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日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这时,对于高校学生的外语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与日本的国家交流日益加深,所以培养日语人才的任务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许多高校设置了日语这一专业,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培养以就业为目的的实用性人才。所以本文将分析目前高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探求高校日语“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日语课程 高校 就业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19-02
现在,我国很多的高校都设置了日语这一外语专业。几年来,我国高校的日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我国与日本的经济、政治交流与合作。日语教育在高校的普及程度不断的提高,学习日语的高校学生数量也在不断的攀升。虽然我国的高校日语教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在日语教育,没有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学生日语应用水平过低,不能适应企业对于日语人才的要求,随着这几年中日关系遇冷,日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更需要从日语教学入手进行改革,切实加强学生的日语实际运用水平,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下面将分析高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应对措施。还将深入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日语教学改革措施。
1.目前高校日语教学出现的问题
1.1学生在实用场景的日语表达不合格
在学生使用日语进行工作交流时候,通常会遇到日语表达言不达意的问题,这十分影响学生的工作水平,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关于这个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学生在一些工作活动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场景中,對于日语的表达使用不够切合实际,不能符合商务活动的表达要求。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工作在工作中常用的手段就是电话通信和邮件传递,常见的活动就是互相的接见和客人接待活动。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场景中需要注意的日语应用问题都没有被提及。学生关于相关场景的日语使用不够凝练,显得生硬。比如和日方人员进行电话交流时候,按照日语习惯都有一定的开始和结束表达方式,如果学生没有按照固定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交流,会显得很没有礼貌,可能会影响实际的交流结果,降低自身的工作效率。还有进行邮件传递的时候,日语关于邮件的开头、内容、结尾都有详尽的规范,在撰写邮件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日语的语言习惯来进行,但是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日语的语言习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了企业对于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评价显得不尽人意。所以高校要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日语教学改革,这有助于解决学生日语表达言不达意这个问题。
1.2学生的日语表达含义模糊
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日语的阶段,学校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日语语法的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契合了学生自身的实际,因为在学生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是没有接触过日语的,所以必须从最基础、最简单的日语语法开始教学,所以教学比较偏向于老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缺乏实际的锻炼。但是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年级的升高,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日语基础。但是学校的日语教学没有切合学生的实际,导致了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过程中,只是注重自己的日语语法问题,没有考虑日语的深入表达意义,只是运用简单的语法和日方对话,但是这种浅层的交流对于商务往来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交流中传达的信息量太低,没有太大的商业价值。所以在高校的日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深入的高校日语教学改革,以此来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不能舍本逐末,一味地去纠正学生的语法问题,要转变教学思路,切实的培养日语实用性人才。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大胆探索,要鼓励学生进行日语学习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日语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日语教师可以采取实际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日语教学。让学生学会使用日语去解决真实案例,而不是纠结于自身的语法表达是否规范,而是把重心放在自身日语表达的信息传递是否准确,贴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提高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
1.3学生的知识层面过窄,缺乏必要的知识常识
这个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只掌握了日语的运用方式,但是忽略对自身其他领域进行提高,对于在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商务交流而言,并不是简单的与日方人员进行简单的交谈,更需要学生具备多个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交谈中谈笑自若,促进双方合作的意愿,如果学生缺乏其他领域的知识,就会显得捉衿见肘,影响与日方人员的交谈效果。但是现在许多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缺乏这一方面的认识,没有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学生在学习日语之外,对于商业经济知识也应该进行一定的涉猎,对于人文科学、艺术哲学也应该进行一定的了解。这些对于学生的日语实际运用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
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日语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2.1切实提高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
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促进学生就业。想要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日语教学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日语翻译能力。这个不能只是采取过去那种简单的中日互译训练,而是要运用科学有效地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速度,这是培养学生口译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要让学生做到听到一个日语的词语立即反映出来它的含义以及引申义。同样的,学生也要提高把中文口头翻译成日语的能力,互相翻译,促进相互的交流。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对日语的常见组合和固定表达进行认知,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翻译效率和翻译的准确度。除了培养学生的口头翻译能力之外,也要对学生进行笔录训练,这也是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一种能力。关于培养学生的笔录能力,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一开始先让学生翻译一些短句子和简单的对话,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进行笔录训练时候,还要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式,还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笔录方法。这些训练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日语人才。 2.2 提高学生的日语商务写作能力
高校日语教学想要以就业为主导进行改革,加强培养学生的日语公文写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在企业的日常商务公文写作,比较常见的就是企业电子邮件和商业合同。所以在高校的日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培养,培养符合企业实际应用需求的学生。在实际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可以采用实际项目为导向的教學,就是在教学过程提出实际工作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项目进行专题性写作,培养学生的日语公文写作能力。可以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相互进行分工,每个学生负责不同的部分,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对项目文书的写作任务。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精诚合作,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以此来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这些都是日语实用性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因为在企业中,也需要每个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就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谋而合,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的工作适应能力。
2.3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促进学生就业
想要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日语教学改革,就必须要有相关企业的参与,与企业合作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日语进行工作的能力。所以需要学校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密切联系,强化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教学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更好深入到工作一线,更好的体会使用日语进行工作的企业环境。此外,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定期分布一些需要日语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深刻了解相应的工作岗位对员工的个人能力要求,更好去提升自身的日语应用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经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学校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对于日语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要求,也可以实时有助于学生咨询关于就业的具体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有效推动高校日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需求,提高学校的日语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工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
2.4建立全覆盖式的就业指导体系
高校要对日语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指导。对于大一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启蒙;对于大二的学生,侧重职业道路选择。对大三的学生,侧重于求职技能的开发,比如简历的制作和面试技巧的传授。对于大四学生,则教导他们不要好高骛远,给自己定下现实的择业目标。此间,可以请专业的就业辅导团队现场讲座,讲授制作简历的技巧和面试技巧,举行学生模拟求职大赛,邀请知名校友或者已经毕业的学生传授就业经验,制作就业杂志对就业数据进行公布和分析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同时,学院还应调动与学生相关的各方力量,诸如相关教师、家长和校友等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人士关注学生就业心理状况以及经济和平台选择等多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顺利满意就业。
本文目前高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按照“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目的对高校的日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高校日语教学要与时俱进,切合实际,培养符合社会就业需求的日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英姬.提高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效果的几点拙见——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J].河南农业,2017,(36):33,42.
[2]薛勇.大连地区日企人才需求对高校日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8,(5):169-170.
[3]曹文婷.经济新常态下日语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研究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25-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