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新工科”是新时期国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战略,它是我国新经济时代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迫切需求。“互联网+”、“工业制造4.0”、“中国制造2050”带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新材料、虚拟现实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等新科技迅猛发展,相关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需要一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纵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与“新工科”对应的新兴产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电子信息类专业,如何在新工科建设和发展之路上完成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是我们亟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应用型高校
1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关于工程教育的概念,学术界一直在商讨之中。早在1925年,工程教育一词在美国开始出现并得到使用,主要指对技术、工业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随着工业逐渐发展,工程教育的涵义也逐步得以补充。美国大学以培养高质量的现代工程师为目标,强调工程教育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市场和产业的实践需求相联系。德国大学以培养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的综合性工科人才为目标,侧重于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澳大利亚大学以培养多层次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宗旨,将工程教育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英国大学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综合人才为目标,采用开放的培养模式,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放在第一位。
2“新工科”建设内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发达国家先后提出重振本国工业的战略,尤其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德国的“工业4.0”计划,力求恢复本国经济并寻求未来产业升级的策略。Freeman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认为历史上技术领先国家的追赶超越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演变。根据已有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在知识创新中,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Ⅰ到知识生产模式Ⅱ,跨学科合作成为知识产生的关键。知识生产模式Ⅱ是在应用环境中,利用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社会作业的知识生产模式,它为当前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思路。曾经的英国蒸汽机革命不会重复,单一的工程科技不再可能引领世界。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指数级”的发展,在新经济、新产业背景下,2017年2月18日,“复旦共识”首次提出了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设想,新工科概念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新工科区别于传统工科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跨学科性与产业的适用性,利用知识生产模式Ⅱ的思维方式,新工科与生俱来的跨学科性将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关键。对新工科这一全新概念的内涵,学界有不同的阐述。钟登华认为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和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李培根认为新工科关键在于“新”,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需要具备“新素养”,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新的专业结构、课程、知识体系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林健的研究指出,新工科的内涵包括前所未有的“新兴”学科、对传统旧有学科的“新型”改造、不同学科交叉的“新生”学科。陆国栋将新工科归结于实践,认为新工科应该重点培养工程创新能力和适应变化能力。叶民、钱辉将新工科作为工程教育对工程活动“新业态”的全面回应。李华等则将新工科表述为“工科+”,认为新工科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即工科+新理念、工科+新专业、工科+新结构等。除了以上学者的研究,在官方文件中也可看到对于新工科内涵的界定,较典型的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将新工科描述为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
3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建设面临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已经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从推动新技术新技能积累、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需求导向要素来看,目前国内大多数应用技术型地方高校做的还很不够。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产业的转型升级依赖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新工科建设,“985”高校基本处于科技创新的中心环节,关注世界科技创新的前沿,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211”高校,注重技术集成,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技术,形成新的学科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群。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背景下,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不同,采取不同的新工科建设策略及人才培养机制。区别于工科强校着重发挥基础学科优势和科学研究能力优势,推动知识创新,打造新知识的高地;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更应关注地方经济的发展,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开设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传播新技术和推动新技术技能积累,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地更新学科专业内涵,以需求为导向、育人为指向,研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和有效路径,引导地方应用型高校持续不断地改进人才培养工作,为当地企业、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能够支撑和服务地方产业经济转型、传播和推动新技术新技能积累的卓越新工科人才。
4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建设对策分析
4.1贯彻新工科思维
不管是对工程教育工作者,还是对学生,“新工科”都是一个新的视野,如何为这个新的工学世界体系添砖加瓦,如何在这个新体系中提升和发展都是亟待思考的。根据新工科人才应具备多元、全面的能力素质要求,我们要统一思想认识,从工程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两方面出发,双管齐下。在工程教育者方面,积极组织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参与国内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学习研究国内外的新工科建设规律与经验的同时,转换现有的教学思维,以新理念、新培养模式审视现有工科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不再以传统侧重一方面或几方面培养工科人才,而转向着力落实培养地方经济真正需要的多元全面的新工科人才。在学生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新工科”思维,在教师理论知识讲授和实验技能教学时,潜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分工协作的思想,并结合各专业的优势开展实验班教学,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平台和优质的资源,通过四年的不间断培养,让學生适应新经济形态,成为一个时代需要的新工科人才。 4.2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在新工科的建设背景下,新专业的设置和传统专业的升级必须更加深入结合时代的需要,强调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要遵循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协调发展的原则,构建富有专业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在“大信息”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框架下,采用基础与能力并重、意识和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智能识别、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勇于创新的新工科高级人才。
“新工科”人才培养会体现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体现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的综合需求。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直接瞄准未来新技术与新产业的人才需求。在教学组织形式、实践环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强化企业和社会需求下,构建产教培养链,使培养的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创业紧密关联,使学校的教学与市场需求紧密关联,形成具有系统性的、推动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理论与方法。
4.3全面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工程教育,传统工程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贡献突出。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下,教育部适应时机地在工程教育的关键转折点推动新工科建设的大讨论,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北京指南”,构成新工科建设大讨论的三部曲。虽然对于新工科内涵的阐述,各有其出发点,但综合而言,新工科在当前阶段的基本内涵即产教融合,力求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与新经济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相契合。全面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强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使“新工科”人才培养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上发挥积极的支持作用。通过产学研协同育人,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平台,满足学生的“求知、增能、成才”的需求。
4.4专业交叉融合、开放共享
在“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单一知识体系和单一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已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要在加强学科专业间交叉与融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平台和创新氛围。同时,积极打通渠道开展“3+1”培养模式,以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电气自动化、机电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为依托,拓展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培养“新工科”型复合人才,打破一个学院到底的局面,真正实现学院与学院、专业与专业的交叉和融合,结合优势,互学互鉴,构建合理的增补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工科人才。
4.5打造“双师”培养基地
建立健全“雙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机制,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金项目:2018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工科趋势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趋势下通信工程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01035002)。
参考文献
[1] 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6-19.
[2] 林健.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工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7(13):40-43.
[3]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3):26-35.
[4] 靳玉乐,李红梅.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7(06):98-104.
[5] 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6-19.
[6] 王俊.当代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特点与改革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19):14-15.
[7] 钱易.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6(03):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3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