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依赖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青少年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因此他们的互联网思维意识较强,对互联网产品具有较强的接受性。移动社交媒体的出现为青少年群体参与社会、认识社会提供了平台。但是青少年群体自身控制力较差、自我意识较弱,因此,在丰富的移动社交媒体面前很容易陷入媒介依赖的怪圈。鉴于此,对青少年群体移动社交媒介依赖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引导青少年群体正确使用移动社交媒介工作作出贡献。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群体;移动社交媒介;依赖性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10.018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用户的信息传播参与性更强。青少年群体是移动社交媒体的主要参与群体,他们积极乐观、追求时髦、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移动社交媒体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但于此同时,青少年群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很容易迷于移动社交媒体中,对移动社交媒体产生畸形的依赖,甚至在社交媒介中迷失自我。因此,对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依赖性问题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热点话题。
1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依赖情况
l.l 移动社交媒体用户分布
凯度《2018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社交媒体参与用户中,年龄在15 -24岁的青年群体占总人数的30%,是移动社交媒体的主要参与群体。
1.2 移动社交媒体对用户的影响
从社交媒体产生的积极影响性来看,超过一半的用户表示,移动社交媒体可以加强与家人沟通的及时性,方便他们更快速地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拓展社交圈、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从社交媒体产生的消极影響评价来看,超过40%的用户表示,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让他们自身能力变差,缩短了他们的睡眠、纸质书籍阅读时间,占据了过多个人时间,降低了个人信息安全性。
整体来看,青少年群体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乐于接受移动社交媒体,也是移动社交媒体的主要参与者。但是移动社交媒体的出现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依赖的类型
2.1 目标性依赖
目标性依赖指的是受众以满足个人某种实际需求为目的,对移动社交媒体所提供的某种功能服务或内容所产生的习惯性依赖。根据受众对移动社交媒体依赖程度的不同,按照从浅到深可以划分为目标性依赖、情感性依赖与认知性依赖三个层级。移动社交媒体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自由的、隐私的、互动的多维性空间,在这里青少年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圈。因此,很多青少年将移动社交媒体作为自己生活与情感的一部分,在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寻求心灵与情感上的慰籍和依托。可以说,移动社交媒体平台为青少年群体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青少年了解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责任,协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2.2 非目标性依赖
非目标性依赖主要是指受众没有目标性需求,但是却习惯性地打开移动社交媒体查看媒介内容或者下意识地去刷新页面,看是否有新的消息提示,全天候处于登录应用状态。移动社交媒体为青少年群体构建自我社交圈提供了平台和基础,给青少年群体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但于此同时,部分青少年群体对移动社交媒体产生非目标性依赖,给个人的人际交往、生活、情绪管理、思维方式等带来了负面影响。
3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依赖的特征
3.1 依赖关系复杂性强
青少年群体移动社交媒体依赖关系复杂性强,这主要是因为:①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依赖行为具有主动性特征,他们在参与媒介信息分享与表达时,不断地获得自我肯定与自我满足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移动社交媒体互动.在移动社交媒体平台构建个人社交圈。这与移动社交媒体的功能设计是一致的,所以,此时青少年群体对移动社交媒体的依赖具有主动性特征。②青少年群体在现实生活压力过大、社交受阻、情绪得不到良好的宣泄时也会被动地在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媒体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情感,排遣生活的压力,此时,青少年群体对移动社交媒体的依赖具有被动性特征。进入移动社交媒体的门槛低,因此,青少年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成本就可以随意、不受限制、不计后果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这种模式必然会助长青少年的依赖性心理,他们会慢慢习惯随时随地、漫无目的地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去查看、刷新移动社交媒体软件,注意力开始集中到移动社交媒体上,而且青少年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依赖行为,他们无意识、无目的地在移动社交媒介上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3.2 趋向于人际依赖和群体依赖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依赖还表现出较强的人际性与群体性特征。移动社交媒体不但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而且也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构建自我社交圈的基础和平台。在社交圈内,青少年群体可以寻求与自己观念相符的“志同道合的圈内人”,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部落,并在社交圈建立的过程中获得集体的认同感和个人身份的归属感。所以,青少年群体移动社交媒体的群体性传播效益比较明显。
3.3 转向对“媒介拟态环境”的依赖
