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是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的重要时期,但是小学生贪玩好动,没有成熟的学习观,很难主动投入到课堂活动,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态的关注,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喜好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争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从而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动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069-01
  学生是否愿意主动投入课堂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很多因素却引发了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排斥心理,比如:教师关注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参与不均衡;课堂过于枯燥乏味,消磨了学生的热情;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等等。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深入分析学生不愿意投入课堂的原因,而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争取构建活泼有趣的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课堂合理调控,保证积极参与
  语文课堂活动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师本观念过重,在课堂中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感受。从而导致学生参与不均衡,甚至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力度,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合理调控课堂。比如在学生精神萎靡时,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朗诵、讲故事来活跃课堂氛围;或者在部分学生因个人能力不足无法融入课堂活动时,教师可以设置简单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动力。总之,只有合理调控课堂,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重视,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在学习《游山西村》一课时,因为古诗词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较为排斥。于是我便为学生播放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在诗歌音韵之美的感染之下激发学习的热情。而针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便设置一些简单问题,比如:猜一猜“腊酒浑”中的“腊酒”是什么意思?“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足”体现了什么?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思考的动力。另外,诗歌后两句含义较深,我便让学生自由分享对这句诗的看法,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简要点评和补充。通过这种调控方式,可以使大部分学生都处于教师的关注之下,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2.渗透趣味元素,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趣味性,但由于一些教师传统观念过重,缺乏创新思维,从而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小学生贪玩好动,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一些课堂之外的事物往往更有探索的欲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渗透故事、笑话、影视、生活、游戏等趣味元素。以中和语文知识的枯燥,并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猫》一课时,因为课文生活气息较为浓郁,所以为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便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和故事元素。首先我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可爱的小猫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见过猫吗?你和小猫之间有什么故事?”这时学生马上活跃起来,一些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养猫过程中和猫发生的故事,并列举出猫的淘气、活泼、可爱等特点。然后我将问题引向课文:“老舍先生也养了一只猫,这只猫不仅打扰他写作,还把家里弄得一团糟,那老舍还会不会喜欢这只猫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便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并主动开始阅读课文。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趣味元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可行之法。
  3.组织合作探究,优化学习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于窠臼,无法发挥太大的效用。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很容易引发其厌倦心理。并且,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创新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探究代替传统的讲授模式。以此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切身体会学习过程。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我便让学生按照座位就近结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而为了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和学习目标,我为学生布置如下任务:
  (1)整篇课文讲了几个故事?请给每个故事拟出标题。
  (2)蔺相如和廉颇是个什么樣的人?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然后我让各组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得十分积极,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和分享知识。最后我让学生分享学习成果,这时各组学生会为了本组荣誉而努力做出最好的回答。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主动获取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课堂质量,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赖桂萍.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7(36)
  [2]张玉学,邱晓静.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5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