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模态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模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渠道和媒介,人类的交際活动具有多模态性。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中国文化课中各种模态的研究,探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加深外国学生对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认知理解及融入中国文化语境的多模态教学方式。
  关键词:模态;多模态话语分析;对外汉语教学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同时,还会伴随许多非语言的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各种感官调动起来,以实现成功交际。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学生进行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语的教学,其中也包括中国文化的教学。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外国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一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师多采用汉语作为媒介语,其优势是为外国学生创造了目的语交际环境,但不足是在认知方面,学生用非母语去学习复杂抽象的汉语与中国文化知识,难度较大。那么,汉语教师如何帮助留学生认知汉语与中国文化,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语境的融入感?用什么样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视角,通过对中国文化课中各种模态的研究,为上述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决途径。
  一、多模态话语理论
  (一)理论概述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该理论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那里借鉴了元功能理论,认为图像、声音、动画、颜色等非语言符号同语言一样都能够体现一定的意义,实现三种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主要分析交际符号的不同模态、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所体现的整体意义及其特征和功能。李战子(2003)最先将多模态理论引入中国,之后许多学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胡壮麟、董佳(2006)通过对一次竞赛中PPT演示的语篇分析,探讨了PPT在图像、音响等模态中如何参与主题意义的表达。顾曰国(2007)界定了“单模态话语”“双模态话语”或“多模态话语”。朱永生(2007)认为,模态主要包括语言、图像、音乐和技术等多种符号系统。张德禄(2009)指出,多模态话语是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借助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手段、符号、资源等进行交际的现象。
  (二)模态的分类
  关于模态的分类,新伦敦小组(1996)将模态资源分为语言、视觉、听觉、身势和空间模态。Forceville(2009)将模态与人类的五种感官系统联系起来,分为五种模态:听觉模态、视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张德禄(2009)将模态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语言包括伴语言和纯语言,伴语言主要包括音响、音调、字体和布局,而纯语言又分为声音和文字。能够表达意义的非语言模态主要包括人们的身体动作和使用的工具、环境等其他非语言手段。
  Thibault将模态分为“静态模态”和“动态模态”,前者主要包括文字、图片、表格、绘画等,后者主要包括面对面的互动、动画、电影、使用录像机等。胡永近(2018)将模态系统分为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的符号系统。如交通信号系统是由意义和图符两个层次组成的符号系统;而语言属于三个层次的符号系统,分别为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意义层。胡永近又按维度将模态分为四种:口语和书面语等线性的是一维的,平面图画是二维的,立体图形和实物三维的,四维的则是动态的,例如电影、动画等。上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模态进行分类,有助于人们了解模态的各种特性。
  二、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多模态研究
  (一)外语课堂教学模态分析
  近年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多模态外语教学就是其中之一。郭万群(2013)将英语课堂教学模态分为八类,分别是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附感觉、潜感觉、视听双模。其中前面三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并认为不同的课堂教学主模态与辅模态是不同的。
  在英语课堂教学模态中,听觉模态中的语音是学生听课及互动中接受信息的主要模态。副语言指交流过程中用来协助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明态度的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语调、口音、语气、音色、音质、音强、语速、停顿、节奏、填充音、声响等。副语言有利于师生互动和学习情感迁移,强化教与学的效果。触觉模态中的计算机模拟,是指通过触摸计算机输入设备这种感知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人机互动也是重要的学习模式,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味觉与触觉模态很少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但会辅助教学,主要出现在附感觉与潜感觉中。附感觉是指信息接受者在感受与媒介直接相关的话语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感官呈现的模态形式,如听老师讲解“北京烤鸭皮脆肉嫩”时,学生运用听觉模态的同时,会产生对烤鸭的味觉,即附感觉。潜感觉是指潜意识地感受到并未呈现出来的另一种模态。如学生在听老师讲“北京烤鸭”时,头脑中也会出现烤鸭的形象。视听双模,指课堂话语中“边听边看”的视觉、听觉双模态并用。
