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昆明市经济不断发展,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了破坏,为此应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基于此,介绍了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发现了目前绿化造林过程中存在着绿化体系不完整、造林绿化质量不高、森林资源监管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部门联动、健全推广体系、提升林业科技水平、加强林政资源管理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绿化造林;生态环境;昆明市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37
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城市,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全省交通通信枢纽,是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区位优势突出,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加快推进“美丽云南”,使昆明成为云南省生态屏障建设先导区和绿色生态和谐宜居区,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对昆明市各个县区的林业用地面积、森林蓄积、活立木蓄积、公益林等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与省内各州市进行对比,摸清家底,找出差距,为下一步全市林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1 昆明市绿化造林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昆明市在绿化造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城乡绿化和石漠化植被恢复等工程,森林覆盖率为47.07%,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42.86 km2,其中包括在滇池流域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7.49 km2。3)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7 864.3 hm2。4)自然湿地面积为46 237.33 hm2。初步具备生态保护功能[1]。
1.1 昆明市森林资源情况
调查统计共涉及昆明市6区7县1市,共计14个区、县(市)2 105 864.6 hm2国土面积(含滇池面积29 667.6 hm2),林业用地面积1 243 118.4 hm2,占国土面积59%,森林面积946 865.5 hm2,森林蓄积43 048 525.4 m3,活立木蓄积46 130 483.7 m3,其中禄劝县林业用地面积298 928.1 hm2,占昆明市的24.05%,森林面积223 376.6 hm2,占全市的4.24%,森林蓄积15 399 748 m3,占全市的30.53%,活立木蓄积16 256 134 m3,占全市29.93%,居于全市之首;盘龙区林业用地面积21 639.7 hm2,占全市1.74%,森林面积19 577.8 hm2,占全市2.07%,呈贡区森林蓄积467 866.4,,占全市9.27%,活立木蓄积518 353.7,,占全市0.95%,分别居于本次调查的末位。从本次调查来看,昆明市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纯林比重大,森林覆盖率虽有所提高,但城乡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昆明市森林面积、森林蓄积与云南省各州市比对分析有3点劣势:1)林业用地面积低,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 243 118.4 hm2,占国土面积的59%,低于全省64%的平均水平;2)森林面积少,全市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仅高于昭通;3)森林蓄积量低,全市森林蓄积量占全省森林蓄积量的2%,与曲靖市、玉溪市、文山州相同,略高于昭通,居于全省末位。
1.2 昆明市各县(市)区公益林、商品林情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持续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实施森林昆明建设,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等工程建设,增加绿色植被面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构筑生态高地,壮大绿色产业,成就美丽昆明”的发展目标,是推进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昆明市公益林与商品林的比例分别为为65.1%、34.9%,公益林比例在全省排行第三,仅低于迪庆州的93.8%和怒江州的66.1%,高于全省50.2%的平均值。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核心城市,应该以生态建设为主,坚持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和财富,按照“改善生态环境,夯实生态环境”的理念,把昆明建设成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
1.3 昆明市森林覆盖率
近年来,昆明市大力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及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昆明市森林覆盖率虽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行第四,仅低于杭州的64.44%、福州的54.90%、长沙的53.25%,但在全省排行13,仅高于红河州的44.8%,曲靖市41%,昭通市的34.46%,低于全省森林覆被率54.64%的平均水平,处于云南省偏低水平。因此,昆明市城乡绿化及生态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只有加大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及难造林地等的造林力度,并对现有中幼林地实施有效的抚育管理等经营措施来促进林木生长,全面提高我市林分质量和森林覆被率。
1.4 昆明市营林绿化现状
近年来,昆明市着重开展营林绿化建设工作,抓好天然林保护、城乡绿化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等工程建设,增加绿色植被面积。2017、2018年营造林面积分别达3.64万公顷、3.68万公顷;造林面积为1.27万公顷、1.39万公顷;义务植树1 182万株、1 182万株。
2 昆明市绿化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长年努力,昆明市林业绿化造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云南省内来看,昆明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资源状况处于云南省中下水平,巩固“创森”成果面临不小压力,森林资源状况呈现出“四高四低”的阶段性特征。其中“四高”指:1)集体林比重高,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93.9%,高于全省80%集体林比重;2)公益林比例高,占全市林业用地65.1%,高于全省50.2%的平均值;3)中幼林比重高,占全市林分面积的87.2%,中幼林比重处于高位状态;4)针叶林比例高,占全市林分面积的60.8%,高于全省52.4%整体水平。“四低”为:1)年均生长量低,全市林分单位面积年均生长量2.4 m3·hm-2,低于全省4.56 m3·hm-2的年均生長量;2)森林蓄积量低,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为46.32 m3·hm-2,远低于全省105.51 m3·hm-2的单位面积蓄积;3)经济林比重低,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5.72%,低于全省9.16%的比例;4)森林覆被率低,为47.07%,低于全省森林覆被率54.64%平均水平7.57%。从云南省来看,昆明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中幼林与成熟林、针叶林与阔叶林比例不合理,林分质量不高,森林资源状况处于全省中下水平。综合近年来林业发展现状来看,制约昆明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主要因素有以下5点。 2.1 绿化体系不完整,存在绿化盲区
