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山区旅游扶贫实践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位于我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上的贵州是典型的贫困民族山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扶贫脱贫的难度极大。贵州依据其特有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开展精准旅游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有效途径,探索贵州的成功实践及不足对其它民族山区实施旅游扶贫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族山区;精准旅游扶贫;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8;F59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贵州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社会环境复杂,脱贫形势非常严峻,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大扶贫”战略成为“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实现守底线、奔小康、走新路的两大战略之首,自上而下全方位展开精准扶贫。贵州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贵州众多奇山秀水、溶洞瀑布,加之少数民族聚集具有的民俗民情,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依托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生态资源,贵州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旅游、山地生态旅游,实现各种政府公共资源聚集投向有机嵌入,带动贫困乡村较快发展,是现阶段精准扶贫的一条重要路径。
  旅游扶贫的概念于1991年被首次提出。此后,旅游扶贫在国内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中不断出现。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给出的旅游扶贫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尚未形成统一。从众多的定义中可以归纳出国内学者对旅游扶贫概念认识的共同点。如旅游扶贫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一般是在具备一定的旅游发展条件和基础的贫困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实施;旅游扶贫是一种区别于以往扶贫方式的一种“造血式”扶贫;旅游扶贫离不开旅游发展这一前提条件,旅游业发展是旅游扶贫的基础;扶贫是旅游扶贫的本质所在,发展旅游业只是旅游扶贫所釆用的途径和手段;旅游扶贫的目标是通过旅游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或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旅游扶贫的核心对象是贫困人口,是惠及贫困户的旅游开发。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条件、不同贫困人口的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对旅游扶贫目标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以实现精准旅游扶贫。
  2 毕节乌蒙山区旅游扶贫的实践
  2.1 毕节乌蒙山区基本概况
  目前在国家所划定的14个连片特困区中贵州就占了3个,其中毕节乌蒙山区石漠化面積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与黔中山原丘陵的交接地区,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毕节市整个区域都位于我国的连片特困区之一——乌蒙山区。毕节市共辖织金县、大方县、威宁县、赫章县等8个县(市),在这个8个县当中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就有5个(织金县、威宁县、大方县、纳雍县以及赫章县)。毕节市水利资源丰富,是赤水河、北盘江以及乌江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我国的56个民族当中毕节就有45个民族。
  2.2 毕节乌蒙山区旅游扶贫的实践
  上世纪90年代初,贵州省提出了“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的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开启了以“消除贫困、保护遗产、促进发展”的乡村旅游,毕节乌蒙山区利用其资源优势、民族习俗等发展乡村旅游,在实践中形成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乡村生态旅游扶贫路径。
  2.2.1 威宁草海生态度假旅游扶贫。草海位于威宁县西南部,是一个水域面积超过25km2的天然淡水湖,也是一个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世纪70年代,草海发生人鸟争地矛盾,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发展,草海当地社区人民自发组织协会,保护草海,积极参与草海管理经营和扶贫开发项目,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避暑、观鸟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区,被誉为是“草的世界,鸟的天堂”,草海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草海休闲度假。
  威宁草海生态度假旅游通过鼓励并利用当地社会传统力量,建立民间自发组织参与管理,借助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帮助当地村民建立村寨的旅游管理,结合威宁草海实际,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带动当地脱贫。
  2.2.2 以名胜景区带动的旅游扶贫。织金县以其自然景色之美被称为“山水之城”,织金县最著名的景点有三处,织金洞风景名胜区、凤凰山景区以及织金瀑布。织金洞是贵州唯一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据织金洞不到100km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百里杜鹃。
  通过风景名胜区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拉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催生农家乐、餐饮宾馆的发展,形成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及相关系列配套产业发展。织金县官寨乡、三甲乡、太平乡等乡村就是依托织金洞旅游产业发展农家乐,建设主题餐厅和推广苗族蜡染刺绣,带动贫困户脱贫。和一般的农家乐不同,织金县的很多农家乐是有主题的,类似现在很流行的主题餐厅,这种和农家乐结合起来,在餐厅里设立蜡染刺绣博物馆,是其比较有特色的发展方式,让长在“深闺人未识”的织金苗族蜡染刺绣形成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
  2.2.3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毕节乌蒙山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由于落后未开发,保持了原始性、天然性、神秘性。作为旅游开发的民族村寨应具备以下特征:乡土性、传统性、文化性、民族性。这些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特色民居村寨、民俗节事、历史文化是毕节发展乡村旅游脱贫的基础。
