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文化视角的岭南村庄交往空间布局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研究岭南地区珠江东西两岸以佛山和东莞为代表的村庄交往空间布局差异与成因,为我国村庄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岭南村庄;交往空间;规划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23-0069-02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ces and causes of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layout represented by Foshan and Dongguan o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 Pearl River in villagesin Lingnan, so as to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village planning in China.
  Keywords: villages in Lingnan; communication space; planning layout
  引言
  目前乡村振兴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今年1月份,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村庄规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 村庄交往空间类型演变
  目前学界针对村庄交往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存在形式、形成动力、建筑特征等方面。从存在形式方面看,可以将村庄交往空间划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永久性是较为固定的村民交往空间,而暂时性的是为了特定时期的某项活动的交往空间。从形成动力方面看,则可分为官方交往空间和非官方交往空间,前者主要指来源于上一层级权利机关意图而形成的交往场所,后者主要是村民基于自身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交往空间。从建筑特征上来看,还可分为开敞性、半开敞性和封闭性三类,主要是从村民可达性的角度来研究。
  2 岭南村庄交往空间特征
  2.1 珠江西岸地区
  珠江西岸指珠江以西的广大地区,具体指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肇庆(主要指鼎湖、大旺、高要、四会)市和顺德区,其中佛山市是珠江西岸乃至整个岭南地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佛山市在唐朝时期已经十分发达,是工商业十分兴旺的岭南重镇。经济上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文化上的繁荣,对于以乡村文明为主的封建时期而言,佛山地区的村庄在漫长的封建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烙印。
  佛山乡村地区最为特色文化即是祠堂文化。所谓祠堂,即是古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同时鉴于祠堂的宽阔空间,还是家族或者村民举行各种大小活动的场所,如祝寿、结婚等喜事或丧礼等。此外,祠堂更是村民商议重大事件的场所,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根据笔者调研,目前佛山市内仍存在着大量祠堂,而且这些祠堂往往都还是村庄布局的核心,如村委会、小学、公园、体育设施、广场等均是围绕祠堂而设,形成了以祠堂空间为核心的村庄交往空间体系。
  2.2 珠江东岸地区
  珠江东岸地区主要包括东莞、深圳、惠州等,其中东莞与深圳一样,在封建时期发展相对迟缓,均是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飞速发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大量外来移民迁入的支撑,外来移民的大量进入,也带来了新的不同于传统岭南文化的文化特征。根据调研,目前东莞市内各村庄中祠堂存在的数量很少,或者已经拆除,而几乎每个行政村均有若干近十几年来新建的广场,广场面积从2000多平米到20000多平米不等,一般包括一个半开放式舞台、若干篮球场等体育设施等。广场周边一般为村委会、小学、公园等,实际上形成了以广场为核心的村庄交往空间体系。
  3 原因探析
  3.1 發展路径的差异
  东莞的发展历史明显短于佛山。正如前文所述,佛山在唐朝年间已十分发达,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其他三个为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清朝末年,广东地区成为唯一对外开放的口岸,佛山更是融汇西方先进生产力,成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据史料记载,在道光年间,佛山有从事棉织的产业工人多达近五万人,从事丝织的产业工人将近两万人,全国十八个行省都在佛山设置商务会馆,还有多达23家洋人设置的洋馆。佛山的商业繁华程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广州。而东莞在历史上一直发展较晚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后,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内地“三来一补”产业的重要代表,大量外资、港资企业在东莞设厂,极大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省内以及全国农民工。
  佛山由于历史繁荣时间较长,百姓生活较为富足,因此对文化上的需求也较为丰富,而祠堂也就成为名门望族门光宗耀祖的重要形式。大户人家往往斥资修建颇为豪华的祠堂,不仅成为宣扬自己地位的重要标志,也同时成为了家族和村庄的核心交往空间。东莞虽然与佛山同属岭南地区,但由于历史较为短暂,传统的祠堂文化并未留下很深烙印,反而是改革开放后大量外来人口带来了新式的生活及文化需求。
  3.2 商业文化的影响
