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的土地流转一直是各学者研究的重点。国内外学者从理论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影响因素等多方面展开了多样化的研究,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学科融合、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仍需加以改进。
关键词 三权分置;农村土地;土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4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却处在缓慢发展的阶段,旧有的土地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三权分置”模式旨在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难的困境,以推动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三权分置”因此而生。
1 国内研究现状
1.1 “三权分置”的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实践经验积累及关系确定阶段。我国的土地流转是长久存在的,最初我国的许多土地研究都来自于专家学者的实践,“三权分置”最开始的研究来自于在农村土地流转上的实践经验。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学者是田则林等人[1],以“三权分离”代替“两权分离”,给予农民对土地承包及转让的自主权,让工作已脱离农地的农民能够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转让,满足多方对土地的需求,实现各方的利益。从时间跨度来看,第一阶段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阶段的研究大都来自于实践的成果,学者们以此提炼出自身的观点,以及三权分置的前身——“三权分离”的概念内涵即坚持劳动农民共享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的承包权,提倡农户的流转经营权。
第二阶段,将实践的经验逐步转化为可行的政策及结构体系。刘志刚等[2]提出在保障我国基本的土地所有制度,也就是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土地所有权,逐渐分离土地的使用权,同时开放农地经营权的流转,不断加强集体农地产权制度建设和土地流转制度保障体系。
第三阶段,在2013年国家明确提出“三权分置”的发展思路后,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着眼进行研究。李宁等[3]认为农地的经营权与承包权是分置结果的两难约束,而解决这两难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农地股份制合作社。宋洪远等[4]认为实现“三权分置”最首要的任务还是建立健全相关要素市场的规则,用制度来保障土地流转的过程,保护农民的利益。
1.2 “土地流转”的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实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我国的土地流转经历从禁止到允许的一个过程,直到1993年才初步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并进行着制度的实践与创新,同时国内的学者也开展相应的研究,研究观点多元且丰富,到了2013年,国内学者对于农村的土地流转的关注度更是提高,总体来说国内的土地流转研究主要受政策导向的作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的研究。
1.2.1 土地流转的内涵
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进行界定是研究土地流转问题的基础,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是在对长期的实践所做的总结,因为实践的不同,国内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意见。刘国超[5]认为农村土地流转仅仅指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张红宇[6]认为土地流转还包括征收、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等方面。综合大部分学者的认识,土地流转不仅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还包括土地各要素的流转。
1.2.2 阻碍土地流转的因素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支持,土地流转的发展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农村土地在流轉上仍面临许多困境。1)政策制度完善程度因素,马晓河等[7]研究认为产权的明晰程度是反映市场经济的客观体现,是承包户与农户的权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必须完善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2)农村土地的流转市场发育迟缓,周飞[8]认为,由于缺乏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进行联系,大多数流转通过熟人进行,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信息沟通不对称,双边找不到合适的交易者,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进程。3)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低下,在历史原因中,中国的农村长期处于发展的薄弱环节,导致现在的城乡二元结构,进而导致了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农民长期以来在社会保障中所能获得的相应保障不足,农民担心自己的保障,加之自古以来的观念,大多数农民宁肯将自家的地抛荒也不愿转让土地。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权分置”是中国特色的研究理论,所以在国外研究中并没有很明确的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因此在这个部分主要关注于国外土地流转的研究。国外大部分国家的土地所有制都是私有制,土地是可以直接进行交易的,因此国外的学者也很少用到“土地流转”这个词,而是直接以土地交易来进行说明,因此国外学者的研究以土地交易居多,但在实质上区别不大。
2.1 国外关于土地流转理论基础研究
在国外学者对于土地交易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租赁一部分是产权的交易。对于租赁主要是以地租为主的各方理论。亚当斯密最早对土地的租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地租的概念,他认为作为租赁房必须向出租方付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的最高价格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波兰学者Bazyli[9]得出了一个新的土地地租理论,并对其进行论证,认为土地租金的价值影响着土地因素,能够让土地因素获得新的利用。印度学者Vikas R[10]在对印度独立后政府实行的土地改革政策中,尤其是农村土地交易状况方面进行了研究,印度的土地交易虽然不比土地租赁活跃,但是依旧有接近25%的印度农户通过登记获得了土地。俄罗斯学者Stephen Wegern[11]对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实行土地私有化政策后的农村土地交易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俄罗斯在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政策以后,农村土地交易活跃,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又快又好发展。
