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培养小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途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主要教育目的已经实现了从成绩的高低向科学文化素养的转变。为学生培养好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对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课程知识的传授过程当中, 应该加强对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力度,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提高小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但是事实上,我国绝大多数小学语文课程的设计方案当中,对科学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并不多,没有提出合理的培养方案,是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当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改革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46-02
我国教育改革提出了以科学文化素养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由于当代科学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明确提出对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加强力度。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进一步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不斷的发展。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刚刚开始发育向成熟过渡的一个阶级,学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颇大,所以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当前的科学文化教育内容当中,小学语文课程承担了一个传播中介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中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程是科学文化素质传播的主要渠道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当中明确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课本是科学文化素养最基础的载体。在最新的教材当中添加了有关于科学教育的相关内容。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提前备课当中,要充分理解教材对科学文化素养的内容,发挥教材在科学文化素养传播当中的主体作用,结合自身的情况,添加自己对科学文化素养的理解,更加形象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传播,使学生对科学文化素养的理解能够更加透彻,印象更加深刻。
(二)有利于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由于小学是学生进行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生在这一阶段对知识主要是通过感性的方式进行获取。由于语文是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传授的学科,具有感染度高的基本特点。教师在通过对语文课本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将科学文化素养进行更加感性和形象的解释,不仅仅能够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本的理解程度,更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当中能够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通过和自身的对比进而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使小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并且能够充分树立小学生的爱国意识,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
学生能不能准确的掌握知识,就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以及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提升学生兴趣和积极程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通过在语文课程中插入科学文化素养的内容,将科学文化素养和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效率。同时还能激发同学们对语文知识的好奇心,提升同学们对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
二、提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科学文化素养的方法
(一)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占比
要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课本只注重对语文专业课文内容的讲解,忽视了对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2]。我们要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必须将科学文化素养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语文课本当中将科学文化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加,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充分理解内容。从教师到学生,形成一股以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目标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当中体会到科学文化的价值。
(二)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
小学教师是小学生在进行自我发展过程当中的领导者。在和教师的不断接触过程当中,学生能够以教师为自我学习的榜样,不断地对照自己进行完善。所以,提升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小学教师对科学文化素养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利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养的教学过程当中课程的丰富性,更加形象具体地让学生了解科学文化素养的真正内涵。
三、总结
教育管理阶层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养培育目标的设计当中,一定要充分运用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课本的直接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学习积极性,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培育,使小学生明白科学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发展,从而使小学生得到全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殷其珍.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途径研究[J].天天爱科学, 2016(14).
[2]王丽霞.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途径研究[J].学周刊,2015(29):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