  王祖嫘(2016)将美国中文沉浸式课堂的话语模态分为四大类:视觉、听觉、触觉和空间。其中视觉模态又分为文字、体态语、图像、视频、表意符号;听觉模态分为有声语言、音乐、其他音效、节奏韵律;触觉模态分为肢体感应、人人接触、人物接触、环境接触;空间模态分为静态与动态。这些模态的运用主要是针对儿童的汉语教学,具体、形象、感性的视觉模态更有助于儿童的认知与理解。其中视觉模态中的表意符号是指非图片或图画的由教师在课堂使用中赋予新意义的符号,比如用几何形状的教具代表苹果、蝴蝶等。听觉模态中的节奏韵律是根据儿童机械性记忆较强这一特点,表现为与语言内容结合在一起的儿歌、诗朗诵等形式。触觉模态中的肢体反应是根据儿童模仿能力强这一特点,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经常模仿教师或视频录像中的肢体动作;通过感知和协调自己的肢体,帮助学生理解意义。人人接触是指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通过悄悄话、拍手游戏、角色表演等实现的;人物接触是指让学生接触教具类的实物、卡片等;环境接触是使学生与课堂环境中的张贴画、海报等接触。   由此可见,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的第二语言教学,课堂教学都以听觉、视觉、触觉作为共同的模态,其中听觉、视觉是最为主要的模态,这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也可以得到证实。项国雄(1997)指出,各器官所获得的信息比例是不同的,其中通过视觉可获取83%,听觉可获取11%,触觉只能获取1.5%,嗅觉可获取3.5%,味觉只能获取1%。研究数据显示,视觉与听觉可获取高达94%的信息,这也说明获取知识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模态。
  (二)多模态的组合原则
  多模态组合不是模态越多越好,而应该考虑经济原则。因此,多模态组合的选择要达到最优化原则和经济原则之间的平衡。张德禄(2010)在研究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设计中,提出最佳效果原则,包括有效原则、适配原则、经济原则。多模态组合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发挥多模态组合优势,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般来说,教师选择某种模态会基于以下三点的考虑:第一,是否意义上能够补缺;第二,是否能起到强化的作用;第三,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这样多模态组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教学效果。
  三、中国文化课“京剧中的道具”多模态教学分析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面向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在认知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京剧中交通工具的功能和特点,并能运用句型“用……表示……”进行表达;在技能方面,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归纳总结与概括抽象的能力;在情感方面,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以及对中国文化情境的融入感。教学以教师有声语言为主模态,并使用PPT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文字、图像、视频、符号等视觉模态与音乐等听觉模态,并配以马鞭等实物道具,实现人物接触的触觉模态。通过对“京剧中的道具”多模态教学情境的展示,使学生掌握中国戏剧区别于西方戏剧的一大特征,即京剧艺术是通过高度抽象的方式来营造各种意境的。
  (二)教学过程中的多模态运用
  1.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语言导入京剧《打龙袍》车旗的视频。通过图像提问、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用车旗表示车”的表现方式。导入环节运用的模态有:
  (1)听觉模态,主要以教师的有声语言为主,这是学生听课的主要模态,如教师的导入语:“京剧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三大戏剧之一,接下来让我们看一段视频,欣赏一下京剧。”;提问语:“这几个人在干什么?”“看一下中间这个东西,大家觉得它像什么?”“大家再仔细看一下‘圆’中间有什么?这一条一条像什么?”;讲解语:“看一下右边的马车,是‘车轮’,这个道具在京剧里就表示‘车’。这个道具就是‘车旗’,表示车的旗子。京剧里用车旗表示车,在前边的这个人是坐在车里,后边的人是驾车的人,也就是现在开车的司机。这个车旗上只画了车轮,没有其他的部分,这就是京剧道具的一个特点。”
  (2)视觉模态,这一模态中的图像具有具体形象的提示作用,使从未接触过京剧文化的外国学生能在头脑中形成对京剧的初步认知。此外,教师在凸显“车旗”时使用了“○”这个符号,红色“○”可引起学生对重点部分的关注。
  (3)视听双模,边听边看、视听双模态并用,可促进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2.讲解环节
  教师先播放《打渔杀家》使用船桨的视频,并对视频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出“用船桨表示船”的方式,并在PPT中呈现出文字。在车和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京剧里的交通道具的特点”,即“用物体的一部分表示物体”。这一环节中运用的模态有:
  (1)视听双模,能够引起学生对“船桨”的关注。
  (2)听觉模态,教师的语言引导、讲解有助于学生对视频的进一步理解。如提问语:“这两个人在干什么呢?”“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刚才我们看了京剧里的车和船,车旗用两个轮子表示车,船桨表示船,大家觉得京剧里的交通道具有什么特点呢?”;讲解语:“这个叫‘船桨’,京剧里用船桨表示船。他们只有‘浆’,没有船的其他部分。”“京剧交通道具的特点是:用物体的一部分表示物体。”
  (3)视觉模态,通过图片的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京剧中“用船桨表示船”这一特征。PPT中文字的呈现使学生对汉字产生视觉感知,有利于对汉字字形的记忆,文字也是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主要模态。