  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服饰、风俗是吸引游客的主要环节,毕节七星关区大屯民族乡的大屯彝族土司庄园以其古朴典雅、庄重宏伟的建筑风格,令游人叹为观止。大方县的贵州宣慰府以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故事打动游客,被誉为“奢香故里、古彝圣地”。
  毕节地区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民族节日众多,有彝族火把节、白草坪彝族赛马节、苗族跳花节、赛歌节、采花节、玩花节、仡佬族的吃新节、布依族的蚂螂节等。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散发着神奇的魅力,“撮泰吉”彝族古戏,戏剧傩戏,苗戏“滚山珠”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贵州毕节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夜郎文化”、“土司文化”、“奢香文化”、“阳明文化”等诸多文化,这些文化深化了贵州乡村旅游的主题,使毕节的乡村旅游多样化层次化,在乡村旅游中注重“天人合一”理念。   2.2.4 休闲农业和旅游观光相结合。被誉为“中国樱桃之乡”的赫章县,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多年相继举办“樱桃节”及樱桃旅游文化节,吸引了更多的客商前来观赏,采摘樱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樱桃产业的发展,使更多樱桃种植户获益脱贫。大方县猫场镇也随着樱桃节的举办,通过种植布朗李、艳红桃、红玛瑙樱桃等水果打造水果走廊、九洞天茗茶,以休闲旅游拉动农业发展,板底乡则以333.33hm2苦荞花等形成“旅游+”农业观光模式,既满足都市居民回归原始、亲近自然、享受原生态的要求,又有效脱贫致富。
  3 毕节乌蒙山区旅游扶贫的路径分析
  毕节乌蒙山区的旅游扶贫是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精准依托当地资源,通过搭建贫困群体、市场与政府三大扶贫主体间的运作机制实现精准扶贫。在这过程中政府决策规划、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村民积极实践,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充分发挥贫困村民内生动力,让村民既是扶贫开发的对象,又是参与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最终让村民成为真正的最大受益者,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投入和瞄准效率是影响扶贫效果的两大因素”。政府主导下根据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旅游产业。政府出资完善旅游服务基础功能配套设施,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村休闲旅游特色乐园,从而解决更多贫困户就近就业。企业市场运作,协会参与。很多旅游景点、文化项目、农业观光园的打造需要龙头企业投入资金,按照市场运作规律经营。贫困户直接参与,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旅馆;开发芦笙、蜡染、刺绣、民族服装服饰等系列民族特色产品。向广大游客传授民族传统文化,带领他们近距离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亲身体验苗族蜡染、刺绣、纺织、手工制作等文化魅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推动和发展民族特色产业链,增加收入来源。
  4 问题与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农业资源有限,利用率低。很多以花景、观赏农业为特色的农业观光、采摘等的乡村旅游都受季节性影响,严重影响旅游扶贫的发展。其他资源,如民族文化等未能充分利用,很多少数民族特色还未被开发。
  4.1.2 政府资金投入的局限性。政府投资打造名胜景区周边的乡村很快脱贫,并逐渐富裕起来,而离景区较远的地方,脱贫依然很困难,形成贫富不均现象。
  4.1.3 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影响脱贫的进展。部分贫困户的懒惰、依赖思想严重,甚至以“贫困户”为荣,因此,扶贫应先“扶智”,只有提高贫困户的文化教育水平,激发其内在脱贫致富愿望,他们才会去学习,去提高能力,从而摆脱贫困。
  毕节旅游扶贫不单纯是经济层面的短期增长,同时还涉及到生态环境、文化资源、民族发展等多个方面问题,因此旅游扶贫应坚持生态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2 对策建议
  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是激活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内生的发展潜力,提高“造血”功能。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是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走一条积极主观能动的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解决贫困问题。
  4.2.1 加快村民市场观念的转变,树立品牌意识,将民族工艺与现代大众商品融合渗透,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以信息化、市场化为导向,完善市场体系。
  4.2.2 扩大金融服务业,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村发展本身需要资金周转,金融服务业的支持不应单一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强金融合作,政策性贷款以及个人信贷业务要得到切实保证。[6]以资本引领发展,实现居民从业多样化,将现代金融服务业与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加工業、农家乐餐饮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整合。
  4.2.3 拓宽旅游业,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借助资源优势拓宽产业,将民族风俗、文化信息融入旅游业,可带动餐饮、文化、工艺等相关产业发展,通过自然景观加入非遗文化、民俗等进行深度旅游吸引游客延伸旅游线路,延长旅游产业链,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借助互联网,发展智慧旅游,形成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身相融合的新型旅游,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创新、绿色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
  [2] 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3] 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规划编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4] 李天翼.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5] 单元媛,赵玉林. 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 理论前沿动态,2012(5).
  [6] 张平.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