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传承本土非物质遗产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一个地区或者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造就的独特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本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等特征,是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引进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非遗文化的活力,融入现代思想,使其长久流传下去。本文从现实出发,首先阐释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最后提出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本土 非遗音乐文化 高校音乐教育 对策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蕴藏着一个地区深厚的生命力,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对于现代高校音乐教育具有启发意义。有学者认为,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科研资源集中和人力储备充足等自身优势,在传承民间艺术文化、民族语言和培育综合专业人才等方便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高校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应担负起更重的使命和责任。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在各个专业中都设有音乐课程,将其作为公共选修课来学习,但是其中和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相关的特色音乐课程内容却涵盖甚少,还需高校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引入本土非遗音乐文化,重视地方民间音乐资源,主动和专业课程相融合。
  一、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体现出中国民族精神和历史的变迁。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首先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地区群众精神文明、审美体验和人文素养的集中展现,在地区群众长期生活和劳作中形成而来,是凝聚地区向心力的活态文化。其次是创新我国音乐体系的重要文化沃土。从欧美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后,传统民族音乐变得逐渐消亡,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体系都是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想要拥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必须从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中寻找灵感,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不断传承和创新本体非遗音乐文化,积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体系。
  一位名人曾说“音乐中体现文化,文化中包含音乐”,这句话辩证论述了音乐和文化两者的关系。一个地区的音乐是该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该地区人民的审美情趣、精神气质、人文情怀和文化积淀与内涵,从基于本土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深入挖掘文化,经过实践、创造和演化等历程,展现出这个地区最旺盛的生命力,它印刻在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心中,深远滋养着这个地区的民众。只有当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民族音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祖国永不熄灭的情感,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力。高校学生经过学习和研究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毕业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从事各种岗位工作,这种民族音乐情感都不会消失,并且通过这种流动形式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了不同地区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再次对非遗音乐文化进行改造。当高校毕业的高素质音乐人才在社会文化、教育及经济等多个行业领域中崭露头角,为培育地区文化艺术特色人才做出贡献。
  二、 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传统落后。
  回顾近代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历程,深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忽视了对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例如高校在设置音乐课程体系时,侧重于学习西方音乐教育系统,从中借鉴经验,中华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课程中占据薄弱地位,基本上只剩下极少的音乐理论内容,相关的音乐鉴赏或者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学习等内容未开设,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逐渐丧失地位和活力。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内容,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不复存在,甚至国内家长在培養子女业余音乐兴趣,学习相关音乐时都喜欢钢琴或者是小提琴等西方乐器,中国独有的民族乐器受到冷落逐渐失传。虽然国家极力提倡激发传统民族文化活力,但是收效甚微,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仍然处于尴尬境地,新一代年轻人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知之甚少,很难找到自己的兴趣,从事有关岗位工作,积极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2.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音乐课程任教老师都是毕业于各个音乐专业的优秀人才,甚至有从西方进修而来的毕业生。但从当前音乐院校的建立现状来看,整体课程体系设施还是以西方教育模式为主,不论是音乐院校还是综合类院校,音乐教师也都是在西方音乐培养体系下毕业,深受西方音乐文化熏陶,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会不自觉带有西方音乐思想来培育学生。国内开设的民族音乐课程不具有针对性,仅仅是简单粗略概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并非是全面系统的学习,因此学习的民族音乐文化都是皮毛,没有深入到精髓,领悟不到几千年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深深植根的土壤,对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对策
  1.发挥高校学术科研优势,为本土非遗文化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首先,高校根据非遗音乐文化课程需要,积极组织调研和采风活动。在传统音乐理论、社会民俗研究和民族音乐表演等领域课程中聘用较高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专家和学者,积极走出校园,深入到市井民间寻访具有搞艺术成就的民间艺人,从不同地区的非遗音乐特色入手,收集整理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资料及记录传统艺术的内容。其次将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相关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传统艺术文化,为当今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指导学生接受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民族音乐教育,转变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的音乐教学体系和表演形式。最后高校具有鲜明的学术科研优势,因此在培育学生过程中应该在各个阶段宣传本土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理念,积极研究和探索相关的非遗音乐文化科研工作,使其成为科研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   2.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能力作为保障。音乐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理论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其音乐潜力,加深学生对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关注和理解,明白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学习目标,了解民族文化演进历程,掌握演奏技能,有效传承和创新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同时高校音乐教师要主动创新音乐理念,积极构建非遗音乐文化学生培养体系,吸纳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有效将西方音乐和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相融合,安排合理的学期课时,邀请著名民间音乐家来高校授课,在其指导下设置本土非遗音乐课程,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3.采用多样化的非遗音乐教育教学方式。
  高校利用丰富手段加大对非遗音乐文化的宣传力度,在校内举办具有影响力的专场民族音乐会,邀请省内外具有民间音乐造诣的演奏家来校指导,定期开展非遗音乐文化学术讲座,邀请尤其擅长某类民族音乐器乐的民族音乐家来校担任主讲嘉宾,以此推广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加深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保护非遗音乐文化。此外,我国正处于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因此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在发展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民间音乐资料,让学生在课下鉴赏民族音乐,课堂来描述自己的非遗音乐视听体验。
  4.营造高校非遗音乐文化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
  高校应该自觉成为非遗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平台,同时对外展示非遗音乐表演形式。著名民族文化制作人白先勇先生曾讲,任何一种表演形式,如果没有青年学者作为后备力量去研究,也没有年轻新一代观众去欣赏,那么这种表演艺术形式将很难继续流传,其生命力难以延续。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化瑰宝中绚烂的一抹,是当今最具有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当前必须充分发挥出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的优势,积极对外宣传和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扩大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影响力,将原本小众研究的个体记忆转化为全体大众的集体记忆,从点到面开始宣传,营造高校非遗音乐文化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从教育部对高校办学规划要求出发,高校应当通过各地区非遗文化,突显出本土特色,积极在高校开设非遗音乐文化课程,使其融入到音乐教育教学专业体系中,主动担负起保护和传承本土非遗音乐文化的责任,发挥出高校自身的教育作用,為我国非遗文化建设工程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潘骅.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思考[J]. 黄河之声, 2017(20).
  [2]易柯宇. 本土非遗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探索[J]. 音乐时空, 2016(3).
  [3]马雁. 对当前云南高等音乐教育的思考——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谈起[J]. 大众文艺, 2011(7).
  [4]裴斐.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践行"非遗"理念的思考与探索[J]. 黄河之声, 2016(7).
  [5]王文君.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湖南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传承研究[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5(12).
  [6]姚瑶.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践行“非遗”理念的思考与探索[J]. 大众文艺, 2018(2).
  [7]王博. 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课堂的思考——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个案[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 25(6).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非遗保护传承与我省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双赢的现实性分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A-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