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鉴于高职院校一些大学生面对网络自我约束和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同时教师对网络环境下的管控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致使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工作易出现新问题。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旨在找出应对问题的策略,进而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0-0083-01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特点
首先,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其次,高职学生遇事喜欢自我研究,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最后,这些高职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手机和网络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观念较为传统。受互联网的影响,原有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其规范性和科学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原有的传统管理观念应该由纯管理理念向服务型的管理理念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合理规范化。
(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缺乏人文气息。在“互联网 +” 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人文气息,因为学生管理模式建立在行政管理基础上。这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不和谐因素,特别是当学生犯错或者叛逆时,教师就会认为是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不服从管理,这使得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加明显,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从高职学生特点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心理不够成熟,做事易冲动,这样会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的任务量大,特别是班主任或者辅导老师。其实,遇到问题,班干部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但是因为班干部也是听从教师安排,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因而学生综合素质无法快速提高,自然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科学合理性。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1)更新观念,以人为本。在“互联网 +” 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以人为本,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要相互理解和协作,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一方面,学生要自我成长,摒弃不好的习惯,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更应该理解教师的管理模式,多去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导,和谐发展。
(2)优化体制,因材施教。“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优化学生管理体制,明确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将行政命令和管理思路转变成以服务为基础、科学管理为核心的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的和谐有效交流,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3)重视团队,加强建设。互联网时代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要重视团队建设,加大教师队伍考核力度,将学生管理工作做好。比如,学生管理工作可以让学生班干部参与,师生和谐沟通,这样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既有機遇又有挑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充分学习利用互联网资源,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最终为师生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小阳.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9):10.
[2]张艳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12):20-21.
作者简介:张琳曼(1991—),女,河南郑州人,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就业指导、学生思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3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