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古籍装帧中纸质的类别与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籍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一次次书籍装帧设计和纸质艺术交互变革的过程。薄、轻和易携的纸质书籍的出现代替了以往繁重的简牍和其他形式的书籍,在每次取代和更替书籍形态结构的过程中,前人通过纸的智慧与书籍的创新为后世所传承着。文章梳理了中国古代纸质书籍各形态结构的同时,又通过对古籍所用纸质种类的介绍,论述了古籍纸质的特征。
  关键词:古籍;纸质类别;纸质特征;装帧
  纸质书籍,是以植物纤维为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后再生产出来,在其表面使用其他工具记载或书写用以学习和传播的媒介物,再用线绳或其他装裱形式装订成册的书,统称为纸质书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书籍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东汉时期纸的发明与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确立了书籍以纸质为材质,促成了书籍内容和形式上的成型,这种纸质品规范的印刷形式也一直延续至今。
  一、厌黩旧式之古籍的形态结构
  在纸还未出现之前,书籍的形态是多样化的。在甲骨、青铜器和石鼓等载体上书写字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文字载体的发展和书籍形式的转变。而之后的简牍和缣帛是纸质书籍出现前流传最广的书籍形式,简牍容易取材,制作简单,易保存,不过体积过于沉重。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比较轻软平滑,容易折叠和携带,版面宽阔又容易着墨,不过成本过高。
  东晋末年,桓玄帝下令废止简策的使用,他在诏令中说:“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①至此,简策和其他载体的书籍时代正式宣告结束,纸质书籍时代的到来,给之后中国纸质书籍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契机。直到纸质书籍随着雕版印刷的发明出现,才形成单一化的以纸质为媒介的书籍。明朝周嘉胄在《装潢志·首卷》说:“圣人立言教化,后人抄卷雕板,广布海宇,家户颂习,以至万世不泯。”②可见印刷术替代了口述信息传达的方式和繁重的手工传抄方式,雕版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书籍的出版周期,同时提高了书籍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也进一步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雕版印刷的出现使纸质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几经演进,先后出现过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等形式。
  卷轴装,又称卷子装。在欧阳修《归田录》中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③可见在唐代以前,纸本书的最初形式仍是沿袭竹简和帛书的卷轴装。旋风装,是卷轴装的升级,将印好或写好的纸页像鱼鳞样从左至右装裱到卷轴上,旋风装的书写内容要比卷轴装多得多,不但舒展自如,而且携带方便。经折装,是由卷轴装和旋风装改造而来,将印好的纸沿着文字版面的间隔中间,一反一正地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册页,再在首末两页分别粘贴上木板或硬纸板,便形成经折装。早期的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书籍主要是以发扬宗教教义和传播宗教思想的形式来设计的读本。蝴蝶装,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已经趋于盛行,而且印刷数量加大,便发明出了蝴蝶装。蝴蝶装将纸面以中缝为准朝里对折后再去印刷上文字,或是先将文字印刷上去再对折,将页码对齐后,再将天头和地脚裁齐成书,翻阅起来更像蝴蝶翅膀,宋元时期则是蝴蝶装的鼎盛期。包背装,到了明代,包背装又将蝴蝶装取代了。包背装是把刻印好的整版书页对折后,将每页对折口朝内,每个书页再叠加起来,用糨糊或线绳来装裱起来,其向外的书口在翻阅时,书籍翻阅两页而空白纸页也是翻阅两页,它的特征均与当今书籍已经很相似。线装,是古籍装帧的最后一种形式。书籍是用线绳在书籍右侧装订而成,书脊和线常露在外面。线装书籍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明末和清代,而线装形式的书籍留传至今的古籍善本颇多,对中国书籍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体变迁贸之纸质的类别
  历代书籍的演变过程中,早在东汉就有关于纸的记载,据《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④这里明确提到了当时的纸就是以植物纤维为原始材料所生产出来的。由此可见,蔡伦所造的纸是纸品的最原始雏形,到了东晋末年桓玄帝废简之后,正式以纸取代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用品。隋唐时期,由于雕版刷术的发明,迅速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纸和书籍的普及也慢慢扩大。
