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农村小学小班的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进行相统一的操作过程。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人口也在不断缩减,农村小学的规模在不断减小,小学的班级逐渐从大班缩减为小班。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才能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学习。语文教学作为各种学科的基础学科,作为学生基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等能力的培养起点,其中作文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探索在小班教学中如何对语文作文进行教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普遍不扎实,这主要是由于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与城市有较大的差别,虽然在近几年各种教育资源都在向农村倾斜,但是一时之间还是难以让其教学质量跟上城市地区;其次,在农村地区很难有与语文相适应的大环境,因此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得不到强化。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在农村生活的学生在感知能力上是极强的,学生能更加密切地接触到田间地头,接触到大自然的天然馈赠,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更强,因此在语文作文的表达上更有优势。综合来讲,农村小学小班语文作文教学有其特殊的状况,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一、农村小学小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的语文作文教学有着很多共同点,尤其是在小班逐渐成为农村小学的主要形式后,很多原有的教学方式还没有改变过来,导致现有的作文教学并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普遍化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之前,农村的人口众多,因此小学班级的人数也比较多,称“大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班逐渐变为小班,但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却还停留在原来,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仍然按照模式化的教学进行。在小班的教学中,教师已经能够集中精力对学生个别进行辅导和引导,此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人的特性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特点,传统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其独特的特点,潜能也得不到发挥。
  (二)学生语言基础差,感知与写作不能统一
  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就是学生的文化素养不够,尽管在学习语文,但是学生的文字积累仍然不到位,甚至是与城市地区的学生相差甚远,这主要是由教学和大环境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在大环境方面,学生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在文化素养上和对语文的引导上并不能起到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在与周边人长期的交往中,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成语、词语、古诗词等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强化,再加上交流的日常化,学生在学习上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在农村地区没有相关的文化设施建设,没有图书馆、书店等基础的设施,更别提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和展览,因此学生的语文学习只能停留在课堂上,对语言的掌握也停留在课堂上。这两方面原因综合造成了学生有所感却说不出来,学生没有充分的积累来磨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作文写作上也就会受到限制。
  (三)农村有丰富的作文素材,有助学生感知能力的培養
  除了上述的不足,农村的学生也有很多优势。农村地区有着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有着蔚蓝的天,碧绿的水,还会有很多在城市里看不见的昆虫和花草,学生在与自然的近距离接触中能感受到更多生命的气息和大自然的奇妙。我国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是出生于乡野之间,受到了大自然的启发后才在文学的道路上大放异彩的。因此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这是他们所独有的优势。也是当下在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点。
  二、农村小学小班的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现阶段,农村小学的小班语文教学,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摒除原先的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要借助优势进行发挥,让学生施展长处,形成优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劣势,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的、多样化和内容丰富的教学策略。
  (一)增加学生课外阅读,拓展课堂教学知识
  在农村广大地区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将重心放在对课本的教学上,很多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外积累不是很重视,加上农村地区的文化氛围差,教师经常降低标准。在新的形势下,农村的语文教师要改变这种不利的教学思维,要将重点放在扎实学生基础,补齐学生短板上。
  首先,扎实基础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语文课本知识,将其中的知识学精,学透;其次,教师要将语文课本的知识进行拓展,挖掘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适当拓展,并拿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尤其是词语和成语所蕴含的故事以及其背后的事件,通过拓展背景知识来扎实学生的学习基础,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渴望学习;最后,教师还要将这种一致性的影响拓展到课下,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自主阅读的习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培养。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下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性阅读,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达到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感知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统一,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
  在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培养之前,教师要对自身的积累有充足的把握,只有教师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出口成章,下笔有神,才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影响学生积累表达的经验。除了隐性的教育,教师还要针对这一点对学生进行特殊的教育,开辟教学环节,找到教学方法。
  在农村,有很多让人抒发情怀的天然之地,有很多体现生命奇妙之处的现象,大自然的赐予是最美妙的,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也最为困难,平常的词语总会显得力度不够。教师要利用自然赐予的天然的教材,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之中,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并引导学生在这种自然的教学中进行表达和抒发,一个词、一首诗、一个句子都可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进行表达,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悟。最终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养成学生善于表达,敢于表达的习惯。
  (三)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激发学生个性化的潜能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是很重视学生作文的质量,加上作文知识占语文比重的一小部分,很多教师会把重心放在阅读和记忆的部分,这种顾此失彼的教学思想是不对的。在小班的教学中,教师有精力能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而最能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就是语文作文,其中包含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角度和观察角度,还包括了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的变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健康也是一个很好的反映窗口。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作文的个别化指导教学。
  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还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首先,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沟通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做出客观的回应,并对学生进行鼓励。其次,在日常的练习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方向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法进行适当的自由发挥,在批阅的时候做好批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挖掘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夏丏尊.文心[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08.
  [2]阮成武.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管建刚.管建刚与后作文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