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天津小站稻全产业链闭环运行模式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天津小站稻是天津农产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地域品牌,因其优良的品质而闻名国内外。由于缺少核心支撑品种、生产水平较低和品牌管理混乱等问题,小站稻品牌振兴遭遇瓶颈。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小站稻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借鉴日本越光和我国五常稻花香大米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建议从品种培育与筛选、高标准种植、高水平加工、营销体系构建和品牌保护等环节入手,共同构建米质优、种源可控、质量有保障、安全可追溯的小站稻全产业链闭环运行体系。
  关键词 小站稻;优质米;全产业链;闭环运行
  中图分类号:F326.6;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55
  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口粮安全,口粮供给的重点是稻米,稻米供给的关键是粳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在此背景下,国内粳稻主产区正着重发展优质粳稻和功能性粳稻产业,籼稻区也在力推“籼改粳”产业发展。天津市自万历十六年开始种植水稻,拥有400多年的种植史,面积虽然不大,但天津小站稻是天津农产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地域品牌。天津小站稻因其优良的品质而闻名国内外,是天津第一个进入“中国地理标志名录”的农产品,也是全国第一个进入中国地理标志名录的粮食作物,是我国当时唯一以生产区域命名的水稻[1]。小站稻原产于天津津南区,后扩大到宁河、宝坻、东丽以及西青等区域,并逐步覆盖天津全市。可以说,闻名遐迩的小站稻的问世,是整个天津屯垦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天津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天津小站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追溯天津小站稻发展过程,自1948年以来曾出现过两次高峰,分别在1957年和1965年[2]。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受到持续干旱、海水倒灌及机械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小站稻种植面积下滑。2003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仅为5 600 hm2[3]。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作为优质米代表的小站稻振兴工作提上日程,但其种、产、销各环节均存在一定的阻碍。
  1.1 品牌缺少米质优、种源可控的支撑品种
  品种是大米品牌的核心,是产业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基础,是大型米企进入产业链的前提。国内外成功的品牌大米均具有核心支撑品种。日本越光品牌的支撑品种为越光,1979年以来连续维持日本播种面积首位的记录,产量约占大米总量的1/3。我国五常大米位列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中大米类第一名,品牌价值达670亿元,成为全国最值钱的大米,这与其核心品种稻花香(五优稻四号)分不开[4]。小站稻属于地域品牌,一般把葛沽稻视为小站稻的前身,水稻品种不断更新换代,缺少米质具有市场竞争力、种源可控的代表性品种,导致小站米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做优做强。
  1.2 尚未形成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由于核心品种不明确,无法配套栽培技术标准,加之受种子基地面积小、管理水平低、加工及仓储能力弱的限制,水稻生产集约化和标准化程度仍然较低,小站稻生产一直呈散、小、弱态势。天津使用小站稻商标的大米加工企业共15家,单一企业加工能力低,分散经营,核心竞争力不强,制约了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1.3 品牌使用管理混乱,品牌溢价难以体现
  小站稻的品牌一直在应用,但存在产销脱节问题,其稻谷质量得不到保障,与优质稻谷代表稻花香存在一定差距。据报道,天津小站米的年销售量在20万吨以上,而天津市年水稻种植面积约20 000 hm2,即便所有天津市种植的水稻加工成大米,数量远不及20万吨,显然存在用外地大米贴牌成小站稻进行销售的情况。此外,天津以外地区也存在大量以“小站稻”品牌进行销售的大米,品牌假冒问题泛滥,严重影响小站稻品牌市场的信誉度。
  2 天津小站稻产业发展模式建议
  2.1 健全小站稻支撑品种筛选机制
  品种品牌对地域品牌建设的贡献率达60%,米质是核心,种源可控是关键。选择米质与越光和稻花香相当,达到国标1级的种源可控品种,保证小站稻稻米品质的同时,防控假冒伪劣问题发生。建议聘请国内权威机构开展小站稻品种鉴评与筛选工作,实行动态管理,3年一评选,3年一调整,选出前3名认定为该届小站稻品种,不断优化和淘汰,保障小站稻品种拥有市场核心竞争力。
  2.2 开展小站稻标准化、规模化以及封闭种植,实行企业化管理
  建议选择具有优质水稻栽培经验的规模化种植企业、合作社或大户,担当品质原粮的组织者和服务商的角色,统一供种、统一栽培标准,根据营销企业要求进行定制种植,通过打造全封闭平台和样本,保障小站稻质量、利润和市场的稳定,保证整个产业的健康。
  2.3 提高产业链加工企业准入门槛,提升加工质量
  从生产加工规模、能力、技术、品牌影响力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设置小站稻生产加工企业准入机制,避免小、散、低的生产加工水平,提高小站稻产业集中度,匹配小站稻品牌振兴项目的需求。与生产线供应商合作,针对小站稻品种特点定制技术参数,提高出米率和加工品质,提升加工水平。
  2.4 加强营销环节打造,实现优质优价
  建议政府增加小站稻品牌建设投入和宣传力度,加大营销投入和政策扶持,引进国内有品牌影响力、有消费市场培育能力的企业,将小站稻作为他们的高端米品牌打造,通过订单联结封闭运行,确保小站稻的产品均是闭环内安全可追溯的精品。通过与企业一起培养小站稻品牌和营销渠道,让好米卖上好价钱。
  2.5 加强小站稻品牌保护,治理品牌使用乱象
  建议由政府牵头,尽快制定小站稻产业链企业准入门槛,达不到产业链标准要求的企业不允许使用小站稻品牌。通过品牌授权、政府推荐品种等形式,“专项治理冒充小站稻品牌”等行政手段治理品牌乱象,提高准入门槛,促进品牌做优做强。
  3 结语
  鉴于国内稻谷收储存在新陈粮、多品种混杂的问题,建议小站稻产业采取育种-种植-营销全产业链闭环运行,走优质、功能、高端以及特色路线。通过借鉴日本大米和五常大米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全产业链闭环运行是保障小站稻质量的必要途径。具体地,由政府搭建平台,科学家提供品种和技术,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或入股参与,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主导,共同推动产业振兴。通过统一种源、统一种植、统一收储、统一加工、统一营销,实现全程质量可追溯,保障产业长期、健康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2]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3] 鄭爱军.天津市水稻生产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4] 杨海全.五常大米“保真打假”出重拳 十个方面加强品牌建设与保护[J].黑龙江粮食,2018(30):32.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