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剑河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易地扶贫搬迁是当前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措施。该文以贵州省剑河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获取第一手材料,分析了剑河县易地扶貧搬迁工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易地搬迁;公共设施;就业;剑河县
  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在脱贫攻坚战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任务和使命。自20世纪80年代始,宁夏、甘肃等地先后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探索,为国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提供了地方性的经验。“十三五”以来,不断创新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机制,更加注重精准性。通过持续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迁出地的环境质量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进而有效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贵州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正在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不懈奋斗。为此,本研究以剑河县为例,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做好贵州省易地移民搬迁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剑河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现状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30余万,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经济发展较慢,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自2016年以来,剑河县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过精准识别和反复核实,搬迁对象为3663户、15180人,涉及全县12个乡镇的202个村、640个自然寨(组),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达2630户、9920人,占搬迁对象的65%。截至2018年末,已新建集中安置区7个,分散安置区1个,共安置3663户、15180人。
  1.2 原因分析 笔者深入剑河县农村,通过对搬迁的居民的随机调查了解到,原住地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经济落后,已不适合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另外,剑河县全区地质构造多为褶皱和断层,年降水丰沛,岩层渗水性较弱、吸水性较强、抗风化能力较弱、稳定性较差;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使得剑河县的地质环境逐渐恶化,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利。因此,为了使居民能够更好地生活以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将地质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居民搬出去。
  2 剑河县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
  2.1 安置房满意度低 剑河县移民安置房共有60m2、80m2、100m2、120m2 4种户型,按照家庭人口总数,以每人20m2标准分配。通过实地调查得知,各户型都有客厅、厨房、浴室及与家庭人口相符的卧室数量。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群众对安置房的体验较差,大多数移民不太满意。他们普遍反映安置房与以前在乡下住的房子相比,面积过小、适用性差,如果有客人来访就无法安排住宿,这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并且部分安置房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多家住户反映客厅瓷砖破损、卫生间漏缝、渗水严重等。
  2.2 交通设施不完善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易地搬迁户对安置区的交通条件表示堪忧,安置点距离中心城区较远,没有便利的出行条件,给其家庭日常生活、子女上学、工作上下班带来了诸多不便,有的甚至因为接送孩子上下学而无法工作。目前,剑河县城有3条公交车线路可通往城郊相对偏远的3个移民安置区,但3条公交车线均在21:00点结束运营,这限制了安置区居民的出行时间,也对超市、饭店等服务型行业人员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不便。而且部分公交线路终点站离安置点还需步行超过10多分钟的路程,有些路面尚未硬化,雨天尤其难行,这对安置区的学生、上班族极其不便。
  2.3 移民就业不充分 为了使移民迁得来、留得下、能致富,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仍存在一部分群众不知道、不了解就业帮扶政策的情况,这说明该类政策还未得到有效广泛的宣传和落实。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移民通过自身资源和方式在县城寻找工作,一般都是打零工或进入一些低端的服务业,工资相对较低,仅能满足家庭日常生活的支出。虽然政府鼓励自我创业,但只有极个别具有创业意愿的移民才能获得政府的贷款支持,绝大部分移民无法享受到这一政策,从而制约了移民的自我发展。此外,虽然政府针对移民制定了各种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大多只适用于青壮年和中年移民,对于年纪较大的移民来说,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城镇新的就业方式和生产技能的接受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在非农环境下参加就业,故而搬迁后依然没有稳定的生活保障。
  2.4 家庭收支紧张 易地扶贫搬迁后移民的家庭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但就业、创业能力和机会都非常有限,收入并没有得到同步增长,移民户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以前在乡村,他们大多通过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就能够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搬迁后,日常食用的生鲜蔬菜都需花钱购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移民的生活负担。同时,移民因为自身能力的原因,难以适应非农就业或者不愿进行非农就业。剑河县虽然通过就业和产业扶贫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搬迁户的就业,但是一部分贫困人口搬迁后仍然面临失业和贫困的问题。
