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辽宁农机化发展问题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辽宁粮食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提供了装备支撑。介绍辽宁农机化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农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装备结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提出实现装备优化升级、推动农机科技创新、强化新技术推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装备;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4-0029-02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辽宁省粮食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提供装备支撑。2018年,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78.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玉米和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3.8%和90.7%,分别同比提高2.2和0.5个百分点。但在全省农机化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1 辽宁农机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农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协同发展存在“二快二慢”
   平原及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农机化发展较快,东部丘陵山区、西部贫困地区农机化发展缓慢;适于规模化作业的大型动力装备发展较快并逐渐成为农机作业市场的主流,经济作物、林果业、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装备需求较大但供给不足、发展缓慢。
  1.2 农机装备结构不协调,存在“四多四少”问题
  中小型机具保有量较多,大型高效作业机具少;产前作业环节机具多,产后加工储藏机械少;老旧落后机具多,先进适用机具少;大宗粮食作物机具多,山区丘陵、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具少。当前,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农机开始超期服役,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的情况仍然存在,真正适用的技术成熟的农机装备供给不足。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与薄弱环节机械化滞后不协调,主要环节依然存在短板,比如玉米植保作业环节机械化、产后加工储藏环节机械化等。粮食作物机械化与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机械化发展不协调,丘陵区、设施农业、中药材、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机械化严重滞后。农机与农艺融合不够协调,技术集成推广力度不够。总体上存在农机化发展需求迫切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1.3 农机化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科研创新存在“三个不足”
   一是科技创新动能不足。全省农机创新力量减弱,专门从事农机研究的单位只有省所1家、市所3家,加上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科研创新力量明显减弱。二是科技投入明显不足。省级科研经费少之又少,国家科研经费争取困难;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投入与山东、江苏等农机大省相比差距甚远,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没有产值超过2亿元的企业,且企业缺乏专业研发机构和稳定创新队伍,产品推旧出新速度缓慢,重复生产、低端竞争现象严重。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足。两者相互脱节问题依然存在,技术集成推广力度不够。四是基础性与原创性开发能力不足。基础研究前瞻性不够,设计与制造能力明显滞后,新知识更新不及时,新技术应用跟不上,信息化智能化研究不深、结合不紧、运用不多,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成果不多。五是行业拔尖人才少之又少,行业引领作用不突出,学科团队建设滞后。
  3 辽宁农机化发展对策
  辽宁农机化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加快机械替代劳力步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机作业领域向全程全面发展,农机化向高质高效转型,将是辽宁未来农机化发展新常态。
  3.1 实现装备优化升级,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农机化发展必须坚持装备总量稳步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的方针。针对辽宁农机发展实际,重点提升大功率、高性能、复式作业及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机械保有量,实现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在提升耕种收环节机械化水平的同时,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不断延伸。组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新产品试点,适时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淘汰,改善配套比,提高利用率,促进农机结构优化与技术进步。围绕辽宁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特色机械化,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为产业发展提供装备支撑。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补短板、促集成、提水平”为目标导向,适应粮食稳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大薄弱环节机械化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加快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与耕种收环节机械化集成配套,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農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推动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3.2 推动农机科技创新,强化新技术推广
   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在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油和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上挖潜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离田、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残膜回收利用、饲草料高效收获加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促进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提高农艺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大力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通过引进和创新,提高辽宁农机工业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精心打造和培育辽宁农机自主品牌。推动“互联网+农机制造”,研发和推广具有信息获取、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的新一代装备,推出基于农机监管、作业、服务、信息等多方位支持的全程解决方案。加强农机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行业信息化数据服务系统、行业试验检测能力、产品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
  3.3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机化队伍建设    認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广大农民依靠农机社会化服务致富增收。尽快适应全省上下机构改革的新形势,把分散的农机化队伍重新联系起来,加快农机新知识的学习更新,践行宗旨服务意识,加强农机科技、推广等从业人员的交流与业务培训。
  3.4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农机化主力军作用
  积极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促其规范化经营,合理配置农机装备资源,优化农机作业经营结构,提升其服务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农机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服务,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 强化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和信息引导,保障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高质高效进行。高校院所等科研单位和技术推广部门要深入农业一线,将技术成果传到田间地头,用科技武装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其科学种田和驾驭农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丽娟,王宝尧.实现辽宁农机化科学发展的途径[J].湖南农机,2010(2):13-14.
  [2] 孙伟.辽宁省农机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5):83-84.
  [3] 才源.关于做好辽宁省农机化质量工作的思考[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8(5):29-30.
  [4] 柴宇,王瑞丽.农机化“航空母舰”扬帆远航——辽宁省海城市丰沃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8(3):62-63.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provides equipment support for the steady growth of grain and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equipment,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trengthen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for the problems such as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uncoordinated equipment institutions and insuffici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qui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8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