青少年在参与移动社交媒体活动的同时,也会将新媒体中的一些语言和行为方式带到现实生活中,他们对移动社交媒体的依赖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和服务设置上,开始寻求更深层次的媒介拟态环境体验,将现实生活和媒介拟态环境交织在一起。
4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依赖的表现
4.1 复合型需求与动态性表达
青少年群体在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上也表现出跨品类使用的特征,他们不再满足单一的某种产品或者功能的使用,开始选择多种不同功能偏好的社交媒体,对移动社交媒体的选择表现出复合型需求特征。同时,青少年群体爱分享、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他们在移动社交媒体使用上也表现出较强的活跃性和动态性。 4.2 替代性的幻象与虚假性的满足
移动社交媒体打破了传统社交的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是一种虚拟的、二维空间。不过,对参与移动社交媒体的受众来说,这个虚拟的二维空间却是真实存在的,是个人真实想法与观点的表达,是真实空间的拟态环境,也成为青少年受众群体的第二生存环境。当现实生活压力过大时,青少年群体更倾向于选择移动社交媒体这一拟态环境来获得现实生活中替代性的满足感。
4.3 强化的畸形与延伸的病态
不同类型的移动社交媒体在产品功能与服务内容设置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随着移动社交媒体产品的丰富,受众的需求应该得到较大的满足。但是实际上,移动社交媒体无形中为受众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的社交场景,青少年群体通过不同类型的社交场景来实现不同的社交需求,丰富的社交媒体产品提升了青少年群体对移动社交媒体的依赖性。如果青少年群体不对自身行为进行克制和规范,就会在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对其产生一种变态的、畸形的依赖。
5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依赖的负面影响
5.1 对青少年生活完整性的负面影响
移动社交媒体具有较强的碎片化特征。一方面,媒介内容具有碎片化特征。移动社交媒体对媒介信息内容具有一定的要求,用户必须在规范的篇幅范围内进行信息传递,信息内容简洁、精短,在信息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较强的碎片化特征;另一方面,移动社交媒体的信息查阅时间具有碎片化特征。青少年群体应该是乐观、轻松、充满活力的一代,但是也开始感受到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被剥夺感突出。学习和社交活动占据了青少年群体的绝大部分时间,他们浏览移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很琐碎。这种参与方式的碎片化特征无形中降低了青少年群体的参与感,加剧了他们对移动社交媒体的依赖性,降低了青少年生活的完整性。
5.2 对青少年自省与独立思考能力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被称为最具互联网思维的一代。因此,青少年群体在潜意识中对移动社交媒体所带来的影响是全盘接受的,是没有抵抗意识的。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群体现实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青少年群体的思维开始呈现出碎片化、平面化的特征。不可否认,移动社交媒体的出现满足了青少年群体的多种功能需求,但也给青少年的思维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很多时候,青少年群体看似在进行信息交流、参与问题讨论,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这些实践行为都只是表面化、形式化的,对所有问题的处理也以看为主,缺乏实际的行动支持。同时,移动社交媒体的过度参与也会造成青少年群体思维程序的机械化,在大量碎片化信息的影响下开始出现应对社交的行为,进行应激性的阅读和参与。长期下去,青少年群体的独立思维能力将会越来越弱,甚至被媒介和信息所支配,逐渐丧失自我。
5.3 对青少年社交关系的负面影响
移动社交媒体所构建的社交圈毕竟是虚拟的,长期的沉落不能帮助青少年群体摆脱孤独,反而会让其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统计数据表明,青少年群体参与移动社交媒体的时间越长,他们越倾向于和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秘密,对现实生活的参与积极性就越低。
6 完善建议
6.1 重视自我主体意识和主动性的发挥
青少年群体要认识到自身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双重属性,处理好移动媒体使用的主动和被动关系。青少年群体要重视移动社交媒体参与的主动性,以主人翁的意识让移动社交媒体服务于自身,通过对移动社交媒体海量信息资源的使用来发挥自我学习的主动性。
6.2 移动社交媒体加强行业自律
青少年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于此同时,青少年的自我克制能力弱,容易受外界影响。面对丰富多彩的移动社交产品,青少年群体很容易进入媒介依赖的怪圈。所以,媒介行业应主动承担起对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参与的引导责任,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技术手段限制青少年群体滥用媒介的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6.3 家长正确认识和看待移動社交媒体
家长要正确认识和看待移动社交媒体,不能将移动社交媒体完全放在对立的一面,要引导青少年群体以正确的方式来使用移动社交媒体,让其发挥最大的正面效用。家长要对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动机进行了解,只要青少年可以正确地使用社交媒体,家长就应该支持。一味地拒绝反而不利于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化进程,甚至会迫使青少年对家长说谎,导致严重的品德问题出现。此外,家长自身要发挥榜样作用,避免过渡沉迷和依赖移动社交媒体。
参考文献:
[1]姜永志.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心理形成机制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8( 12):45-56.
[2]王瑞.关于社交媒体用户的研究现状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9 (23):21-22.
[3]姜永志.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评估问卷编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6(10): 613-621.
[4]叶凤云,沈思,李君君.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错失焦虑症特征提取[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 17):96-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2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