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形成了深远影响,同时在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鉴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存在自我改造能力偏弱的情况,所以应当引入“互联网+农业”的战略思想,助推农业经济发展转型,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改造,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文章将主要对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之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影响;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526.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伟大产物,为人们探索世界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仅带来了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在各行业融入“互联网+”思维的发展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这便是现阶段极为流行的“互联网+”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发展同样可与“互联网+”思维相融合,不仅能够让农业生产方式更加智能化,而且可促进农业生产者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以需求信息的掌握去调整供给,保障农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文章将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主要对“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之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展开研究。
1 “互联网+”带给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1 开创全新农业体系
互联网的两大特点便是创造性与公开性,将农业生产与互联网进行融合,能够在提升农产品销量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而言有着强大的驱动作用。在现如今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中,农户对市场信息的获取效率极大提升,所作出的农业生产决策则更加合理。
1.2 农业技术全面升级
农业生产与互联网相结合,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从而助力农业由过去的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我国农业发展领域,能够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互联网+农业”的运营模式下,不断推进技术革新与利益创新,这也是目前农业市场中的主要竞争点。
1.3 降低农业成本投入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去及时且精准地掌握市场信息,从而与农业发展实情相结合,进而在瞬息万变的农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的浪费。同时,过去农產品交易需要点对点传输,不仅拖慢了产品销售速度,也无法保证销售效益。而借助互联网平台能够简化整个交易过程,缩短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周期,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
2 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的战略路径分析
2.1 借助智能化技术,实现精准化农业生产
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水平而言,其生产方式的科学技术含量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依旧存在专业技术含量偏低的现象,大部分农户个体开展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自身经验,并未有科学依据进行指导,也就导致目前农业生产效益难以提升,甚至会在农业生产中带来许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情况。因此,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路径中,我们需借助智能技术去推行精准化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从而保证农业生产效益。
首先,需要对农业生产全过程实行精准干预。所谓精准干预也即是通过完善物联网、智能设备与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大量传感器对农产品的生长全过程展开监测,之后将监测数据同步到后台主控中心,通过对数据的全面分析,为后续生产干预提供决策指导,再传达指令由智能设备展开精准操作。我们以农作物生产举例,可在田间全方位布置一定数量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对土壤的温度、光照、肥力、病虫害等诸多指标进行全程监控,实时将信息传送到主控中心,主控中心则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去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实情,通过智能设备对其生长展开干预。而要实现精准干预,一定要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相配套。一方面,需要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智能设备。比如在畜牧业生产中,能够实现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诊断和废弃物回收自动化的智能设备;另一方面,构建完善农产品专业数据库。将病虫害、区域气象、自然灾害等资料进行收集与标准化建设,便能够将实时掌握的农作物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在详细数据库的支持下,提升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其次,需要对农业生产全过程实行精确记录。随着全社会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重视,构建农产品的生长追溯体系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所谓生长过程追溯体系,也即为对农业生产过程精确记录的“成长档案”。比如某知名品牌为自家所有养殖的生猪都配备了档案卡,记录从出生到出栏期间的所有养殖信息,在各类智能设备的辅助下,将生猪的生长环境、周期以及干预手段等信息进行记录,并以二维码、RFID等信息技术将信息存储并与产品绑定,监管部门与消费者利用信息识别工具便能知晓该产品的生长全过程。
2.2 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农业营销模式的创新
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农产品生产在生产周期方面会更长,所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作出正确的生产决策尤为关键且难度较高,一旦决策失误便有可能导致与市场需求不符而滞销。此外,农产品质保期较短,一旦失去价值便同样会出现滞销。要想改善这一难题,则应当尝试构建“互联网+农业”的电商平台,打造完善的现代化农业营销体系,助力农产品的良性流通,保证农产品有销路、有市场、有价格。
首先,可尝试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推行“订单式”农业。如上述分析可知,农产品的生产一定要与市场需求相符,但这种需求的精准预测难度太高。要解决这一问题,便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去推行“订单式”农业。所谓“订单式”农业,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营销概念,由农户与企业、超市或个人进行农产品订单的签订,其中包含数量、价格、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而农户在收取部分定金的基础上便可根据订单展开生产。究其本质,这种营销模式便是对潜在的市场需求进行预测、针对的生产,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而发展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提供更多B2B,B2C、C2B等模式,因此“订单式”农业生产可得到大范围推广。
其次,可尝试应用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农产品网络销售。电子商务模式同传统销售模式比较,由于中间环节缩减,能够大大提升交易效率与效益,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同样可适用。而针对农产品的网络销售,笔者认为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1)依托淘宝、京东这类综合性电商平台开展销售业务。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农村淘宝”,在预判农产品市场、提供市场信息以及针对性服务方面潜力巨大,而在成熟的互联网平台中,能够快速打响知名度,走入消费者视野。(2)实力尚可的农业企业可尝试搭建自由互联网平台。比如农业企业可借鉴小米的运营模式,搭建自家互联网平台与消费者展开互动,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并且实现线上线下互动,邀请消费者前往农产品生产地进行参观,形成网购、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更有助于自家农业品牌的打造;(3)个体农户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得农户能够在田间劳作、茶余饭后利用微信、微博等应用程序去发布信息,甚至有许多农户通过直播软件去分享自己的劳作过程,吸引大量人群关注,同样可提升自身农产品效益,这与目前我国农业分散经营的现状尤为契合。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三大产业中,农业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但又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其基础设施、生产方式以及销售模式都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倘若循规蹈矩按照常规发展模式,很难赶上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中,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影响,无论是政府方面,还是农业生产个体农户或企业方面,都应当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的融合路径,从而不断改造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驱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王永德,刘雅栋.互联网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路径评价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3).
[2] 王蕊.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战略途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6(03).
[3] 刘丽伟,高中理.“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J].世界农业,201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9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