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四化”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基础课程群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重新修订了2018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从更新教学观念、调整课程定位、重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优化了管理基础课程群教师团队,建立了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内容案例化、教学实践项目化、考核多样化的“一优四化”的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基础课程群,进一步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管理基础课程群;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7-003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7.01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基础课程群建设尚处在萌芽与摸索的阶段,而管理基础群关系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如何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深受用人单位喜爱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明确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加快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极为重要。
一、重构课程体系设计
依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培养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从事社会服务、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三个群组成,分别是以组织结构为主线的管理基础课程群,学生可掌握专业共性知识;以专业提升能力为主线的核心课程群,学生可掌握系统性知识;以企业和政府两个方向管理能力培养的项目课程群,学生可掌握项目实训知识。管理基础课程群由五门课程构建而成。《管理学原理》课程以组织的共性职能为主线,侧重讲授管理的基本职能《公共经济学》课程以公共组织存在的意义为主线,侧重讲授公共物品供给与服务;《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以公共组织管理范畴为主线,侧重以公共组织与市场衔接为切入点进行课程讲授;《组织行为学》课程以分析组织人员心理为主线,侧重讲授群体沟通与组织变革《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以履行管理职能的依据为主线,重点讲授政策制定与执行。课程群里的每一门课程都有能力培养目标,如通过《公共经济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公共政策分析》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二、优化教学团队
课程群在结构上,充分考虑到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形成由中青年教师、高中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質,确保管理基础课程群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结构合理性。在制度上,强化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意识,尤其是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管理与监督,培养课程群内学术自由的氛围,课程群里教师定期交流教学和学术经验,形成固定的交流制度。在相互听课方面,每学期在制定听课计划表时,管理基础课程群教师统一选择被听课教师名单与填写听课时间,及时反馈听课意见与建议并形成书面听课报告。
三、改革教学方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基础课程群建设必须改变过去以“教”为中心的守成教育,倡导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采取专题讨论模式、实践教学形式、课程论文撰写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创新能力。
(一)专题讨论模式
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所授课程,将全班随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组长做好任务分工,各小组根据课程范围内的选题,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专题,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讲解,小组间互为评委,对讲解组成员提问、点评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分。学生通过资料的搜索与阅读,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形式
1.专题调研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将课程内容与当前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确定调研专题,各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调研方案与调查问卷,组织学生调研,完成专题调研任务。比如《公共政策分析》中就政策制定相关内容组织开展了“城市乞讨人员管理”的调研活动《公共经济学》就公共产品提供问题调研了学校所在市公交车运行的现状。调研小组根据调研信息,按照老师要求完成调研报告。
2.开展专题讲座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管理部门的职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邀请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学校做报告,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校开专题讲座。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和范围,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和现实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
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法,让学生置身情境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公共政策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公共政策执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些公共政策执行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而出现“囚徒困境”的结果时,设置“没有石头的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并制定游戏规则,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后,引导全班学生思考结果,再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小学生减负问题依然存在。结合游戏结果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学生在情景游戏的过程中,较容易地就掌握了知识难点,并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案例化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每一个课程群里都应有一门核心课程,以支撑和深化其他课程,同时,课程群里的每门课程都有其自己的角色和位置。管理基础课程群以《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为核心课程,其他四门课程围绕该课程展开教学,该课程群以夯实“学科基础”为根本,提升“应用能力”为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以公共组织管理范畴为主线,其主要内容为公共事业财政、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和体育等各个方面。围绕公共组织的管理范围,首先通过《管理学原理》侧重讲授管理的基本职能,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公共组织管理范畴,通过《公共政策分析》侧重讲授教育、卫生与文化等公共问题的界定,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再通过《公共经济学》侧重讲授公共组织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以及公共收入与财政支出。无论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是否合理,还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是否有效,都与组织成员的心理行为密切相关,《组织行为学》侧重讲授个体行为价值观、群体沟通、冲突与谈判。
五、实践教学项目化
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基础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积极推动项目化教学改革。管理理论和实践学时分别为40、24学时。实践学时为学生通过对课程项目化设计,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学时。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为例,设计三次项目化实践教学,每次实践学时为8学时,共24学时。一是学生学习群体决策后,设计经营决策管理。二是学习管理基本职能后,设计管理方案。三是学生学习完整个课程内容后,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企业管理热点问题,运用管理相关原理、方法,确定课程论文的主体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六、考核方式多样化
管理基础课程群教师以“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应用型”为原则,考核方式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即考核内容上,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课上讲授内容与课后自我学习内容相结合,试题除了考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外,更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考查,即以开放性试题为主更佳。考核形式上,闭卷与开卷相结合、个人与小组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的开卷考核形式,考核前,各组随机抽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即可。期末最终考核成绩由考勤成绩(10%)、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50%)构成。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完成项目化实践任务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允春喜,秦延红.以课程群为核心的资源优化与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管理,2012(2):89-92.
[2]钟晓华.情景模拟法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62-64.
[3]王长峰.管理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J].教研探索,2010(3):70-71.
[4]赵佳因,吕为.“一体四化”应用型经济类专业大学数学课程群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5):49-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8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