  在用纸上,古代雕版印刷用纸极为讲究,古籍用纸种类繁多,按朝代来分,有唐纸、宋纸、元纸、明纸和清纸等,按原料来分,有麻纸、皮纸、绵纸、竹纸、高丽纸、开化纸和宣纸等。隋唐五代主要以书画与攥写佛经为主要用纸,纸料以麻、藤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纸呈棉性,色泽光亮而半透明呈熟褐色,纸较厚,纸面肌理丰富,所以称为麻纸或藏经纸。宋代元代用纸主要有白麻纸、黄麻纸和桑麻纸,宋代苏易简在《纸谱》中提到关于宋代当时的造纸:“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⑤他界定了在中国宋代每个地方的纸张制造的材料不同,纸张的种类多而广,而且这个时期都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材料。这三种麻纸色泽光润,纤维较粗,纸质坚韧,纸浆絮状物在其背部,其更适合作为书籍用纸,所以在宋元时期人们更喜欢用这三种麻纸来当作书籍的载体。明代用纸,在明前期仍然主要以麻纸为主,而到了明中后期,出版业急剧加速,造纸技术更加发达,棉纸和竹纸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产物。棉纸分为白棉纸和黑棉纸,白棉纸颜色较白,纸面柔软,纸面肌理较长,柔韧性高;黑棉纸颜色较黑,纸面薄,柔韧性也比较高。竹纸是用毛竹和苦竹上的竹莖长条制作而成,如毛边纸、连四纸和毛头纸都属于此类,纸面坚韧而细腻、轻、脆,是印刷的上乘用纸。清代用纸,开化纸和宣纸是清代最常用的两种纸,开化纸薄而韧性强,柔软而滑润,是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的宫廷御用纸,很适合当时的软体字,而宣纸具有纹理洁白纯净、经久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是古籍和书画用纸的上乘艺术品。在明清时期书籍常用皮纸和高丽纸来做书衣,以桑树皮与青檀皮等制成的皮纸和高丽纸,皮纸纸质稍粗,树皮精料混合物较多,而高丽纸纸色洁白,厚者韧而坚固,所以适合染色后再装裱书皮所用。   总之,古人刊印古籍,先了解纸张具有的不同特性,再选用良纸,并用心雕版排字,最终才能将书籍呈现于读者面前。
  三、原其为体之纸质的特征
  纸质材料是书籍形式结构发展中最重要的载体,其中纸质书籍具有易书写性、易耐用性、易阅读性、易携带性、易再造性和易传承性的特征。
  易书写性,是纸质书籍最重要的特征,纸质在书写性上都具有平整性。它是指纸质书籍的平滑度,纸张的平滑度愈高,其生产出来的书籍质量就有越高的品质。在对比古籍出现前的书籍就可看到,不管是竹简还是帛书,纸质书籍有着它们无法比拟的优点,由于竹简材料厚实又重,一单页竹板书上最多只能书写50多字,在明清的纸质书籍则一页版面就有100到350之间的字。帛书材料昂贵,用墨书写时帛书易吸墨,墨的扩散使很多文字很难识别,而纸页面表面光滑平整,纸张又轻,更适合着墨书写和印刷,所以纸质的易书写性优于其他书写载体。
  易耐用性,也就是书籍的柔韧性,它是以植物纤维能承受的拉力来看书籍纸品的交织结构是否良好,柔韧性越好也就是它的纸也越好,这样书写或刻印的字画与书籍作品更有收藏的价值。在现代所发掘和遗留下来的古籍中,纸的颜色和书的磨损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它的柔韧性一直都没有变化,它的书页是不会因为温度或者时间改变的。由于古代书籍的纸张比较单薄,易吸墨,纸张不仅可以书写文字,而且耐于长期保存。
  易阅读性,主要是从人们对书籍视觉审美的特性来辨别。其中纸质书籍的审美特性体现在书籍的光泽度上,它是指纸质书籍的透视性。纸张具有良好的不透光性,让制成的书籍使读者阅读时能使视觉集中本页内的内容,不致于被纸张隐约可见的文字和图形所影响使眼睛疲倦,使读者失去对书籍观看内容上的兴趣。另外,在印刷上,墨与纸的“黑白”结合在视觉上给人以遐想和舒适感。
  易携带性,因为纸质书籍制作材料为植物,对比其他书籍形式较轻、较薄,而且书页是由植物纤维经过加工和裁切,所以易携带是其重要属性。在宋代以前,书纸较厚,在宋代以后的纸越来越薄,在手感和视觉上越来越统一,也更适合易携。如古代纸质书籍用纸每平米的重量大都在45克到180克之间,而现代书籍纸如复写纸和铜版纸等克数大都在70克到250克之间,所以如今的字典或文化类书籍喜欢用较薄、较轻的仿古纸等纸品。
  易再造性,纸质并不像甲骨、竹简和缣帛等材料一样难裁剪和修改,由于印书时常会发生错版或活字错印等,纸质材料更换简单,损失较小,而其他材质很难像纸质一样具有再造性。在制作书衣包装和书籍内形结构时,纸质材料在造型和形态上都较为容易改变,更适合书籍装帧艺术家的创作,他们在古籍长期的试验和创新中为纸张的艺术形态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易传承性,纸质书籍经历了1600多年的历史,虽然书籍形态在不断更替,但是纸的本体没有变。纸质的历史传承性体现着它的前后相继关系,表明每次书籍形式结构和纸张材料的应用都是在之前的纸质形态基础上展开的。纸质书籍流通广泛,是其他媒介物无法比拟的,纸张既克服了陈腐落后的东西,又保留其合理的特点。当下我们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才能将古籍文化更好地延续传承下去。
  简而言之,纸是书籍密不可分的主体,而古籍有着独特的审美,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重新审视纸质文化的历史传承是古籍研究者重新认识传统书籍的最重要需求,也是更好地为古籍保护事业和书籍装帧设计事业创造出自己民族艺术文化的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书籍中纸质特征的发展,书籍的美感不断增强,纸质品随着书籍形式的更替及书籍形态的变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随着现代纸质材料的多样化,当代装帧艺术家更应该从纸的构成和特点出发,将书籍的内容、特点融入到纸的特征中去,才能将精美的书籍呈现给读者。
  注释:
  ①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中华书局2017年版。
  ②周嘉胄:《装潢志图说·首卷》,田君注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③王辟之,欧阳修:《归田录·第二卷》,吕友仁,李伟国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页。
  ④范晔:《后汉书·宦者传·蔡伦》,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1513頁。
  ⑤苏易简,石祥:《文房四谱·纸谱·二之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34页。
  参考文献:
  [1]黄永年.古籍版本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王石峰.古籍版式的构成法则[J].大众文艺,2013(11).
  作者单位:
  北部湾大学陶瓷与设计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9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