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民摄影与影像艺术的重合边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摄影工具高度普及的今天,全球几十亿人都拿起了相机、手机等仪器开始记录影像画面。不可否认,一个簇新的“全民摄影”时代已经到来。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全民摄影的定义也在学术研究中颇受争议。那么这两个领域能否用一种新的姿态和视野来重新定义,也或者它们之间存在某种跨越和重合的可能?如果存在边界,有没有相对明确的概念和方法来划分彼此?文章试图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在自媒体时代摄影类工具普及的情况下,出于自发性创作的全民摄影与原生影像艺术之间的重合与边界。
关键词:自媒体;全民摄影;影像艺术;艺术表现;自发性;艺术创作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各类智能网络平台层出不穷。人们再也不用像从前一样煞费苦心地亲临现场去观摩作品,而是可以轻而易地在网络上搜索并浏览到世界各地各类优秀热门的展览现场与艺术佳作。我们运用电子工具便能仔细观摩作品,恰如身临场馆之中。
在如今开放式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提取已不再需要运用任何物理性对手段,只要通过手中的电子产品下载便能轻松地将各类作品“据为己有”,并根据自我喜好去进行再度运用与创作。
这种传播与再创造的手段,让笔者想到了曾风靡一时的“作者已死”概念。1967年,法国结构主义思想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作者已死”的观点,这一石破天惊观念的出现无疑像当年尼采提出“上帝已死”一样令人匪夷所思。罗兰·巴特坚信,在作品完结的一刹那,原作者便已然在舞台上消亡,剩下的便是读者“去意识形态化”的解读,使作品可以容纳下更多的可能性,而作品珍贵的价值也恰是从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被再度创造出来。
长久以来,网络照片的版权都充满争议。这一切是源于知识产权法的条例仅是限定了影像的商业用途,而人们后期对影像的修改并不违规,并且还能称之为一种再创造。于是,在“作者已死”的概念下与人们乐于传播与分享信息的时代中,一切影像作品都能十分轻易地被观看它们的社会所改写,即便有时可能只是一个无意识的行为。
在开放式的结构下人们自身的欲望和本能都在无意识地传播与创造“影像艺术”之中得到了满足。当作者不再重要,人人都可以參与到“广场式”的网络平台并成为新作者的时候,那么创作者的身份究竟又该如何被人们定义呢?
近些年来在社交网络中广受欢迎并蔓延迅速的“表情包”,便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案例。曾入选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的“表情包”是在社交网络高度活跃后在互联网上所形成的一种全民流行文化,人们喜爱搜集时下流行的图片素材,并配上一些词语或句子,从而去表达一瞬间特定的情感。
虽然这些受人追捧并四处传播的表情包的版权归属颇具争议,但这些对原作进行“再创造”的图像在社会网络中无疑是热门的。它们的受众范围广,群众接受度高,是唤起人们对图像传播热情的重要工具,也可堪称之为“全民摄影”大军的旗下分支。但究其根源,这些图像往往并不是出于专职的摄影师之手,这些创作者的身份十分多元化,可谓遍布各行各业。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出于一种创作的渴求去制作这些表情,而是仅仅觉得好玩有趣,想要用这样一种新式语言去确切地表达出自己这一瞬间的准确感情状态。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一谈影像界的金科玉律——决定性瞬间。
“决定性瞬间”这一经典概念由有着“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美称的法国著名摄影艺术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在1952年的同名书籍中所提出,此后“决定性瞬间”便被称为摄影历史上最伟大的美学概念。在布列松的观点中,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着其重要的决定性瞬间,在摄影的世界里,是可以在某个瞬间去捕捉到事物的表象与内涵,即便是再为渺茫的事物都有着成为宏大且永恒主题的可能。
令著名的匈牙利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扬名天下的作品《倒下的士兵》便可称之为“决定性瞬间”的精湛佳作。这张充满悲剧英雄色彩的照片拍摄于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时期,一位跳出战壕正准备对敌人发起猛烈进攻的士兵被敌军飞来的流弹击中了头部。而在这电光火石间正工作于人民战线情报部的罗伯特·卡帕反射性地按下了快门,继而拍下了这令无数世人心痛惋惜的悲壮一幕。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决定性瞬间”案例,便是令刘香成成为唯一一位摘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的华人的作品——《戈尔巴乔夫扔稿子》。1991年12月25日,被美联社派驻到莫斯科的刘香成亲眼见证了这个超级大国的土崩瓦解。当晚他跟随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董事长通过重重关卡一路混进了克里姆林宫的总统办公室,成了全球媒体唯一入场的摄影记者。而此时此刻,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正在发表着震惊世界的苏联解体演讲。当戈尔巴乔夫读到演讲稿的最后一句:“我将要终止我担任苏联总统这一职位所履行的一切行为。”或许是因为扼腕,也或者是因为愤恨,所以他并未将演讲稿放回桌上,而是猛地往台上一摔。而这一幕,也恰好被刘香成先前调好曝光和焦距的相机“咔嚓”一声定格了下来,成为了永久经典的瞬间。
不论是罗伯特·卡帕还是刘香成的经典之作,都可谓是驰名摄影史的“决定性瞬间”。但现下若是类似的照片再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社交网络,还会拥有这份令人瞻仰的特殊神圣感吗?当作品的语境发生了变化,即使影像真的是瞬间性的精彩捕捉,也不免会被众人认为是在连拍过程中所诞生的普通日常画面,甚至是有心为之的摆拍作品。人们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将按快门变成了一项日常行为,那么“决定性瞬间”这一金科玉律也难免受到动摇,可是当光线、构图与感情相一致的刹那,快门的捕捉难道就不再经典与纯粹了吗?