  2.5 公共事务参与度低 通过对106户搬迁居民的问卷调查,发现搬迁移民与邻居关系相对以前较淡,“交往少了”的比例达到55.66%,且对社区集体事务的参与度也较低。选择“经常参与”的人数仅有14人,“偶尔参与”、“几乎不参与”的人数分别为40人、52人,占比37.74%、49.06%。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如下:首先,居民搬迁之前由村委会管理,现在转变为由移民社区管理,如果两者之间衔接不好,很容易让他们感觉“有困难找不到人”或“不知道找谁”之类的问题。其次,安置房通过抓阄的形式分配,每个安置点的移民来自全县的各个乡镇及村组,邻里互不相识,几十年来形成的熟人社会突然被打破,需要时间重新建构。移民之间交流仍以来源地为主,形成“地区小群体”,容易产生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安置区移民的交流与融合,对公共事务基本上都是持漠不关心的态度。   3 完善剑河县易地搬迁的对策建议
  3.1 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首先,易地扶贫搬迁需要大量的资金持续投入,只有资金足够充盈,政府协调各方面资金有效投入,确保安居工程按质按量完成。其次,政府在制定移民决策时,要将移民作为核心的社会力量,确保移民工程能够满足移民在安置地的生活保障需求,让移民更加安心。再次,在制定搬迁补偿补助政策时,要根据移民自身的特殊情况来制定帮扶计划,同时将移民搬迁过程中相关的政策信息透明化,让移民切实了解移民政策,确保优惠便民措施惠及大多数人。
  3.2 强化对移民的管理和服务 加强迁出迁入两地社保、医保、户籍等部门的配合,对移民的变动、人户分离、外出务工等信息,做好调查统计并进行相应的联动和交接。尽量简化社保转移程序,设置多样化投保档次,强化农村低保、新农保等国家福利政策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相衔接。在搬迁之后,政府应将移民的社会保险关系按照规定进行转移和接续,无论移民搬迁后转为城镇居民还是保留农村户籍,都要保证搬迁移民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对转为城镇居民的移民实行屬地管理,保留农村户籍的,则应纳入安置地进行统筹管理,享受原住地和现居地的相关惠民政策。
  3.3 加强实用型就业技能培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工作,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长期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稳定就业是移民家庭生活保障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贫困户搬迁后的生活水平,相关产业的财政支持应与国家政策相结合,落实搬迁地区产业政策要求的配套资金,确保搬迁后续工程拥有足够资金。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搬迁移民对非农生产生活方式适应能力较差的现实问题,提供全面的就业平台,对拥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移民提供政策帮扶。不断加强就业培训指导,让移民掌握就业技术,提升移民的内生动力。技能培训应从移民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注重实用性,分类开展,或者由安置地企业根据岗位需求提供培训,或者以工代训,坚决杜绝流于形式、内容雷同、难以满足移民多样性需求的培训。
  3.4 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 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贫困不只是物质上的匮乏,也包括公共服务方面的短缺。因此,各地对安置点的选址要经过科学论证,选择最佳区域进行建设,使安置点的交通系统与城区交通网连接起来,并提供便民的外出交通工具,以保障日常出行。其次,在安置区建立菜市场、生活超市、社区卫生室、娱乐休闲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移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尽可能满足移民对居住环境的需要,提高居民居住的舒适感。
  3.5 重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扶贫搬迁的移民最终会共同结成一个新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会带有很强的乡村味,这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在于居民性情相对纯朴,乡邻之间的关系也相对和谐;缺点是居民们把在农村的一些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也带进了社区。优点固然要加以保留和传扬,但是缺陷一定要加以改变,这就需要全方位的提升移民的综合素质。而要想解决好移民的缺陷,就必须建设好移民社区,不但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以满足移民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需求。构建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移民的个人素养;提高社区工作透明度,公示与搬迁户利益相关的各项工作的进程以及结果等。此外,由于绝大多数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民们失去了原有的土地,他们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时下地劳作打发时间,怎样规划好这些新居民的闲暇时间,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社区工作者应积极开展社区活动,给居民创造互相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提升搬迁居民之间的感情,加强居民之间的联系与融合,从而不断增强搬迁移民的归宿感;通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来培养移民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等文明意识,提高社区移民的文明素质,使其接受并适应城镇生活,让移民在社区市民文化的熏陶下转变其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注重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居民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社区工作者与居民建立良好关系,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加快社区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鹏.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2]陈丽宇,柳成荫.关于生态移民社会保障广覆盖可持续对策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155-158.
  [3]婀妮尔,张建新.阿拉善左旗易地扶贫搬迁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0):148-151.
  [4]张富富.贵州省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生计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7.
  [5]王宏新,付甜,张文杰.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演进特征——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03):48-53,129.
  [6]税伟,徐国伟,兰肖雄,等.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12(01):150-157.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1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