2.2 国外关于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 在国外,产权制度仍是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之一,。Arnab[12]聚焦于土地改革过程时劳动力市场的现状,Douglas[13]则从经济学上分析农村的土地市场,认为土地虽然能够自由交易,但是在交易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交易市场失灵的现象,容易造成土地市场的不稳。因此,政府财政部门应进行一定的干预,控制土地市场的动荡,弥补动荡带来的缺陷。由于农村土地在流转的过程中需要交易双方自愿缔结契约,因此一旦交易费用的过高则会降低农户参与土地交易的积极程度。Bogaerts等[14]通过对欧洲中部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土地交易情况的研究,得出了交易费用的高低也会影响农地交易的结论。
3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情或各国家之间土地制度迥异的原因,国外学者在土地研究中更加注重农地交易和费用的研究,而国内学者则是把研究点更多放在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和制约因素上,并与现行政策导向结合分析。虽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为后面学者在土地流转的进一步研究上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3.1 学科视角的单一性
从总体上看,现有的土地流转研究分别以这些角度分析了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现状、问题、限制因素、动因等方面,看似很全面,但是实际上都是学科分开应用,一篇研究往往只用到一门学科,导致法学观点认为“三权分置”“土地流转”的法律依据不足,而经济学方面入手的研究又没有结合考虑到现实的法律法规,在之后的政策设计和对策建议上缺乏学科间的互补。
3.2 研究方法的片面性
通常学术界大多数研究都是采取文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理论阐释分析,较少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耶较少使用统计计算这类技术手段,导致研究结论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来源支撑。由于中国国情的影响,国外学者的很多实证数据研究出来的理论结果并不适合中国的土地流转实况,因此在以后对土地流转的研究工作中,应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确保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3.3 研究内容的可行性不足
现有研究成果在国外研究现状中,较多的是对发达国家的土地流转制度上的分析和借鉴,缺乏对一些农业发展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经验借鉴,也缺乏一些国家在此发展中的反面教训的反思。对国外经验进行积极消极两方面的总结与归纳,能够为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缺少在土地流转问题上对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考虑如何真正让农民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权益的保护,如果只研究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及其他因素,忽略了农民自身的弱势才是影响的关键点,农民权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和增进,这都是日后研究所要面临和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田则林,余义之,杨世友.三权分离.农地代营——完善土地承包制、促进土地流转的新途径[J].中国农村经济,1990(2):41-44.
[2] 刘志刚,郭仁德.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J].领导决策信息,2003(5):25.
[3] 李宁,陈利根,孙佑海.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如何使农地“三权分置”更有效——基于产权结构细分的约束及其组织治理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7):11-26,110.
[4] 宋洪远,高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轨迹及其困境摆脱[J].改革,2015(2):108-114.
[5] 刘国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J].理论月刊,2006(1):161-164.
[6]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1.
[7] 马晓河,崔红志.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J].管理世界,2002(11):63-77.
[8] 周飞.我国农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6(5):11-12.
[9] Bazyli Czy?ewski, Anna Matuszczak. A new land rent theory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J]. Land Use Policy,2016,55:222-229.
[10] Vikas R. Agrarian Reform and Land Markets: A Study of Land Transactions in Two Villages of West Bengal, 1977-1995[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1(7):611-629.
[11] Stephen K. Wegren.Why rural Russians participate in the land market: socio-economic factors[J]. Post-Communist Economies,2003,15(4):483-492.
[12] Arnab K. Basu. Oligopsonistic Landlords, Segmented Labor Market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ied-Labor Contract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2,84(2):438-442.
[13] Douglas C Macmillan. An economic case for land reform[J]. Land Use Policy,2000,17(1):953-955.
[14] Bogaerts Theo, Williamson Ian P, Fendel Elfriede M. The role of land administration in the accession of Central European countries to the European Union[J]. Land Use Policy,2002,19(1):29.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