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电视公益广告在中级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有关电视公益广告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鲜有人提及。电视公益广告与时俱进的主题内容既可以成为留学生练习口语的话题,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电视公益广告在中级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电视公益广告;口语;话题;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F713.8;H19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2-0073-02
  一、中级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总结过去的中级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工作发现,汉语口语教学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留学生没有自主创造条件练习汉语口语的意识和习惯,缺乏较为系统的口语练习实践,大部分学生无法将课本知识熟练运用于日常口语交流;二是汉语口语教学课堂仍然习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知识,学生认真记录例句和语法点,进而学生通过课后习题来巩固语法规则和实用交际语句。讲授法有助于教师根据教学经验,有效地控制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但是,长时间专业知识的讲解容易消磨学生主动开口的积极性。
  二、电视公益广告的特点及优势
  时效性。电视公益广告是媒体工作者依据社会热点进行的宣传,这些广告能及时为大众呈现中国正在发生的大事、国家政策以及普通民众平时谈论的话题。所以电视公益广告具有时效性。
  直观性。电视公益广告集声音、画面、观点于一体,可以对留学生进行直接的感官刺激。汉语听力不好的留学生可以根据画面推测广告表达的意思,对汉字精通的留学生可以直接根据字幕了解广告表达的观点。所以电视公益广告的直观性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习者。
  通俗性。公益广告的通俗性是由它的受众是社会公众这一特点所决定的。商业广告面对的是某一特定的目标受众,所以其广告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都要迎合目标受众的心理。公益广告的受众为广大公众,受众的文化程度不一,理解能力不一,因此公益广告必须通俗易懂,不仅要求广告的传播内容要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形式上要通俗、简洁,语言要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电视公益广告相较影视片段、汉语节目等形式比较短小,有的可以在30秒内呈现一个有趣且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事件。学生根据这种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广告中事件的看法,并且对同一件事件的看法,每国学生可能是不一样的,大家还可以讨论甚至辩论。但是一个电影片段或汉语节目主要是教学性质的,学生对教学节目可能主要持欣赏态度。电视公益广告的题材比较贴近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准确反映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这些特点可以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这样不仅起到了促使学生练习口语的效果,还可以适当地向他们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电视公益广告应用于中级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可行性
  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的质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很多广告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甚至有的很贴近中国时政。把这种形式引入时间有限的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堂,能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电视公益广告这种形式直观、形象,內容比较接地气并且具有时效性,学生可以和中国人更好地交流当下的日常话题,提高自己的汉语口语水平。
  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着重训练学生将单句连接起来组成相对完整的表达单位的语用能力。电视公益广告短小精悍,更加适合时间有限的口语课堂教学。它不但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主动性。央视优秀的公益广告包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精神面貌、中国时事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畅所欲言,大家一起谈天论地,各国学生对同一个主题广告的不同看法在这里碰撞。这样的学习模式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生活,了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生活中勇敢和中国人交流,从而提高口语能力。虽然,关于电视公益广告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但是,以现有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将电视公益广告以主题的形式引入口语课堂教学中是可行的。
  四、电视公益广告在中级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意愿
  电视公益广告作为电视的一种呈现形式,相较剧情较长的电视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有些广告最后的广告语很押韵,这也有助于学生记忆。所以课堂上选用恰当的公益广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例如,电视公益广告“廉、腐”,这个公益广告把这两个汉字的笔画一笔一笔写出来,刚开始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最后广告语“开始一样,结局不同”让大家恍然大悟。而且这个广告语结构相似,让人看一遍就能印象深刻。同时,廉和腐这两个字可以让留学生体会到汉字的魅力。
  2.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负责讲解生词文章,学生跟读并牢记生词。但是电视公益广告教学不同,教师先把广告中重要的词汇和跟广告相关的词汇写在黑板上。学生根据广告学会词语,广告给他们设定一个情境,学生再根据情境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编写对话。这样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需负责引导。
  3.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中级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形式无外乎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电视公益广告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公益广告直观引出话题,学生讨论可以擦出有趣的思想火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避免课堂乏味导致学生逃避或中止受教。电视公益广告作为辅助教学语料,在学习过课本基本内容后可以让学生放松精神,继续保持学习兴趣。
  4.增进学习了解
  公益广告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化抽象概念为具体画面。平时大家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词汇或者情境,公益广告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讲到“孝”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说和写,学生会产生审美疲劳。“帮妈妈洗脚”和近期流行的“放下手机,和父母聊天”这类经典的电视公益广告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个话题。这两个广告很好地表现了中国人从以前单纯地帮父母做事到电子产品掌控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今天对父母“孝”的表达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改变电子产品占据人类生活这种现象?这些共性问题可以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实现思想上的碰撞,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丧失教师主导地位,学生喧宾夺主
  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的公益广告内容有时会导致学生过分活跃,教师讲授内容就会被忽视。例如,在学习“文明出行”这个广告的时候,学生表述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不文明行为过多,教师容易受到学生激烈讨论的影响,无法控制学生言论。
  2.过分注重趣味性,忽略教学重点
  电视公益广告的选取要重视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如果选材过分偏重趣味性话题,那么学生只会注意笑点,对广告话题的重点把握不准。学生对教师教学目的的模糊认知会给课堂教学带来困扰。趣味性的广告教学还要考虑文化差异的问题,中国受众发笑的点,外国学习者未必都能理解和欣赏,正如中国人对外国笑话也不一定都能心领神会一样。教师在选取电视公益广告题材之前要多听取学生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3.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找寻妥当的处理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会遇到有争议性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要坚持自身原则并且适时转移话题。例如,在讲“中国人的名字”这个广告的时候,笔者讲述了有的中国人的名字是通过“抓周”得到的,钱钟书就是周岁的时候抓到了一本书所以叫“钟书”。本来这是一个有趣的题外话,结果学生反映说这是中国人的迷信,是愚蠢的。教师进一步解释这不能称为迷信,只是家长对孩子美好的祝愿。但是学生依旧认为是迷信,这时就需要及时转移话题。
  六、结语
  电视公益广告主题贴近中国时代发展和民众生活,形式多种多样,这样的形式和内容作为中级对外汉语口语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尝试,既可以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又可以丰富口语课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电视公益广告与时俱进的话题内容可以补充替换口语教材中过时的话题,进而保障学生学习的话题内容是新鲜的,学到的口语知识是实用的。所以,电视公益广告为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开辟了一种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郑艳群.对外汉语教育技术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薄云明.谈电视公益广告的特点及作用[J].当代电视,2010(2).
  作者简介:张小倩(1989—),女,河南临颍人,硕士,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3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