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育方法与教学效果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逐渐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初中音乐不仅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是丰富多样的,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将以初中音乐为研究对象,对其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展开科学的分析和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方法;教学效果;策略探讨;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初中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推进,当前初中音乐课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从传统的理论性、应试性转为人文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学,成为当前初中音乐课堂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方向。如何结合学生喜好和课堂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策略,从而有效构建高效的初中音乐课堂,发展和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是值得当前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文将以初中音乐课堂为基点,分析和探讨初中音乐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
一、巧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广泛普及,极大程度上扩大了教学领域的空间,同时也为丰富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苏少版初中音乐《亚非拉掠影》一单元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展开课堂教学。由于初中生阅历较浅,缺乏机会体验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风土人情,对这些地区的音乐了解自然甚少。教师在开展本单元的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亚非拉地区的小短片和歌曲,在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为学生塑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如呈现出打鼓的非洲人民、跳探戈舞的拉丁美洲人民和拉小提琴的印度人民等情境,拉近学生与音乐知识的距离。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作为画面的背景音进行播放,从而达到更好的传达效果。
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让音乐知识不再单纯停留在纸质课本上,而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验歌曲的风格与魅力,更好地感悟音乐情感,从而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注重情感教学,提高鉴赏能力
初中音乐课堂的任务不仅要教会学生硬性的音乐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在初中音乐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心理与教学实际,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苏少版初中音乐《故乡歌谣》一单元中,教师应在充分把握歌曲基调和情感的基础上,将情感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体味和领悟歌曲的思想感情。如在《念故乡》《弯弯的月亮》等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渗透情感教学:可以为学生展现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加深对歌曲本身的理解,拉近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播放这些歌曲的纯音乐,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学习歌曲的演唱,更好地融入歌曲的情境之中;还可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故乡或者对故乡的印象,从而贴近学生实际,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联结,让学生切实产生情感共鸣……
初中音乐课堂情感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提升情感感知能力。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音乐本身的学习和感悟之中,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从而有效培养综合音乐能力和艺术素养。
三、采用对比教学,培育音乐能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歌曲教学孤立化,而应充分建立起不同国家、不同派系、不同主题或不同风格歌曲间的联系,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感知不同音乐的区别和共同魅力,培育学生更高层次的音乐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将《草原情曲》与《丝路驼铃》两个章节的音乐内容联结起来,让学生对比和感悟两个单元的歌曲之间的词曲创作、音乐旋律、主题色彩、演奏技巧和整体风格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而让学生掌握对比鉴赏的能力,感悟不同风格音乐之间的魅力;可以将《欧美揽胜》与《中国龙吟》两个单元的歌曲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中聆听欧美乐曲和中国音乐,感受中外音乐的差异,找寻不同文化间的共鸣,从而体悟中外文化间的魅力,产生“中西合璧”的教学效果;还可在《村寨踏歌》中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间的音乐风格,加深对少数民族乐曲的理解......
总之,对比教学的维度是丰富多彩的。通过不同音乐之间的比较和联系,可以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单调、孤立的状况,并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水平,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展开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停留在课本知识的讲授和歌曲技巧的训练上,课堂形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贴合所教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苏少版《曲坛音韵》单元中,涉及苏州评弹、东北二人转、京韵大鼓等不同的音乐传统表现形式。教师在单元结束之后,可以结合单元末的“爱乐驿站”活动,举办“我是小小曲艺家”课堂小比赛,让学生根据所学曲艺知识,采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演。学生可不拘于课堂所学的形式,选用自己感兴趣的任意音乐形式进行演唱或表演,如陕北说书、扬州清音或牌子曲等多种方式。
课堂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课堂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自主拓展课外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五、贴近现实生活,鼓励课外体验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由此看来,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音乐教学,恐怕还难以达到预期的音乐素养培养目标。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将音乐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接,鼓励学生课后积极接触音乐和探索音乐,不将学习局限和束缚在课内。
例如,苏少版《奥运之声》一单元是关于奥运的音乐。在完成本章节的常规教学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以下互动:你看過奥运会比赛吗?你听过关于奥运的歌曲吗?说说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刻的一首歌……在互动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体验的小任务,如在网上查询搜集关于奥运的歌曲和音乐,并对比不同音乐之间的风格和情感等。
通过问题的设置和任务的布置,可以拉近教学知识与学生实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自主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和课堂知识的延伸。
六、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课堂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想有效构建高效的初中音乐课堂,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必须学会观察和总结当前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归纳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际,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音乐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学生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和摸索。以上便是本文对初中音乐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谭志琴.初中音乐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应用探究[J].黄河之声,2019.
[2]余世卫.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与优化探究[J].黄河之声,2019.
[3]李建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歌唱能力的策略[J].黄河之声,2018(23):88.
[4]孙琳琳.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6):210.
[5]孙玲飞.重视音乐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究[J].成才之路,2019(4):85.
[6]陈莎莎.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初探[J].黄河之声,2018(22):70-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