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背景下,养老问题日渐突出,而农村的老年人口数量又多于城市,因此关注和改善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晋中市J村为例,探究中部农村老人养老模式,借助实地调查法和个人访谈法,分析农村养老模式、老年人养老的现状,及成因困境,从家庭、个人、政府、社会和信仰伦理等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出提升农村老年人养老水平的对策,力图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精神养老;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基数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发突出。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为26.16%,农村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7%。在《2017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中,2016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的老人所占的比重为10.8%,表明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1.5亿,相比2015年的1.3亿,增长了两千万,如此庞大数量的老年人,其中超过半数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
养老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虽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属于两大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学者指出,养老就是子女一代能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核心方面的充足资源。其中关于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界定,申喜连总结提出,养老服务提供主体通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服务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满足其精神需求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
2 现状
地处黄土高原,位于山西省中部的J村是晋中市的一个自然村,历来以农耕为生,主要种植土豆、玉米和杂粮。周边相邻其他村庄,与乡镇也相隔不远,交通相对便利。全村共有160户人家,一共405口人(村户籍人口),其中60 岁以上的老人有90人,比例占全村人口的22.2%,65岁及以上的老人有70人,占比17.3%,表明J村已经成为一个高度老龄化的村庄。
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J村的村民历代以务农为生,近年来就业环境的改变,村里年轻力壮的男性大都外出务工了,年轻的女性都随孩子上学去城里了,等到播种收获才会回到村里,所以村里的农活大部分都是家里的老人操持。
从物质方面来看,村里老人的养老模式相对固定,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依靠土地,除了家庭,土地被认为是農民养老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村里共有1447亩土地,根据所种植的作物不同,国家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在村里的老人只要自己还有劳动能力,大都是继续务农,不会因为年龄大停止务农。第二部分依靠补贴,国家相关政策补贴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85元养老金,村里那些退伍的军人,近年来国家也提高了对他们的补助,每个人还有相应的医疗保险和意外险,国家在村里专门开放针对60岁以上独身的经济条件差的老人,提供集体的餐食,中午和晚上可以去村大队吃饭,免去他们吃饭的问题。第三部分依靠子女,在身边的子女可以照顾老人,不在身边的子女主要是逢年过节,回去看望老人,按时给老人生活费并带一些吃的用的回去。
从精神方面来看,村里老人的养老模式是非常匮乏的,一方面村里相对闭塞,离城市较远,接受不到新鲜的事物;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60年代的老人依旧遵循以前的习惯,不论是从思想还是接受能力上,他们的一辈子都在土地上务农。老人们一年到头除了种地,到了冬天不耕作的季节,他们会聚在一起打扑克,聊聊天,天气好了晒晒太阳,在新农村建设的新政策下,村里所有的房子和街道都进行了粉刷,新修了广场,村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过年期间村里张灯结彩,到处是一片新面貌,村里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在特殊节日村干部会组织人们闹红火,赶庙会,镇里、村里都特别热闹,老人们都会结伴出门,一起搭车去赶庙会,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那个时候他们都特别开心。老人们一方面感谢政府政策上的补助,另一方面对村里的建设给予肯定和赞扬。
“村村皆有庙,无庙不成村”,在山西农村每个村里都有供奉的庙,在J村里有两座庙,一座叫观音庙,每到过年,家里的长辈会带着全家人恭恭敬敬地去庙里给供奉的神像磕头,主要是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全家人能平安;另一座庙叫牛王庙,家里有牲畜的老人同样会去那里供奉神灵,祈求保佑家里的牲畜来年能够卖个好价钱。这两座庙是全村人的精神寄托和信仰,大家都很恭敬并且信任,尤其是村里的老人。
总的来说,J村老人主要的养老方式有自我养老、社会养老和代际养老,逐渐发展成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为主,代际养老在不断弱化。从组成来看,分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相较以前富足了很多,精神方面依旧匮乏。
3 成因与困境
从传统的养老模式来看,家里大都属于家庭代际养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很多农村地区,都从以前的完全依靠子女养老到现在的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这样的发展趋势把它的成因分为四部分:
3.1 家庭原因
笔者对J村老人G进行了访谈,老人今年70岁,老伴68岁,育有一儿一女,都已成家,女儿在外市生活,逢年过节回家看望老人,平时是和儿子生活在一起,老人和老伴以务农为生,共有二十多亩地,大部分种植玉米,一小部分种植其他蔬菜供家里吃,一年下来收成也比较可观,家里还养着几头牛,老人作为退伍军人也有相应的补助。儿子在镇里的供电局工作,由于孩子上学,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在城里生活,到了收粮食的季节,会回家帮忙,老人近年来并无大病,老人的大部分积蓄除了日常开销,剩下的都给儿子媳妇供他们在城里生活和孩子上学了。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家里务农的老人一年到头辛苦劳作的血汗钱,不光是为了自己生活,而且大部分都是给了子女,子女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他们在老人和小孩之间基本都会选择小孩,毕竟他们的孩子还小,家里的老人可以自给自足,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一心想着,子女顾好自己和孩子就好,久而久之,在家庭代际关系之间和老人养老的矛盾也随着老人们的妥协而得到了“解决”。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香火继承人的下一代自然比上一代更受重视。 3.2 个人原因
由于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老人们可以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笔者对村里的老人F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老人做了很多年村长,对村里的情况很了解,并且信奉佛教,在村里具有一定的声望。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您对于精神养老的理解和看法”,他表示,村里的老人精神寄托比较简单,和物质是分不开的,除了过年去庙里拜会,平时会念经,一心向善,求菩萨保佑。他还谈到村里的老人虽然有些可以不种地,但是比起到城里和子女们一起生活,老人家还是喜欢在村里生活,他们的一辈子都跟土地打交道,土地是他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都是7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人的想法,他们对城里的生活并不向往,并且更习惯于村里的“熟人社会”。在农闲的时候,老人们的娱乐形式还是遵循“老习惯”。村里的老人大多数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不懂什么是精神养老,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有学者指出,农村的老人即使有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子女不在身边,也无法通过和子女交流来缓解失落感和孤独感,他们会自我遏制精神需求。
