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达国家“迁村并点”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发达国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进行过“迁村并点”工作。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发达国家“迁村并点”规划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迁移与合并问题,实现空间优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迁村并点;乡村振兴;经验教训;启示
  [中图分类号]D422.6;F320 [文献标识码]A
  国内“迁村并点”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解决生态移民、灾害移民和扶贫等问题。国内学者对此问题也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索、概念诠释和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迁村并点”可以有效推动城乡的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 。
  1 发达国家“迁村并点”的主要做法
  1.1 政府重视并颁布法规、法令
  二战前后,发达工业化国家对待居民点的态度可以分为两类,对于可以扩张的居民点政府集中精力进行投资建设,促进流动人口向该地区集聚;同时,对于那些不可扩张的小乡村居民点而言,它们会逐渐地消亡或者被拆除,即“迁村并点”。20世纪50年代,德国颁布的《土地整理法》中提到,改善乡村居民点的基本生活可由通过改变乡村居民点的布局来实现。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町(镇)村合并”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集中聚落来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减轻村镇居民占用土地带来的用地压力。
  1.2 适时修定法规、法令与制度
  英国的“中心居民点政策”曾经遭到质疑。对于质疑和批判,英國政府调整“中心居民点”政策,并延续了近50年。日本的市镇合并工作是在政府强有力政策下大规模开展的,采取各种强制的做法合并一些不愿意合并的乡镇,日本学者称之为“合并雪崩”。德国的《土地整理法》使乡村更新逐步走向综合性发展。
  1.3 财政补贴到位、且名目清晰
  发达国家在政策推行的过程中,财政补贴名目清楚,均设有资助的专项资金。以德国为例,其对于村庄更新的补贴涉及到两大类:公共的和私人的。公共部分的政府补贴可达更新建设项目的60%。
  2 发达国家在“迁村并点”过程中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战后,发达工业化国家成功的通过“迁村并点”实现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降低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成本。
  2.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相结合
  在实践中,迁村并点有两种路径,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权力,另一个是自下而上的公民权利。英国的经验告诉我们,纯粹的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会引发诸多的质疑和批判,会在很大程度削弱政权的势力和可信度。罗马尼亚和法国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迁村并点”不仅要发挥政权效能,更要尊重村民意愿,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实行理智搬迁。
  2.2 制定长期的村庄更新目标
  迁村并点工作需要制定具体的整治规划和长远实施目标。英国政府曾把现存的乡村居民点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可能成为增长点的村庄,它们通常在城镇附近,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这里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规划上允许它们采取扩张的方式来进行乡村更新;第二类是没有多大增长潜力的村庄,在规划上限制它们的发展;第三类是完全没有发展潜力的村庄,在规划上完全不允许它们发展。
  2.3 注重理论研究,加强理论基础的指导作用
  “迁村并点”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坚持以实践提升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可通过实践再来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再调整理论再用调整后的理论指导,再次实践。英国的“中心居民点政策”,由于缺少理论基础指导,导致了对规划政策的多样性的解释和随意性。
  2.4 适应形式需要,适时调整法规、法律制度
  英国、德国、日本在不同的时期对于“迁村并点”法规政策的及时调整,发挥了良好的法律效能,同时,收获了丰厚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政策目标的设计、实施的组织领导等方面都应当具备计划性、延续性和稳定性的特征,避免了跳跃和动荡,为“迁村并点”的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3 发达国家“迁村并点”的失败教训
  法国乡村建设政府管理和罗马尼亚“农村规范化建设”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措施不力,急进、冒进。当前,不仅要研究发达国家由于过度强调撤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教训,也要研究发达国家由于忽视村民利益强行撤并而引起民愤以至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教训。
  3.1 法国“地方自治”下的乡村建设不宜迁村并点
  法国政府为迫使乡镇重新集结,制定了将乡镇集中为专辖区的市镇的计划。法国乡村的生活条件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达到了法国城市的生活条件,甚至在生活环境方面乡村已经超越了城市。与城市生活空间相比,乡村居民更愿意寻找一种个性化、归属感的空间,乡村的空间建设保留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功能,融合了现代化城市功能,集城乡功能一体。
  3.2 罗马尼亚强行拆并引发了社会矛盾
  20世纪70年代,罗马尼亚政府提出了将乡村建设风格纳入国土规划范畴,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举措引发境内农民的不满,甚至有些居民以暴力、游行方式抵制“迁村并点”工作。为缓解强制实施“农村规范化建设”而造成的社会矛盾与多方的反对,罗马尼亚政府取消实行并村、并乡、拆除农舍的举措。
  4 启示
  总体来说,发达国家“迁村并点”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缩小城乡差别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在实施“迁村并点”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城乡关系,保持城乡的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对乡村空间进行集聚和优化建设,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军民,冀晶娟.“迁村并点”实施成效及其思考——以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寨子片区为例[J]. 乡镇经济,2012,26(3):91-96.
  [2] 叶齐茂.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8(8):104.
  [3] 张立,何莲.村民和政府视角审视镇村布局规划及延伸探讨——基于苏中地区X镇的案例研究[J].城市规划,2017,41(1):55-62.
  [4] 张军.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1):2-10.
  [5] 曲卫东,斯宾德勒.德国村庄更新规划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 2012,26(3):91-96.
  [6] 于立,那鲲鹏.英国农村发展政策及乡村规划与管理[J].中国土地科学,2011(12):75-80.
  [7] [日]初村尤而.政令指定都市、中心都市与合并———其组织、状态、政策课题研究[M].东京:自治体研究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6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