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给作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品尝学习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化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069-02
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最关键、最综合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笔者经过几年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的尝试,深切感受到多媒体犹如一缕春风,一扫以往作文课的枯燥沉闷,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一、营造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可有效的缓解这一矛盾。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像、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上作文课时,再也见不到学生搞“咬笔头、皱眉头”的情景,学生个个思想集中,精神抖擞,兴趣昂然。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
(一)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
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观察深刻,感受、体验就深,就能触发写作动机,发现题材价值。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小学生虽然置身现实生活中,但对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缺乏细致观察,难以发现其间内在的联系和发展关系,以至于出现作文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多媒体课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时,先在电脑上显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再用“闪烁”的方法,按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向学生显示,并充分利用特写镜头、慢镜头、定格、重播等功能指导学生观察,把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再现场景,能较好地解决怎样写的难点
由于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还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就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如指导写《美丽的秋季》时,播放了有关秋天的一段录像:在悠扬的乐曲中,一幅幅金秋的美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果園、有麦田、有田野、有庄稼、有水果……看完录像,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争着说,“我到果园里寻找去秋天,我发现了黄澄澄的梨,我认为秋天是黄色的。”、“我来到了田野,我发现了红红的辣椒,我认为秋天是红色的。”“我到果园里寻找去天,我发现了紫色的葡萄,我认为秋天是紫色的。”……紧接着我说:“我们大家发现秋天有这么多颜色,我们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开阔了思路。
三、形式创新,提高作文讲评效率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发展性的教学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因此在作文的评改过程中,引进信息技术,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堂讲评,随时修改
在作文批阅讲评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典型习作事先输人电脑,课堂上投影并进行集体批改。师生一边读,一边找出问题,教师当即通过键盘改正,所有学生马上从屏幕上看到了修改前后的差异,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那种点石成金的效果是从前无法想象的,其作用和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同时学生自改的文章也可以马上用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学生马上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热情,增强写作的兴趣。
(二)学生互评,寓教于乐
以往的学生互评,往往是流于形式,学生之间往往缺少深入阅读对方作文的乐趣,经常是仅仅圈出几个错别字就草草了事。所以每学期可以选择2至3个单元,把全班学生的作文都进行扫描,然后在机房中让每个学生都坐在电脑前修改同学的作文,这种全新的体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清晰的呈现修改的过程,更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也享受做小老师的过程,乐在其中。这种全新的互评方式不但可以教会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使学生互评这个环节真正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迸发出生命力。
总之,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为学生的作文引来了活水,给作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绍兰.利用多媒体提升作文教学中的学生认知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4):32
[2]蔡祖泉.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新课程,2015(8):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