3.3 政府原因
政府作为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养老作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政府对J村的建设,以及对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所做的努力,在十年前这些设施和农村的面貌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村里没有一个卫生所,医疗水平很有限,村里和周边村都没有小学,上学要到镇上,高中则只能去城里读,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对老人的精神是一种打击,不利于老人的精神健康,而且在政策和制度上对老人的精神养老没有明显的界定,自主治理能力有限,没有足够的权力和财力,导致精神养老服务严重不足。
3.4 社会原因
养老问题作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更加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在老年人口众多的农村。在一些经济发展快、基础好的沿海农村,村里的老人可以形成养老社区,养老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且他们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能力较强,晚年生活相对安逸。而在中西部的农村,老人们只能各顾各的,有劳动能力就劳动,没有就只能靠政府补助,子女生活也相当紧张,并不能给家里的老人提供一个像样的养老环境,现在在村里的老人和周边村庄的老人都不在少数,一个提供养老服务的社会机构都没有,更不要说关注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社会机构了。
3.5 信仰伦理问题
家庭养老是养老模式的一种重要手段,费孝通先生曾定义家庭养老是传统孝道的“反馈模式”。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带动下,传统的孝道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慢慢发生了转变,在日本60岁以上的老人会放弃颐养晚年的机会,在退休后的初始阶段普遍继续选择择业甚至创业;美国人独立的人生观使他们形成选择自我保障。父母对子女总是一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心情,而社会结构的变迁,敬老、爱老的孝文化意识在逐渐淡化。子女对于老人的所需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这些也反映出传统的孝道文化,基本的信仰伦理问题,正在面临严重的道德危机,重塑孝文化意识、拯救传统孝道才是当下的重点。
4 对策
4.1 重塑孝道,传承家风
家庭的一个人的港湾,孝道文化作为传统的中华美德不应被遗忘,农村的大部分老年人可以自给自足,能够获得物质满足,他们唯一不可或缺的就是家人的陪伴和关怀。所以要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多花时间去陪他们聊聊天,多关注他们的精神所需,不能陪伴在身边的子女,平时可以多打电话,多抽空回去看父母,形成良好的家风,给自己的下一代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以实际行动来传承孝文化。
4.2 积极面对,主动养老
养老最重要的还是依靠自身的能力与思想,陈赛权提出了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他认为自我应当及早地积累养老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还包括健康资源、生活照料资源及精神慰藉资源”。J村的老人们常年务农,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思想上还是老一套,他们应该学会去接受新鲜事物,树立独立个体意识,避免把所有感情都寄托于子女,寻找生活的意义,做到老有所乐。
村里是一个大的集体,农忙的时候老人们彼此帮忙,照料生活,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邻里之间就成了精神养老的载体。农闲的时候,老人们总是无所事事,他们可以和同龄人交流,村干部积极组织集体活动,丰富生活内容,大家聚在一起看看电影,听听京剧,缓解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和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
“活到老,学到老”,如今的科技发达,村里也到处都是无线网络,老人们也可以学习学习如何上网,打字,玩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利用网络关注国家大事,农业政策方面的消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4.3 完善法规,保障养老
我国的相关法律是相对健全的,《宪法》与《婚姻法》都规定了,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1996年《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2013年实施的新《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更是对精神养老给予了强烈的关注,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和孤立老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并把“常回家看看”入法。这些一系列的法律都体现了国家足够重视老人们的精神养老,但是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落实到位?笔者认为一部分原因也是地方和基层政府并未出台相关和法律配套的政策和细则。而且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农村的老人没有城里老人那么优越的生活环境,思想也严重封闭滞后,他们作为弱势群体,需要政府更多地分配资源和系统建设方面的倾斜,更加需要法律的保障。
4.4 社会机构,支持养老
社会机构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是基层政府工作的后续力量。社会养老服务是针对我国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而需要从社会角度对老年人的帮助服务,是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生活所需的服务,分为基本养老服务和非营利性养老服务,基层政府可以积极引进这种新的养老方式——社会养老机构,为村里的老人定期提供服务,在老年人的生活中,社会养老與家庭养老服务相互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支撑起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5 结语
在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中,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同等重要,甚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精神养老的重要性在不断地显现并且在逐步超过物质上的满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追求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关注老人的养老问题,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不仅是自身和家庭的大事,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目前我国在老年人精神养老阶段尚处于起步,切实地维护好落实好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权利,不仅仅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卢德平.略论中国的养老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04).
[2] 申喜连,张云.农村精神养老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公共政策),2017(01).
[3] 阮荣平.宗教信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5(01).
[4] 李书琴.信仰伦理与家庭代际养老的困境[J].企业导报,2015(24).
[5] 高婷婷.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精神养老问题探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04).
[6] 李文洋.精神养老国籍经验与借鉴[J].中国老年杂志,2017(20).
[7] 陈赛权.养老资源自我积累制初探[J].人口学刊,1999(05).
[8] 周湘莲,周勇.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04).
[9] 陈昫.城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10] 杨梅.城市化进程中家庭弱化养老探究[J].法制博览,2018(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6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