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课程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国际和国内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关注,而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围绕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实践;核心素养
  随着国际和国内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关注,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每一位老师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的。笔者围绕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做简要论述。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的概述
  1.学科素养
  学科的设置是有价值需求的,学科素养反应了该学科对学生未来生活中可能用到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当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学科是否能有效实现其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开始越发关注。学生未来社会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方法渗透在各个学科当中,教育就是要通过各个学科的教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将理想的素养变为现实。
  传统的学科教育更多的是强调教学目标,包括三维教学目标和思维教学目标,教师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上,尤其是知识点的设计和掌握,对素养的涉及较少。在没有强调学科素养之前,教师是分散地设计教学目标的。随着学科素养的提出,对于具体学科的目标和价值的实现起到了统摄和整合的作用,因为学科素养具有强大的综合性、迁移性和建构性。但是学科素养和教学目标又有关联,教师通过重新审视教材和学科价值,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极其广泛,无论是物理、天文、医疗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素养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行为和习惯,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往往能表现出对数学的敏感性和抽象性,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隐藏在背后的数学规律和特征。在小学数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有空间能力、逻辑能力、计算能力、测量能力等等,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并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态度。
  二、课堂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策略
  1.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的素养
  教学设计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开端,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围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并且教师还要再上课之前将教学的内容通过板块的设计。将小学数学学习内容设计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通常会在知识的传授上非常的周密,但是这样会带来一些缺点,就是忽略了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素养和价值的培养,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学生的价值和素养没有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于学生素养和价值的培养,这样的话就可以完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的学习教学过程当中的学习内容,并且能够触类旁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数学学科的背后蕴藏着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有数学学科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数学精神,通过学科设计渗透数学精神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利用教学设计的方式,在设计的环节上,应该设计一些具有价值取向的知識点,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广度。通过对学生文化取向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培养。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述关于数学家的故事,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会了学生通过简便的方法计算出这一连串的加法,也增强了数学课堂的一种趣味性。不仅仅调动了学生自主的学习数学,老师还可以将一定的数学价值观融入到了小学的课堂教学之中,探究出当前的故事。培养学生敢于挑战难题,并且质疑的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健康的成长中发挥作用。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当中可以,完成自己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数学的问题,通过在数学课堂实(下转第19版)(上接第18版)践中开展这种开放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在课堂教学导入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价值观
  在数学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最基本的原则是,导入要精心挑选学生实际生活中容易碰到的数学现象和问题展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即与学生认知特点相衔接,从而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处在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期,仍然需要依靠一些具体的实物来建构头脑中的表象和概念,因此,熟宣老师要选取大量的,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现象、案例、实物等作为导入环节的素材和道具,通过对具体现象或者实物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进一步解决数学问题。另,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还不太集中,基于此教师要能很好把握导入环节,通过视频或者图片或者实物或者情境再现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导入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给与鼓励和引导。
  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相结合,这样的话就可以利用组织冲和圆周率之间的关系来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数学的态度。
  3.在问题解决中引导学生数学拓展思维的素养
  归纳和总结是一种认识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维,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之前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这种非常重要的数学素养,就会帮助学生运用方法来解决现有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关联分析的方法,对于数学之间的知识点之间进行关联,通过关联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归纳的思维方式,例如,在教授数学课《人民币》的数学课堂时,通过例子的方式将抽象的解方程的知识转移到现实的问题当中,并且可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进行连环设计。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能力导入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当中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且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拓展思维的素养可以在问题解决当中培养,这是培养数学思维和提升数学学科素养的有效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的问题解决环节当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那些基于生活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学科本身是源于生活的,教师要在问题解决环节中用生活化的例子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结语
  基于以上我们对数学课堂实践的探究,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环节围绕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尤其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设定要能体现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数学态度和数学价值观等方面;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认知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课程的设计和有效实施,逐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初步形成简单的一些数学思维,掌握基本的一些数学方法,在与数学家对话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家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石芳.浅谈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8(31).
  [2]赵志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学周刊, 2019(15).
  [3]涂建勇.浅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9(15).
  [4]黄碧珍.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之我见[J].学周刊,2019(17).
  [5]许小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9(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3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