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基础的语言工具学科,同时又是进行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人文学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学好语文,就要先做好人。”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通过语文德育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人文情感的熏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认识和思想品质。本文立足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实践,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措施,旨在分享教学经验,推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新时期 小学语文 德育教育 渗透教学
  0引言
  德育教育是新课改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促使教师发现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弥补传统教学工作的不足。在《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各年级教学过程中,应使小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发展健康健全的心理,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不仅是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同时更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1树立良好的教师榜样作用
  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培养工作中教师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师者表也,教师不仅是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者与参与者,同时更是学生日常接触学习的典范。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首先来说,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以谦和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以自己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性格品质发展。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言行,避免将社会不良习惯带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的榜样作用与影响力是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参照学习标准,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形象,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渗透德育教育,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
  2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的德育工作离不开日常课堂教学工作的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表现在结合课本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与讲解,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德育教学目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通常具有简单易懂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针对文章内容中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及教育作用,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包括通过学习自己收获了哪些知识以及感受等等。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詹天佑那种深深的爱国精神,以及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修建这条铁路背后的重要意义,通过熟读全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走进浓厚的爱国情感中去,从而加深对原文表述内容的深刻理解与认识。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加深学生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在深化教学的同时,熏陶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优化德育教育的作用。
  3合理开展课外阅读,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外阅读活动,深化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在进行课外语文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推荐相关具有积极教学意义的图书并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作业。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增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根据教学情况每周为学生们安排一節课外阅读分享课,引导学生将自己课外阅读活动中发现的精美文章进行朗读,并结合自己的认识简单谈一谈文章的大意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在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课外阅读的渗透教育意义。合理的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是良好的语文教学调节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个人思想品质,丰富学生思想精神世界。
  4注重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课外活动是学生最喜欢参加的教学环节,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参加语文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有效调节日常学习的压力,同时可以丰富语文教学活动,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深化德育教育工作。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该充分把握课外互动环节,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又能学到课堂教学中没有的东西,丰富课堂教学与德育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例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歌咏比赛,以某一积极向上内容的主题,发动学生课下找寻资料,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文本仅进行参赛,在娱乐竞赛的同时又能受到教育。又如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进行为烈士扫墓的社交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经过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换来的,在活动中渗透爱国情操,引导学生通过极具意义的扫墓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升华语文德育教育的效果。
  5总结
  小学阶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新时期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完成必要的文化课程学习任务,同时还要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小学生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首先从自己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并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环节的各个活动中去,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与学习能力的综合全面发展,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施春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77.
  [2] 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 2(24):1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3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