  岭南地区自古以来与北方封建中心地区的差异之一就是对商业文化的宽容,佛山作为岭南的重要地区这种商业文化更是显著。自从大庾岭山路被开拓出以来,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商贸交往就开始繁盛。同时,岭南地区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大量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商品被运到岭南,再运往海外,同时海外的各种商品也通过岭南运往中国内地。在这个过程中,商业文化深深影响到了岭南村庄地区。商人们奋斗一生艰辛经营,在古代不发达的交通条件下,一趟商贸之旅往往是有去无回,同时在封建时期商人阶级还并不受到主流士大夫阶层的待见。   在这种背景下,商人们往往有三方面强烈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一是需要标榜自己的事业成绩;二是对祖先和先贤的纪念,显示出自身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追随;三是成为家族或者村庄具有话语权的人。而这三方面均是通过祠堂可是展现和发挥出效力的,这也是祠堂为什么在佛山如此盛行的原因之一。
  3.3 村庄建设侧重点的差异
  近年来,国家对乡村地区发展高度重视,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发放的区域之一,更是高度重视乡村发展,积极改善村庄人居环境。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以及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逐渐成为村民和规划建设者们关注的重点。佛山由于历史上的繁荣期较长,因此也形成了许多较具历史的的村庄,这些村庄往往都有一些名门望族兴建的祠堂,而这些祠堂也一直是村庄交往空间的核心。在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出于延续历史文化传统、保留传统记忆同时也是尊重村民生活方式等的考虑,祠堂往往是保留下来进行修葺更新,并对祠堂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例如新建体育设施和公园等。由于祠堂一直是村庄的核心,不仅是在空间上更是在村民的心理上,所以村委会、小学等一般均选址在祠堂周边,这边最终形成了以祠堂为核心的村庄交往空间体系。
  东莞的繁荣历史距今时间较近,相比较于佛山而言,历史人口较少,大规模的历史悠久的村庄也较少,文化要素相对贫乏,因此村庄建设可以进行发扬延续的历史性空间并不多。同时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2017年东莞市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比例竟然高达77%,许多村庄中外来人口远远大于本村居民。外来人口主要以年轻的工厂工人为主,对于此类人群而言,工作之余的休闲活动一般为体育活动和较为方面的文化演出。因此建设体育场和文化广场结合的村庄交往空间更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这样成为了东莞村庄建设的重点。2002年,东莞市政府提出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要在未来10年内,把东莞建成文化新城,而广场文化由于涉及面广、群众容易接受而被看作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根据《东莞市建设广场文化之城实施方案》,至2010年,东莞市将实现每5000户籍人口拥有一个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特色文化广场,1万人以上的企业拥有一个文化广场,使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乐园,多种文化活动的中心,文化经济融合的平台,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城市文化品牌。为保障广场的建设,东莞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广场设施建设补贴办法,通过公共文化项目招商等途徑,鼓励社会资本和管理力量参与文化广场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多元化投入、多层次管理的开放性局面。正是由于上述所述原因,目前东莞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到村庄建设,都把文化广场的建设当做提升城市和村庄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
  4 结束语
  岭南地区珠江东西两岸以佛山和东莞为代表的这两种风格迥异的村庄交往空间组织形式,本质上可以认为是内生传统式村庄与外来移民式村庄交往空间建设的区别。由于社会经历发展脉络的差异,这两种村庄交往空间的内生源动力截然不同,在进行村庄交往空间规划建设时应当充分研究上述两种村落的差异,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规划策略。
  对于如佛山地区的内生传统式村庄,交往空间应注重延续历史要素,将祠堂等历史性的空间节点作为村庄交往空间体系的核心,以此组织其他交往空间。这样既可以有效提升村庄人居环境,还可以延续传统文化,塑造特色空间。对于如东莞地区的外来移民式村庄,交往空间应注重实际需求,而不应刻意建设仿古建筑,尝试建设以文化广场为核心的交往空间体系,一方面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舒适的休憩与交往空间,另一方面还可有效提升乡村空间形象。
  参考文献:
  [1]沈益人.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J].城市问题,2004(3):8-11.
  [2]李小林.试论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特征[J].殷都学刊,2009(4):136-139.
  [3]陶蒙莉莉.明清广府祠堂建筑概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1(5):154-155.
  [4]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J].地理研究,2004(1):125-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2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