  3.运用环节
  教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马”这一古代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京剧舞台上呈现方式的思考,这是对“用物体的一部分表示物体”的逆向思维的引导与培养,即“马是用马的一部分呈现出来的”。通过图像、肢体动作启发学生发现正确答案。虽然学生回答有误,但教师仍给予鼓励。并让学生使用“马鞭”道具进行表演。通过观看《追韩信》的视频,加深对“用马鞭表示马”的认知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的模态有:
  (1)听觉模态,有声语言是课堂互动中接受信息的主要模态。如提问语:“在古代,马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京剧里用什么表示马呢?”“会不会让演员骑着马上舞台?”“刚才讲了京剧是用物体的一部分表示整个物体,那么是用马的哪部分表示马呢?”“看这三个图,是用哪部分表示马呢?为什么是马头呢?”;讲解语:“这就是京剧里的马,這叫马鞭。京剧里就用马鞭表示马。”“没错,都有毛。但是你们发现了吗?马鞭上的毛多。其实马鞭就是马脖子上的毛,用来表示一整匹马。”“年纪大的人骑马比较慢,比较稳,这出京剧叫《追韩信》。”
  (2)视觉模态,图像的视觉感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内容。“马鞭对应马的哪一部分”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通过三张马背鬃毛的图像来展示出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的视觉效果,使原本静态的图像产生了动态的效果。教师通过肢体动作向学生展示了马鞭使用的视觉效果。
  (3)触觉模态,是通过人物接触实现的,即让学生手持马鞭道具,这样的接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产生相应的认知或心理效应。
  (4)视听双模,作为认知负荷理论的重要假设和研究成果,这是积极学习的重要体现。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角色——“年轻人”与“老年人”使用马鞭时的不同动作。   4.结课环节
  主要采用听觉模态中的有声语言模态,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观看视频的作业。如结课语言:“如果大家感兴趣,课后可以上网看一下:是谁在追韩信?他为什么追韩信?看看里面是如何骑马的。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上述分析表明,听觉模态中的有声语言仍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态,听觉模态中的副语言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发音夸张、语速较慢、停顿较多且时间较长等方面。由于教学对象是外国学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性的语言,在进行有声语言表达的同时,教师会附带大量的手势、动作和表情等肢体语言,这些属于视觉模态。文字、符号、图片、图像、视频等视觉模态,以及人物接触的触觉模态等多模态的运用都应参与到课堂教学主题意义的表达中来。这些多模态组合的设计遵循了有效原则、适配原则与经济原则,在意义上能够互相补缺,并在教学中起到强化的作用,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由此可见,多模态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外国学生对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认知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语境的融入感。这种多模态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能使外国学生“读懂”中国文化,对于我国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的角度,为如何在汉语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而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国别等特征,把中国文化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多模态教学模式相结合,探讨不同模态组合的最佳效果,将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Forceville,C.Non-verbal and Multimodal Metaphor in a Cognitivist Framework:Agendas for research[A].in C.Forceville & E.Urios-Aparisi (Eds.) ,Multimodal Metaphor[C].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9.
  [2]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1).
  [3]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7,(2).
  [4]郭万群.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5]胡永近.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8.
  [6]胡壮麟,董佳.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3).
  [7]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 2003,(5).
  [8]王祖嫘.论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的多模态话语[J].民族教育研究,2016,(4).
  [9]項国雄.计算机辅助教学原理与课件设计[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10]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
  [11]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3).
  [12]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0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