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读书可以促进人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改变人们原有的精神面貌。读孔孟会让人变得更加严谨,懂得怎样去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做到对待生活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可以随心所欲,不会因为功名利禄而焦心。孟子追求的志向远大,其远大志向的形成离不开其对儒家道义的坚定信念,孟子自身还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处事刚正不阿,对自己的行动也有一个全面的准则概括,所以在读孟子散文之时我们能感受到孟子的浩然之气。
关键词:孟子;浩然之气;简述分析
一、浩然之气的相关定义
孟子散文中所出现的浩然之气在历史中有着很多的解释,很多学者都纠结于浩然之气是归于物质性还是精神性的事物,本文也将会对此观点进行叙述。在对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进行探究时需要对“气”先进行讨论,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最初的记录中,甲骨文是将云朵的形状作为气字,其指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后面的《左传》中也有关于气的记述,其中的六气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现象,经过时间的转换也就形成了不同季节之后其促进了人的生理和情感反应的产生。但是在《老子》的记述中,对于气又有了更为复杂的解释,老子认为其指的就是人的生理之气。孔子曾经也对气进行了很详细的描述,其描述和孟子所定义的气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在孟子提出浩然之气之前,我国对于气的研究就已经不断发展了,并且因为不同文化的渲染,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派系,因为各学派所关注的重点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其关于气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这些派系都有着一致的观点,那就是气是一种自然之气。
一是物质性的浩然之气,北宋许多的学者认为浩然之气是物质性的东西。当时有名的诗人张载、二程等都有着相似的观点,他们认为浩然之气是实质的物体,因为 “气”本来就是存在天地之间流通的,由于人因其不能合理地流通,但是它还是存在,所以需要对其加强培养。作为自然的气,其肯定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到了清代的时期,仍有学者持着这个观点。现代的钱穆先生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概括。二是精神性的浩然之气,宋代的沈括认为浩然之气具有极强的精神性质,他认为浩然之气和义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这种“气”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物质的东西是不会存在人们心中的,只有精神才能够长久存于人们的心中。苏辙在论述浩然之气时,认为浩然之气和子思所说的诚具有相同的意思,只是用不一样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诚在子思的解释中是一个具有极强精神性质的物体,苏辙对此也有相同的看法。现代的许多学者对于浩然之气的认识更多是偏向于精神性方面的,张文立先生曾指出浩然之气不仅仅包括了自然界存在的气体,也不仅仅是人体内的气息,其指的是人最为重要的道德精神。还有一种思想则是认为浩然之气既包括了物质性也包括了精神性,是物质和精神性的结合,诗人朱熹一直坚持着这一观点,当别人问到他对孟子浩然之气的了解时,朱熹很直接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浩然之气不仅具有着极强的精神性,还拥有着物质性的基础。因此从本质上看,朱熹认为气是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
(一)孟子长期居住在齐国
孟子曾在齐国长期居住。齐国在当时是十分强盛的国家,国内的教育、政治、思想发展活跃。孟子在齐国的这段时间道家发展速度极快,并且稷下道家对气的理解是其具有物质性。孟子作为一个具有博学知识和善辩能力的人士,和稷下道家的一些人士有着很紧密的来往,在交往的过程中肯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因此孟子居住在齐国时,由于和稷下先生们的交往频繁,经常做学识问题的探讨,所以孟子受到他们的影响巨大,经常将他们的思想带到自己的文章中。孟子虽然是子思的门人,但是其思想并不會一成不变,在受到其他思想的长期渲染之下,必定会有所变化。并且稷下道家的气论是唯物性的,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发展。
(二)浩然之气与《管子》一书有一定的联系
孟子的浩然之气和许多书籍都有着共鸣之处,特别是和《管子》一书,两者对于气的概括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管子》书中的精气反映了穷尽物质世界深微之处。通过对其引文的相关分析,再加上后期学者的深度研究,《管子》中的“精气”具有较强的物质性,同时其和孟子所提到的浩然之气也有着很多的相似点,都有谈到气的广阔性等。
二、浩然之气养成方法
根据孟子的阐述,浩然之气的主要形式是“至大至刚”,从其中的详细内容看,其和“配义有道”有着一样的性质,孟子则认为气既然存在于天地之间,那么肯定会有很强的气势,产生强大气势的原因是因为气的生成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直养出自《孟子》的“正直之气”和“养之以义”。所以后人将“直”都解释为义,虽然义和正直在意思上有着详尽的地方,但是从其本质意义上讲,都是指直接、不邪、顺者的意思,从而引发出正直、挺直等义项。“无害”在后儒中经常用损害来理解其中的害,虽然字体相似,但是其意思有着很大的差别,这里的害应当是自然的,是由人自身的“四端”所产生的,并没有外力的任何干涉,拔苗助长这一文也正是为了强调这一道理写出来的。对于这个“害”,指的是人们的“四端”在进行扩充的时候,人们需要顺其发展,不能使用外力去干涉,去阻碍它。如果用损害来解释这个字,则应当从相同的角度出发,指出自己的浩然之气在人们自身的“四端”那里,需要自然而然地顺直生长出来,在浩然之气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能去干涉其发展。