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敢提问、会提问、善提问,使问题意识在学生思维中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敢提问 会提问 善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49-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其中,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推陈出新”的意识,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促使其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能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想到别人所没有想到的。有时通过某一现象的启发,引起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敢提问
  学习中质疑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要,学生会特别关注自己或同伴提出的问题,讨论时格外投入。学生处于轻松的心境,思维活跃,才能点燃求知的欲望。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发问,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亲和力。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形成较强的参与意识,从而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鼓励异议。如:教学《凡卡》时,学生提出:“老板和老板娘对凡卡那样不好,凡卡为什么不趁他们去做礼拜时,偷偷回爷爷那里去?”“他没有鞋,老板不是做鞋的吗?可以偷一双穿着跑。”……正如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的“好问的儿童发出的天真的、没有经人教导过的发言,常常可以使得一个肯用思想的人去用一番思想。”这些问题在老师看来可能很幼稚,但证实了学生认真读书,能充分发挥想象,所以我没有给予否定,而是鼓励、表扬这个学生,说他比以前进步了,能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只要解决了学生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他们在上课时就自然会积极思考、举手发言,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会提问
  1.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质疑。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呢?学生人手一本“预习本”,预习作业包括:开声及默读课文3遍、学习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问题,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或有疑問的地方记录下来,也可以根据文本设计2个课堂提问,并自己作答。当然,教师的“预习”也要跟上。教师除了常规备课内容外,还要“备”学生的预习作业,特别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有的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注意引导,保护他们的质疑积极性。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又要跟进,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提取学生有共性、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发现那些被教师忽略而在文本学习中又起到重要作用的问题。教师要把这些问题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导”,让学生适时提问、回答。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让学生品尝到“这是我提出的问题”的喜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2.引导学生在课后质疑。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真正的课堂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阅读一篇好文章,往往就是一个不断建构新认识的过程,提出的问题解决之后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总结全课时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点燃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教学《珍珠鸟》一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进行了课文内容与表达方法的总结,然后问:“对于这篇课文,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既然作者这样信赖珍珠鸟,喜爱珍珠鸟,为什么不把这对珍珠鸟放归大自然,给它们自由呢?”“课文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不全对。文中只是小珍珠鸟信赖他,老珍珠鸟呢?如果把老珍珠鸟放出来,它也能信赖作者吗?”……
  3.鼓励学生异议。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提出异议,展开思想的翅膀,在学习中时刻闪现智慧的火花。比如学习《落花生》后,许多学生都说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这时我便引导:“有没有谁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有些学生敢想敢问:“难道做人就非做像花生一样的人不可吗?”“为什么不能做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能不能做既像苹果、石榴,又像花生的人?”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从敢提问题逐渐变得会提问题了。
  4.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
  有些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部分学生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没有什么要问的东西。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让学生在“无疑处”设疑,多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或不用这个词行吗?“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等,让学生在看似明白的地方,发现耐人寻味的问题。
  三、沟通联系,使学生善提问。
  当学生明确了提问的方向,通过正确迁移,已具备一定的提问能力。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沟通问题之间的联系,借助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提的好,好在哪里,哪些问题不着边际,帮助他们回顾、分析、总结提问题的思考过程,从而让学生明确提问的关键是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比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村长为什么要在嘎羧腿上绑四块黑布、脖子上系一条白色的围巾呢?”“嘎羧离开寨子前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它为什么不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而去了百象冢?”“课文中的‘我’和波农丁原来跟在大象后面想要干什么,后来为什么没干了?”“嘎羧离开寨子前,为什么要亲礁石?”……教师把问题罗列出来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学生经过思考,把问题分成了三类:一类是文中有答案的,如:“村长为什么要在嘎羧腿上绑四块黑布、脖子上系一条白色的围巾呢?”一类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如:“文中的‘我’和波农丁原来跟在大象后面想要干什么,后来为什么没干了?”还有一类是牵涉到文章的重点、难点的问题,如:“嘎羧离开寨子前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它为什么不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而去了百象冢?”“嘎羧离开寨子前,为什么要亲礁石?”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分析后,学生就能明确有的问题可以自己去查资源解决,比如第一类的;有的问题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去解决,比如第三类……这样,使学生经历由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再渗透到实际学习中去的过程,使问题意识在学生思维中形成良性循环系统,不断得到深化,养成自觉而持久的问题思考习惯。这样,学生观察问题的目光将会变得敏锐,捕捉问题信息的能力也会增强。
  陈献章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做“问”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疑,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培养新一代有胆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聪娣.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学”对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