖铃》的绝妙[J].中学语文,2005(11).
  [4]徐亚超.唱响自己生命的歌:读柳永[J].中学语文,2008(8).
  [5]李军.感受柳永[J].中学语文,2005(14).
  作者简介:
  汤琛珺,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