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主体功能区规划驱动下的城市规划转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时代的更新换代,重视城市规划已经算是一种潮流,正是由于经济推动着时代在发展,所以传统的城市规划已经不适用于现有的形式,相关设计人员应该重视城市规划的转型和优化,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城市规划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主功能区规划驱动下城市规划转型细节,希望通过全文的论述能够从根本上完善我国城市规划现状,从而优化主功能区规划,强调转型。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规划;驱动;城市规划转型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8—0063—02
  1引言
  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程度逐渐优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但是正是如此,才会带来更多的困扰,尤其是对城市环境的改变,使得城市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城市病也越来越多。同时,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为了优化城市环境质量及文化质量,应该利用全新的方式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
  2传统城市规划存在的缺陷
  2.1将经济效益作为重点,忽视了环境效益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总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从而遗漏了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效益而疯狂扩张土地,导致城市建设质量越来越差,从而使得整个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也逐渐降低。
  2.2只看到了眼前的局部利益。没有总体的考虑
  要想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关键的就是要重视整体利益,从全局出发,做全面的建设,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改正。在此过程中,政府或者其他建筑人员总是局限在眼前的利益,尤其是没有足够重视总体的利益,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导致政府失去更长远的利益,甚至会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进程。
  3主体功能区规划是转型关键驱动力
  3.1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根本依据
  之所以要重视主功能区规划,是因为主体功能区才是改变城市规划的根本依据,只有重视主功能区规划问题,重视土地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主功能区规划的目的就在于此。所以说,应该重视主功能区规划,优化主功能区的建设和设计,而主功能区的基本理念就在于区域规划,因此,要将主功能区和其他区域建立起相应的联系,这样才可以有效完善城市规划。
  3.2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市规划的转型起驱动作用
  全面优化主功能区规划,不仅重视刚性规划,物质技术以及静态规划,最关键的是重视城市居民的意见,而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于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城市规划转型工作的关键驱动力,重视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提升城市规划转型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同时,提升主体功能区规划质量还能够完善城市规划,对于转型工作有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
  4城市规划转型的发展方向
  4.1以综合目标规划取代经济目标规划
  在城市规划转型过程中,要重视综合目标规划取代经济目标规划的方案。传统的城市规划重点多在于提升城市GDP,而转型的目的则是降低国家资源的浪费,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全面规划城市建设,这样才可以全面优化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
  4.2以政策性引导规划取代技术型建设规划
  划分主体功能区可以说是最基础的规划改善方案之一,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全新的空间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这样就能够提升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整体质量,这点对于优化政策机制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
  5城市规划转型的相关措施
  5.1大力推行规划实施绩效考核机制
  重视城市规划转型过程中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奖励,应该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来激励政府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积极地工作,从而在转型建设过程中可以提供更多的想法和人力,有助于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一般而言,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程度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城市规划转型是否成功。再者就是重视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避免此过程中政府官员不合理的增税,优化城市规划就是优化政府制度。
  5.2促进多规协同发展
  由于现在所处的时代都是大数据时代,所以城市规划建设也应该跟得上时代的变更,尤其是应该重视不同层面共同发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主要是在建设城市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这样主要根据土地利用情况和城市总体建设情况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转型,与此同时还兼顾国民和社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也在一定意义上优化城市人文建设。总而言之,应该重视多规协同发展方式,这样能够实现城市主体效益的同时还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6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出优化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城市规划转型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尤其是能够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强调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优化建设方案,强化绩效考核制度,只有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城市规划的总体质量,最终达到公民对城市建设的终极要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3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