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案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游戏与教育已经由来已久。长时间以来,教育者们对游戏在教育中的使用以及角色都一直抱有矛盾的心理,其中有支持者,也不乏有反对者,但是很少能采取中立的立场。本文着重探讨传统学习方式和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学习方式的问题,构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游戏化学习方式,以期冲击严肃、保守的传统。
关键词:自由;快乐;创造;体验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8-0183-01
1.案例来源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学唱歌曲,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教师逐字逐句的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读对歌词、读准节奏,这一方式简称“教读”。现在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教读歌词的能力,那么他们是否可以运用一些外显的方式自己诵读歌词(简称模读)?基于这一想法得出了此案例。
2.抛出难题
在一、二年级我们运用格子谱诵读歌词,一个格子里如果有两个字那么需要我们读的快一点,如果只有一个字那就要读的慢一点,空白的格子代表休止。每一个格子代表恒拍。你能根据我的格子谱完整的读准歌词和附点节奏吗?
3.引导解决问题方式
(1)用聆听的方式加深对歌词节奏的记忆
初听歌曲时,老师问到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是如何的?学生回答小老鼠偷偷摸摸十分有趣;小花猫很自信;速度是稍快的。二听歌曲时老师问小老鼠和小花猫长什么样子?你能根据歌词回答老师吗?学生回答说小老鼠它瞪着小眼、龇着小牙、长着八字胡。小花猫叫起来的声音是“喵喵喵”、老鼠很怕它看到它吓的往回跑了。三听歌曲时老师问你能用小老鼠的动作和小花猫的动作为歌曲伴舞吗?学生自由表演。三次聆听歌曲,学生基本上可以解决歌词的准确性,同时对歌曲节奏有一个大概的记忆。
(2)将学生读的节奏与师读的作对比,看哪种更符合小老鼠和小花猫的特点?
老师提问你能跟着格子谱完整的读出歌词吗?友情提醒:一个格子里如果有两个字那么需要我们读的快一点,如果只有一个字那就要读的慢一点,空白的格子代表休止。学生自由诵读歌词
在这个环节我曾发现不同的班级出现了不同的情形。歌词他们读的都很准确,没有错字,但是在节奏上,其中有一个班是有一半的学生读的是八分音符(一只小老鼠),另一半的学生读的是附点节奏(一·只小老鼠)。另一个班就是整个读成八分音符。那第一个班级我会说老师听到了两种不同的节奏,一种是(一·只小老鼠),另一种是(一只小老鼠),你们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第二个班级我会将两种节奏都读给他们听,让他们选出哪一种更好,并提问为什么?
那么很明显大家都会选择附点节奏的那一种,因为听上去更加的调皮可爱。在这个时候我还会提问:你会发现附点节奏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第一个字读的比较长、比较强。
4.效果分析
(1)设计环节上的不同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会选择让学生跟着我诵读歌词,然后做到节奏准确、声音统一、高位置、有情绪的诵读。但这次我选择模读,放手让他们去尝试,虽然节奏读的不够准确,但是他们也能做到声音统一、高位置、有情绪的诵读歌词。最后用对比的方式认识,学会附点节奏。让他们在发现中获得快乐。
(2)问题回答上的不同
在以前的课堂上我会直接告诉学生,附点节奏就是两个音符中间有一个点,那第一个音符要读的长长的、重一点,后面的音符要像小尾巴一样紧紧跟着他,要读的快一点弱一点。学生当时可以鹦鹉学舌读准节奏,但是换了一首歌依旧不认识或读不对附点节奏。而本节课,我是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八分音符和附点节奏的区别,这样带有发现、思考、创造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5.得出结论
(1)“游戏精神”下的教学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一个教学内容换成不同的教学方式会达到怎样的效果,需要反复的推敲。例如第一次试上,我是直接教读歌词,虽然学生也能读的准确,但却远远不如自己发现附点节奏的特点来的有兴趣、印象深刻。教师一味的掌控教学,学生的想法就会被扼杀。如何在“自由”的教学环境中“平稳、有效”的学习,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去发现、去把握。
(2)“游戏精神”下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
在音乐教学中,课堂游戏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让他们大胆的去创造,表达更多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知识的提升。
6.结语
“游戏精神”下的课堂打破了原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拓宽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在这一情况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设计发生较大的转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合作、体验、思考等方式培养主观能动性。教师作为副体在学生创造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调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梦飞.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D].浙江师范大学,2013
[2]范元涛.胡伊青加游戏理论及其教育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學报,2010(5)
[3]肖晗予.技术游戏及其在小学技术教育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3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