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素养视域下3~6岁幼儿体育内容体系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体育素养为幼儿体育内容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明确其总目标是:儿童能够具有体育素养,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人格,并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目标引领下,从认知、身体、情感三个领域,形成10个维度、3个水平阶段编制的幼儿體育内容体系,维度包括:认知自我、认知环境、认知社会、动作模仿、动作联结、动作迁移、自我完善、沟通合作、回馈社会。
关键词:体育素养 幼儿 体育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b)-0096-02
3~6岁是幼儿在认知、身体、动作、情感四个方面发育最快和最为关键期[1],这时有目的的进行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完善大脑功能、优化神经网络,强健骨骼肌肉、提升心肺功能;能够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技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维持终身健康;能够改造大脑,提高幼儿智力水平,提高感觉统合能力;能够提高儿童情绪控制能力,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建立规则意识。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幼儿体育活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都先后出台了针对3~6岁儿童的课程标准、运动指南等。中国于2012年10月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构建科学的幼儿体育内容,是实现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目前我国在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总体构建上尚显薄弱,缺少明晰的幼儿体育目标和内容,因此,加快构建幼儿体育活动内容体系,让幼儿园老师有“章”可循,有“路”可走,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 体育素养:构建幼儿体育内容的价值取向
体育素养是人的体育综合能力,贯穿人的一生。近几年,教育发达国家,在青少年教育中,均提出了加大对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核心理念。尤其是美国在制定国家体育课程标准(K-12)时,明确提出“体育课程总目标是,使具有体育素养的人都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且有信心终身享受健康的身体活动。”2016年我国教育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中,国家从政策层面首次提出了对儿童体育素养的要求。关于体育素养的定义国内外专家没有达成一致。较为推崇的主流观点认为“体育素养是个体在贯穿一生中保持适当水平的身体活动的动机、信心、身体能力及知识与理解。”
对体育素养构成上,加拿大学者将儿童的体育素养分为:体育行为、身体能力、动机与信心、知识与理解,中国陶小娟从核心素养入手,经过理论分析,提出了3~6岁学龄前儿童三大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于秀等认为体育素养包括:体育认知、体育行为、体育技能[4]。国际身体素养协会认为:体育素养包括情感的、身体的和认知的三个维度,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结合幼儿发展水平,本文将3~6岁幼儿的体育素养分为:知识与理解、运动能力、品格塑造三个领域。
2 幼儿体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2.1 明确导向:幼儿体育目标表述
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指南》较全面的揭示了3~6岁应知、应会目标,但这一目标体系中不能满足当下幼儿参加体育运动的诉求,对运动的全面性、多样性认识不足,没有从体育课程这一视角构建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为此,本文构建了幼儿体育课程总目标和不同领域的分目标。总目标是:儿童能够具有体育素养,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人格,并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身体能力、体育知识与理解、品格塑造。身体能力目标是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核心,能够在应有的发展阶段和敏感期得到快速发展,在运动中展示速度、灵敏、协调、平衡、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体育知识与理解目标是认知身体、认知健康,在生活中能够自理,并能够安全自救。品格塑造目标是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强,能够意识到体育活动对于健康、享乐、挑战、自我表现的价值,自信、自律、感恩,并且在体育运动中尊重自我和他人。
2.2 目标引领:幼儿体育内容体系
基于“目标引领内容”的原理,从认知、身体、情感三个领域与10个维度编制的幼儿体育内容体系。从中得知,围绕体育素养的培养与养成,在三大领域中,分别设置了不断进阶的维度。
知识与理解中,分成认知自我、认知环境、认知社会三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中,又分成三个水平,如认知自我分为识别身体、我很重要、健康饮食,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将识别身体的知识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给儿童,在玩耍中了解身体的部位、结构、功能等。
身体能力中基本动作技能是幼儿体育的核心部分,分为三个维度,动作模仿、动作联结、动作迁移。其内容体系包括移动技能、操控技能、稳定技能、精准协调技能,移动技能包括站、走、跑、跳、爬、钻、攀等;操控技能包括拍、运、传、接、投、抛、推、拉、扣、踢、挥击等;稳定技能包括前庭平衡、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反应平衡、屈伸、旋转、翻滚等;精准协调包括抓握、眼手协调、眼脚协调、全身协调、空间意识、精准控制等。基本动作技能又可按照动作发展的规律,按运动方式分为左右对称运动、单侧运动、横向交叉运动;按照运动方向:向上、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水平旋转等动作进阶练习,同时还考虑到教具、器材等。构建了一个不同类型、不同水平、不同梯度的教学内容体系和练习方法库。可以说基本动作技能内容最多、时间最长,比例最大,是幼儿体育的核心所在。身体素质主要围绕速度、灵敏、协调、柔韧、平衡、力量、耐力等进行安排,但考虑到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敏感期,在内容安排上有所侧重。
品格塑造,是幼儿期至关重要的领域,俗语说“3岁看大,7岁看老”。因此,无论是家庭、幼儿园乃至社会都要肩负起幼儿品格培养的重任。经过对人格、情商、品格等内容的分析,将幼儿的品格塑造分为三个维度:自我完善、沟通合作、回馈社会。自我完善是自我发展的过程,分成自信心、责任心、抗挫力三个水平;沟通合作是在自我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与人交流,不断地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分为规则意识、自律、人际沟通三个水平;回馈社会是更高的一个境界,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价值观建立,摒弃小我、实现大我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幼儿来讲可能难度很大,但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形象具体,就能够实现教育目标,它包括感恩、同理心、创造力三个水平。在每一个主题下,都安排了若干个鲜活的游戏,在游戏中体验主题思想,内化为幼儿的价值观。
3 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具有身体素养的人具备运动能力且对其能力充满自信,表现出良好的协调力和控制力,能对环境的持续变化做出反应。他们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敏于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富有同情心。有身体素养的人热衷于参与新的身体活动,欢迎他人的建议和指导,相信知识会使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既理解身体教育的内在价值,也明白体育教育对人的健康和适宜状态的促进作用,能以终身参与体育的立场来瞻望其生命进程。”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而构建的幼儿体育内容体系,培养的不仅仅是运动能力,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这种生活方式一旦建立,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Greg Payne,耿培新,梁国立,等.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教育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Z].2016.
[3] 陶小娟,汪晓赞.中国3-6岁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基于三大“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2):68-74.
[4] 于秀,孙夕鹭,刘海燕.城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5):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