全市在城市(镇)和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荒山绿化等方面工作没有形成完整的城乡绿化体系,缺乏统一指挥,存在各自为阵的情况。客观上,以上绿化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都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体系,资金渠道、投资标准、建设要求各有不同,很难成为一体。此外,绿化造林在公路与荒山结合部、城市与公路的结合部、村庄与公路的结合部、矿山与荒山的結合部以及村庄的绿化等方面存在盲区,使林业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建设不连续、不成体系,绿化景观破碎。
2.2 造林区域减少,造林绿化难度加大
多年来,昆明市坚持不懈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等国家、省林业生态重点建设工程,宜林荒山面积大幅降低,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已转入“五采区”、石漠化等难造林地的绿化造林。这些造林地块造林成本高、成果巩固难,特别是近年来受连续干旱、冻害的影响,在树种选择、造林方式、技术措施等方面,对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近年来由于部分县区因区划调整、所辖区域被托管,导致可实施的营造林区域越来越少。而在地块选择方面,集中连片的地块更少,造林地块选择存在很大困难。
2.3 造林绿化质量不高,成效低
在当前的各类营林项目中,大部分林业部门仍然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造林,观念仍停留在“人工植树、靠天养苗”的思想。另外,造林工作还存在不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施工、施工随意性大、规划与现实脱离严重、未充分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生态良好的不同景观、未充分考虑营造混交林等现象。此外,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单位投入成本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工程预算中无工作经费及后期管护经费,造成新造林地管护难、基层林业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造林成效低。
2.4 林业产业化水平低,缺乏精深加工
昆明市林业产业资源分散,利用率低,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未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资源经营管理能力低,市场不健全,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缺乏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而且林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以初级产品为主,产业链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极为薄弱。
2.5 林业科技水平不高,缺乏创新
昆明市林业科技水平不高,林业科技的研发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还不能适应全市林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林业生态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强,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且昆明市现有的科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科技力量薄弱,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对国内外林业新技术、新成果缺乏了解。此外,政府等相关部门对林业科技投入不足,缺乏多元化投入机制。
3 昆明市绿化造林建议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昆明市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和“国家森林城市”的成功创建,昆明市绿化造林正逐渐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从一味追求大面积造林向追求造林成效、质量转变,从营造纯林向营造混交林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还存一些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3.1 加强部门联动,消除绿化盲区
各级部门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着力发展现代林业。1)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会议精神,统一认识,加强联系,共享资源,互换信息,将城市、公路、荒山、矿山、村庄以属地管理的方式明确牵头部门,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或联席会议,负责综合指导、协调、安排,统一绿化,避免出现绿化盲区。2)使昆明林业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建设保持连续性,以区(县)、村庄、公路为单位,打造大区域特色,形成一区一景、一村一色、一路一绿的景观,为促使昆明成为全省林业生态建设排头兵打下坚实基础。
3.2 健全推广体系、提高成果转化率
1)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增加林业建设工程中的科技含金量,提高工程质量。2)建立健全林业科研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积极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3)大力开展林业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将科技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
3.3 科学规划,提高造林成效
各规划应以项目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充分结合现实情况,科学编制规划设计,合理选择造林区域,发掘潜在可造林地,不断扩大造林规模。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林业建设项目的投资,解决工程中资金不足、抚育管理不到位、工作经费无着落的现状,创新造林机制,改进造林模式,改变贪多求大、广种薄收的造林模式,采取集约化工程造林模式,实现造林绿化力量最大化、投资合理化、成本最低化、质量最优化,切实做到造一片成一片,逐步改善km市森林景观,加快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3.4 推进产业整合,延伸产业链条
1)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完善产业链条衔接,实现相关产业资源互补,促进产业之间整合发展,实现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积极与各科研院所建立联系,设立研究课题,建立奖励机制,加大对精深加工的研究、开发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
3.5 提升林业科技水平,多渠道引进人才
1)注重高素质人才开发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队伍培养,坚持在教育、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出成果、出人才。2)加强人才队伍储备,制定有关科技创新和人才激励工作的意见,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多渠道引进人才。3)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横向、纵向联系与合作,以岗位聘用、项目合作、项目咨询、顾问咨询等灵活方式,全方位、广领域、多形式借脑引智,提升昆明市林业科技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国洲,张金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4):43-46.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