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演奏技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李斯特是上世纪伟大的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家,在表演与创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从李斯特的人物背景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研究其创作风格,以练习曲《叹息》为例,了解其演奏的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李斯特是一位浪漫主义的钢琴家与作曲家,作品早期主要是以炫技表演为主,在后期情感表达得更加注重展现出深厚的文艺修养与哲学素养,促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叹息》正是其创作高峰期创作出的优秀作品,虽然是练习曲,但却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一、李斯特概述
  (一)李斯特个人生平
  李斯特是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评论家以及教育家,出生于1811年,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具有超高的境界,展现出较强的表现力,即兴表演能力较强,可以深刻的反应出匈牙利民族精神,并将音乐与各种艺术相结合,呈现独特的艺术性。李斯特的伟大一生与其童年时的经历有关,在童年时期李斯特远赴巴黎求学,展现出惊人的天赋,被称作神童,如其与肖邦将钢琴的艺术风格与演奏技巧推向更高的高度。在1848年,李斯特受到魏玛宫廷的邀请担任乐长,创作出大量的音乐作品。在担任乐长的十年间,李斯特醉心于创作,创作的质量较高。在李斯特的老年时期,回到故乡建立了音乐学校,并将其创作作品进行传承。李斯特的一生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浮士德》《神曲》、管弦序曲《梅菲斯特圆舞曲》《b小调鸣奏曲》《匈牙利狂想曲》《音乐会练习曲三首》等,人们在进行音乐作品赏析过程中,将创作难度较大、炫技浮华的乐曲称为炫技派,用以展现出精湛的技艺与扎实的功底,促进音乐艺术繁荣发展[1]。
  (二)创作背景
  李斯特在进行音乐会练习曲《叹息》创作过程中是其在魏玛宫廷担任乐队指挥时创作的,也是人生创作的最巅峰时期,在这十年内,李斯特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塔索》《浮士德》《匈牙利狂想曲》《钢琴奏鸣曲》等,将音乐艺术发挥到极致。李斯特当时已经是欧洲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的到来,促使魏玛音乐达到繁荣鼎盛的时期,但实际上在魏玛也存在大量反对的声音,大量的保守音乐家并不同意李斯特创作的音乐,甚至李斯特还遭到谩骂,但李斯特并没有改变自身对音乐的追求与理解,始终坚持自身的音乐风格,将情感融入在音乐中,为音乐融入浓重的色彩内涵。在该段时间,是李斯特甜蜜的爱情阶段,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将情感与音乐相融合,实现思想上的突破。例如李斯特创作的练习曲有《叹息》《轻盈》以及《悲歌》,通过如歌的旋律进行表达,其伴奏呈现出细腻之感,像是诉说一般,展现出新奇的创作是手法[2]。
  (三)创作风格
  李斯特创作的练习曲自身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将音乐与“人”进行结合,展现出拟人化的特点,如以《叹息》為例,在音乐作品中每一个音符、每一句乐曲都表达了哀伤的情绪,像是一声声的叹息,诉说着自身的情怀。但实际上主旋律仍具有独特的特点,深情而又优美,具有极佳的抒情情感,展现出音乐与诗意的结合,引起情感上的波澜,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叹息》是的艺术与技术、动与静的结合作品,具有丰富的自由结构,通过旋律线条的变化实现了织体的丰富,并将其进行统一的隐藏,实现了激情与柔情融为一体的表达,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可以感受其奔放与细腻的融合。实际上,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主要是以情感为基础,理性过于隐蔽,主要是人们崇尚自由,喜欢自然的超脱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正是由此促使音乐作品尘现出特别的情感与风格。以《叹息》为例,在进行情感表达过程中,主要是以语言的变化为基础,通过微妙的扩展与联系,实现等音的变化,并通过各种转调变化促使旋律呈现出跌宕起伏的,随着音乐变化。经过分析发现,李斯特在进行作品创作过程中,大胆地应用不和谐和弦,更像是一种冲突表现,并利用其它的和弦促使整体效果提升,灵活应用炫技法进行表达,但并没有将炫技作为整首曲子的重点,将情感放在第一位,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三、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演奏技巧分析
  实际上,《叹息》的作曲结构属于一首单曲,其主要由呈示部、中部以及再现部组成,分为三个部分,灵活应用不和谐和弦与离调,展现出唯美的意境,为人们带来一首情感上的音乐作品,表达出创作者的情感思想。因此,在进行《叹息》演奏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练习,以掌握其演奏技巧。
  (一)旋律方面