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的养成中,义有着很强的作用,并且孟子对于告子的“仁内外义”秉持着自己独立的态度,但这并不能表示孟子没有心外之义,孟子主张性善论,对道德标准中的义认为是每一个人都该拥有的。孟子认为的义是从内心萌发增生,一直存于自己内心,对个人对外在事物和社会的认识有着较高的强调作用。因此他所说的义就是根据自己的想法,遵循“四端”的基本道义,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集合起来就是“集义”。道即是天道,孟子对于天地间事物的认识有一套自己的体系,他认为人性、人道、天道,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极力主张性善,对于人性善的理解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阐释的,孟子认为人心天生具有四端,这是人之性情的根本所在之处,所以人心向善也代表了性善。因为孟子人性论的基本原则就是通过人性论去展现心性,通过对心善的合理使用证明人的性善,并且这两者并不是从外获得的,而是从自身内心迸发的,要求人们需要遵从人的善性引导与规范。“知言”也和浩然之气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知言”并非是知道自己所说的,而是知道别人表达的意思,在和他人交流的这方面,孟子是善于理解他人的,并且孟子也有着很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三、孟子的个人修养
孟子在权势富贵面前有着自己独立的立场,并不会像奴仆一样匍匐在地对其顶礼膜拜,其更像是一位人群当中的伟人。儒家知识分子具有较强的道义责任意识,并且儒家推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论,在孟子的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优秀品质,他将这种精神品质完整地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人们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孟子散文中蕴含的强大气势,从气势上制胜。孟子散文具有气势如虹、谈风似刃的特点,孟子在生活中一直处于理性状态,在任何事情上都不会丧失自我,都有着自己的主动权,并且在描写事情的时候一路高歌猛进,不拖泥带水,游刃有余,一种无可抵挡的气势油然而生。孟子的浩然之气中充盈着强烈的道德精神品质,蕴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孟子个人独立的人格魅力对后世的人们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也使得孟子散文说理过程曲折,述说感情跌宕起伏,有着锐不可当的气势,体现出一个雄辩之家应有的气质,这在整篇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孟子具有极强的个性,他自信甚至到了自负的程度,对权势不屈服,并且蔑视王侯,一直追随着自己心里所想的,执着地向自己理想方向发展,即使是在当权者的面前也始终秉持着傲然儒者的气魄,这样的个性在孟子散文中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其文章更具鲜活力,更具有气势。《孟子》一书对孟子的人格魅力有着集中体现,孟子散文的风格主要是受到孟子的精神人格影响,首先孟子相信真理在自己的手上,所以在说话的时候总是给人居高临下,甚至咄咄逼人的感覺。
孟子和孔子在形象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孔子说话谦卑,对待事情温和处理,而孟子则经常用圣人来称呼自己,因为他有着远大的抱负,认为自身会有更高的成就,拥有拯救时代的使命,这体现了孟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孟子人格魅力散发的根本之处,使得他在任何人面前都不会低声下气,反而通过气势将对方压倒,处于高高在上之势。孟子视钱财如粪土,将社会的责任全部担在自己的身上,树立了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这是孟子独立的人格精神中让人最为景仰的一部分。孟子还强调了社会秩序的重建,但是他的重建思想并非是将财富作为划分等级的基础,而是将人格拥有的境界作为最基本的要点,世人皆平等,唯有高尚的人格才会受到孟子的尊重。并且孟子还对当时的梁惠王进行了批判,对待一国之君进行毫无顾忌的评判,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人是极少的,而孟子一直散发着他独有的人格魅力。
四、结语
孟子的浩然之气中蕴含着广阔的精神气息,象征着极高的道德精神,是《孟子》散文中语言的精华和独到之处,其中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生态度和社会使命责任感,并且将孟子的个人人格魅力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王皓,关立新.论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5(12).
[2]蒋锐航.论《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J].职业技术,2013(4).
[3]吕新峰.孟子的浩然之气及对其散文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2(28).
[4]钟彬,唐维.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及其现实价值[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5]张广德.孟子散文特色探析[J].名作欣赏,2011(24).
[6]任俊华.政治家要有浩然正气:重读孟子的集义养气说[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6).
[7]李欣欣.论孟子“浩然之气”的含义极其前提条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S1).
[8]金银润.对孟子“浩然之气”的另一种可能的解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作者单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9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