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大望梧桐片区雨污分流的改造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水环境污染严重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排水系统改造是众多城市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大望梧桐片区雨污分流的改造实践,对雨污分流体系的改造作了概述,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于我国排水系统分流改造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望梧桐区;雨污分流;改造实践
  1  大望梧桐片区排水系统现状
  罗湖区大望梧桐片区排水系统目前为合流制,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及雨水通过管网进入大望污水提升泵站,目前通过泵站提升至沙湾片区,引至布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期规划引至埔地吓污水处理厂处理。新平村南部区域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则通过合流制管网,直接排至深圳水库流域污水截排通道,最终进入莲塘河,汇入深圳湾。目前,布吉污水处理厂和埔地吓污水处理厂已接近满负荷运行,均无富余容量接纳大望梧桐片区污水,片区内污水的处理急需寻找新的出路。大望梧桐山社區尚存在未经处理的污水雨季排入天然水体,对深圳水库水质构成巨大威胁。
  2  实施雨污分流的必要性
  (1)深圳水库作为深圳市和香港的供水水源,改善深圳水库水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大望梧桐片区均为合流制系统。雨季时大望社区合流污水溢流通过深圳水库污水截排通道排向深圳河,梧桐山社区合流污水直接排向梧桐山河并最终进入深圳水库,对水源形成了污染。实施雨污分流后,污水不再进入深圳水库和自然水体,全部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时对区域初期雨水进行处理,项目实施之后可以有效改善深圳水库水质。
  (2)在雨污分流实施完成之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提升泵站均无法满足合流制污水的处理要求,溢流部分需要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实施雨污分流之后,大望梧桐山片区污水可以全部就地处理,进一步减轻泵站提升以及埔地吓污水处理厂负荷,有效解决现状污水泵站规模不够的问题,彻底解决大望梧桐片区污水出路的问题。
  3  总体思路
  (1)大望梧桐山社区位于深圳水库上游,是环境敏感点,需截排片区污水不进入深圳水库。
  (2)山间沟渠水,需避免沿线的污染水体接入,作为深圳水库的水源。
  (3)建成区内实施雨污分流,包括各栋楼实施正本清源,村内敷设独立的雨污水管道系统。
  (4)充分考虑雨污分流工程在城中村的实施难度和工期要求,方案尽可能减少对居民住户的影响,具有可实施性。
  (5)现状合流污水,如因实施难度大,近期无法完成雨污分流改造,需当做污水引入截污管,雨水管需将污水剥离之后方可排入河道。
  (6)通过源头改造、过程完善、末端提升的方式,改善水质,实现低影响雨水开发模式。
  (7)对现状河沟进行生态改造,提高水体净化能力。
  4  排水制度的确定
  根据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当地降雨情况和污水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雨、污水分别在两个独立的系统内排放,可以减少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同时可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和造价,可减少污水雨季入河的排量,有利于保护水环境。
  考虑到深圳水库作为深圳重要的供水水源,负责对香港特区的原水供应,其所处的位置以及关键性不言而喻,从改善片区内水环境,有效保障深圳水库水质,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并考虑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初期雨水经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
  5  总体实施方案
  (1)对片区范围内城中村进行正本清源改造,现状建筑物外墙排水立管作为污水排放使用,接入地面污水管道,新建一根雨水立管,收集屋面雨水,接入地面雨水管沟。
  (2)现状合流管渠改造为污水管道,管道破损或淤积时废除现状污水管采用新建,现状接入污水管的雨水口封堵;新建雨水管道或盖板边沟收集雨水,新建雨水口接入雨水管道中;对现状雨污干管进行梳理,完善雨污干管体系,保证污水接入污水处理厂,初期雨水净化之后就近排入河道。
  (3)设置雨水湿地以削减入库面源污染、对现状河沟进行生态改造,提高水体净化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6  项目建成后管理维护
  大望梧桐片区属于城中村,以前村内排水设施一直没有管养单位,村内排水设施堵塞情况时有发生。自雨污分流项目立项后,村内排水设施同步落实了管养单位,建立了管网维护常态管理机制。“重建重管”确保工程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7  雨污分流的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整体对环保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雨污分流工作目前备受推崇。在实际建设过程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1)做好前期资料收集、可行性研究等基础工作;(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3)落实排水设施管养专业化;(4)加大对违法排放污水行为的查处力度,纠正错接乱排及不规范排水行为。
  参考文献:
  [1] 赵丽娟,李旭峰,贾秀菊.浅析城市排水工程技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改进措施[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4):29~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7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