  《叹息》的旋律声部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李斯特在创作时通过别出心裁的想法将演奏过程转变为左右手的轮流演奏,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实际上,这种形式的表演考验的是表演者的基础演奏功底,通过左手与右手的轮流交换弹奏,在保证其旋律的基础上又像是一只手完成的,具有良好的连贯性,给人一种更像是倾诉故事,并且在每一个音符中都具有独特的音的记号,发挥出音符自身的价值,保证乐句更饱满,主旋律独特。例通常情况下,在简易的钢琴作品中,创作者多数以旋律高声音部为主,以右手为主,进而利用其表达将其旋律声部表达,而左手的存在更多的意义是发挥伴奏与衬托的作用,《叹息》与传统的作品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同,不仅仅是在高声区进行左右手的相互配合,在低音区同样如此,以展现出旋律独特的特点,为人们呈现出优美的旋律。例如在《叹息》的第21小节至第23小节中,该部分需要完全以右手表达其旋律,而在第30小节至37小节中,则完全由左手表达其旋律,整体上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在换手过程中,另一只手完全起到协调的作用,实现伴奏。想要保证其可以弹奏出完整的曲目,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单手练习,并突出左手的旋律线条与力度,相互进行合理配合,满足实际的需求。例如在第52小节中,旋律声部又发生明显的变化,将当前的旋律声部每一部都进行隐藏,突出一种连贯性,为人们带来一种海洋的波澜壮阔,并展现出独特的旋律[3]。   (二)节奏方面
  《叹息》的节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独特性,具有巧妙的构思,表达出创作者别出心裁的想法。例如对于整首音乐来说,是以4/4拍子为基础进行整体的构建,促使人们第一眼看到曲子就呈现出一种工整规范的印象,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进行伴奏过程中,伴奏织体多数为七连音或者八连音,并在部分独特的环节位置还呈现出更为激烈的变化,甚至转变其连音,如以三连音与六连音为伴奏,为人们带来一种更为绵延之感,像是散拍给人们带来一种川流不息之感,如内心的汹涌澎湃,放松自身的心情。在《叹息》中伴奏织体不存在固定的形式,在构成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进行约束呈现出自由流动情感,不会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因此在进行演奏过程中,要求演奏者注重不同节拍的节奏,关于七连音和八连音的弹法也要注意分清音型的分组,以旋律声部为基础与伴奏相融合,将旋律进行合理控制,为欣赏着呈现出一种连绵不绝的气势,展现出创作者的情感。例如以实际为例,在《叹息》的第11小节处,伴奏声的最后音节是延长音,通过一定时间的延长为欣赏者带来独特的感受,产生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与此同时,《叹息》作品自身又具有大量的华丽装饰音,其属于下行,呈现出轻快之感,犹如大海中的流水,而在复节奏中,主要是以不同的连奏进行配合,展现出一种悠然之感,但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节奏性,保证节奏精准,可以合理的满足当前的需求。
  (三)技巧方面
  技巧是《叹息》演奏的重点,尤其是受曲目自身的性质影响,在创作过程中呈现出激昂与舒缓两种不同的特征,是一部具有矛盾性的作品,例如在《叹息》的开头部分,主要是以引子为主通过轻柔连贯的表达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并实现左手与右手之间的连贯对接,保证整首作品以转变的形式进行演奏,在伴奏中则主要是以大调为基础进行协助,通过琵琶音的优势为人们带来一种跌宕起伏之感,演奏过程中左手与右手相互融合,实现连贯的连接,保证触键的饱满性。对于演奏者来说,应看清谱子中存在的术语,保证每一个乐句从最开始的輕柔逐渐降低,呈现出水波一样的感觉,整首音乐利用手指贴键的方式进行,两只手进行自由均匀的按键,并进行合理地交换,双手大拇指连接连贯,利用均匀的力度进行弹奏,像是以一只手在进行演奏,不会呈现出不和谐的状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还应注重手指力量的转移,也是演奏的重点内容,直接影响整体的演奏效果,如通过手指的连贯性进行圆润的表达,呈现出整体的连贯性。例如在30小节位置,伴奏主要是以转移为基础,将伴奏以右手进行表达,呈现出左手的主旋律,通过二者的结合相实现整体风格的表达,以气势恢宏的风格对音乐的情感进行深化,丰富作品的音乐色彩。李斯特的《叹息》在演奏过程中需要以高超的技艺进行表达,呈现出音符的铿锵有力,尤其是以叹息为代表作,如其华彩段主要是在第37小节,在演奏中是以急板演奏,保证音节与音符的准确性,通过精确的按键呈现出华丽的音色。整首作品以伴奏速度连绵不绝,并求其连贯,将旋律进行有效的融合,展现出独特的线条,实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性[4]。
  四、结论
  综上所述,李斯特的音乐作品呈现出较为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其创作的音乐会练习曲《叹息》,以深情的宣叙色彩为主,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艺术性,并具有独特的优雅气质,灵活运用当前的五声音阶特点,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应注重其技巧的发挥,表达出创作者真实的情感,实现艺术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艺红.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之《叹息》的钢琴演奏研究[J].大众文艺,2018(11):117-119.
  [2]范晓荣.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演奏技巧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5):26.
  [3]张湛谊.李斯特练习曲《叹息》的钢琴演奏与教学[J].音乐时空,2015(24):135,134.
  [4]管芳芳.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演奏技巧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7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4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