这种质疑与纠结最终无疑会产生悖论:人们心内一方面依然期待着经典的再度回归,但一方面却又无法摆脱沉迷于无意识快门的日常。
于是在这样的临界状态下,影像艺术的发展将面临着怎样的可能?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都阐明着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而每一件作品也都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艺术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且模糊。但我们依然相信,摄影仍具有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并成为推动艺术变革的强有力工具之一。综上所述的“全民摄影”与“影像艺术”的概念与案例,它们之间虽然拥有多重共性但仍有着冲突点存在,那么处于两者之间的边界又该如何划分呢? 在我看来,全民摄影是一种拥有着极高普及度的全民集体无意识创作。而影像艺术却是具有观念导向的,它并不具有全民摄影的无意识性。影像艺术对美学有着特殊的认知,对自我输出的作品进行过一定的准备与思考,也是借用着摄影这个媒介手段去挖掘出一些隐藏在生活中更深层次的人性问题。
2014年,25岁的阿根廷女孩阿玛利亚·乌尔曼(Amalia Ulman)凭借其在社交平台Instagram所上传的“社交媒体”作品《卓越和完美》一举成名,被国际知名策展人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发掘并进入伦敦泰特美术馆展览,从而成为第一位进入世界顶级美术馆的“社交媒体藝术家”。虽然乌尔曼的成名伴随着不少争议,有不少人认为她的《卓越和完美》只是一场低俗的个人炒作,但毫无疑问的是她这件原生“作品”引起了大众对社交网络与虚妄人性的深思。在作品《卓越与完美》中,乌尔曼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在自己的Instagram账号中发布了近两百张照片,照片中包含了名牌鞋包、精致餐饮、美元钞票、整形手术、酗酒、吸毒、心灵鸡汤、健身瑜伽等一系列不同的网络流行内容,因而她在线上成功地扮演了来自小城市天真明媚的“可爱女孩”(Cute Girl)、沉沦于大都市纸醉金迷的“糖宝”(Sugar Baby),以及最后幡然醒悟回归自然的“生活女神”(Life Goddess)三个不同阶段的年轻女孩。
积极的想象能鼓励人们思考、创造和前进。乌尔曼的创作方式简单明了,图像与文字也容易被大众理解而接受。但在《卓越与完美》中,乌尔曼显然不是只想去拍一些美丽的图片与大家分享,而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探讨有更具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她的立意是深刻严肃且具有批判性质的。她用自己的作品昭告出了人们那些看似随意的自拍,其实颇具“心机”。这种“乱中有序”的方式揭露了当下人们在虚拟与现实间身份反差的荒诞,也批判了沉溺于网络身份实则是一种“无效生产”。她用了一种大众熟悉的方式去阐述这样一个概念,从而也更容易使她的思想置入到大众的思维中去。
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不知从何时起大众似乎已经没有耐心去品味摄影作品中细腻别致的构图与图像独一无二的颗粒感,反而将注意力更多地聚焦在易于传播的“低智化”趣味上。而近些年来各式各样的表情包在网络上的泛滥,与快手、抖音等视频软件的爆红,无疑都印证了这一点。从18世纪的洛可可,到后来的新古典主义,再到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人人都是明星”,社会流行文化的交替如同曾经的艺术史一般快速递进,人们也开始一步步变得极度疲劳而缺乏耐心。
面对着当代社会这种快速流行又快速消耗的现状,艺术家也该以全新的姿态去面对。我们并不需要像坦克一样对这些审美现象大肆开火去抨击,而是应该将艺术裹上“流行文化”的包装,继而传递到大众身边去,使艺术像“病毒”一样慢慢扩散开来,这一切就如同于藏匿在木马里的希腊士兵一样,通过巨大木马的伪装最终攻破了特洛伊城。
艺术有着多元化的特性,它是可以依附于各种标签之下,将自身的观念更好地传达给观众。这种作为并不是为了制造出浮躁审美的帮凶,而是通过将作品包裹上“流行文化”的外壳而得到更多人群的关注,让大众在观看与阅读中慢慢接受到影像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反讽立意,继而颠覆了大众的终极观念。而这样独特的方式与姿态,也正是艺术源远流长却又真正令人着迷的魅力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胡德辉.现代心理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