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健身俱乐部不同消费群体体育消费结构分析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现阶段,健身服务行业越来越趋向于为普通消费者服务,不同阶层、不同消费水平、不同学历水平的消费者涌入健身消费市场,铸就了健身市场的多元化。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调查沈阳市不同消费群体体育消费结构,为沈阳市健身行业决策部门和商业性体育俱乐部的投资者、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从而达到拉动体育产业消费的目的。
关键词 沈阳市 健身俱乐部 消费群体 消费结构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本研究以沈阳市俱乐部健身人群为研究样本,调查研究其商品性体育消费的种类,并按照主流研究对体育消费的划分方式,该人群商品性体育消费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即体育实物性消费、体育服务性消费和体育博彩类消费。
1不同年龄消费者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年龄在36-45岁之间的俱乐部健身人群的健身消费最高,每年接近5000元;26-35岁年龄段,每年接近4000元;56岁以上的健身人群总消费水平最低,但也超过了2000元。不同年龄组实物类、服务类、博彩类消费结构有较大差异。26-35岁、36-45岁之间的健身人群实物类消费低于其他年龄段,而36-45岁、26-35岁年龄段的服务类消费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领先其他年龄段超过2000元/年。各年龄段博彩类消费普遍不高,但26-35岁、36-45岁两个年龄段明显占据领先地位。
调查表明,36-45岁、26-35岁的消费者是体育消费的主要消费群体,健身行业可以选择该群体进行高品质体育消费推销,且该群体的服务性消费能力和意识均比较强,但该群体对实物类消费的热衷程度不高。46-55岁的消费者也拥有较高的体育消费总量,这部分消费者对实物类消费的认可程度高于服务类消费,因此,针对45-55岁的消费者,应该以实物类体育商品销售为主。
2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收入水平是判断社会分层的重要依据,探讨不同收入水平健身人群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我们从不同阶层消费者的需求入手了解其消费需求,便于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宏观调控和干预。沈阳市健身俱乐部健身人群的总消费水平与其月收入水平呈正比递增。本次调查范围内收入水平在2000元以下的人群没有到健身俱乐部运动的习惯,收入8000元以上为沈阳市作高收入群体,但从其消费特征可见,其体育消费不足6000元,提示高收入群体的健身人群消费有待提高。3000-5000元收入人群与2000-3000收入人群的实物类消费量几乎一致,究其原因,中低收入水平人群的实物类消费以运动服装鞋帽为主要消费渠道,而这些消费几乎是必须品消费,消费提升空间不大。
研究认为,居民收入通过影响体育消费内容来影响体育消费结构,高收入群体更具备服务性消费的购买能力,健身人群服务性消费量受收入影响明显,随收入增加,服务性消费量呈阶梯式递增。低收入群体倾向于实物性体育消费和博彩类消费。
3不同性别消费者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调查发现,女性的健身消费高于男性,且不同性别之间健身消费相差较大,这可能是由我国南北方的生活习惯差异和气候差异决定的。不同类别健身消费的区别上,本研究的结论与前人研究一致,男性的实物类消费较高,这不仅仅源于男性有良好的健身习惯,也与男性日常穿着习惯有关。
4不同学历消费者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學历与体育意识密切相关,国民体育意识提升是促进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根本因素。健身人群的学历和健身消费呈正相关,学历越高,健身总消费越高。这可能由两方面因素引起。其一,学历较高的群体健身意识比较强,其二,学历较高的群体在单位中普遍处于较高位置,收入较高。健身意识和收入水平共同该决定了高学历群体比低学历群体产生更多的健身消费。学历差异下健身人群消费结构的区别也反映出体育消费意识对体育消费结构的引导作用,各学历水平下实物类消费的差异不大,但高学历者的服务类消费水平要显著高于低学历者、博彩类消费水平显著低于低学历者。
5不同职业消费者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国企、个体、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健身人群的人均总消费排在前三位,均超过了4000元,私企人均总消费排在第四位,离退休排在第五位。不同职业的健身消费是由职业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稳定性决定的,国企和个体收入较高决定了这类人群的健身消费水平高。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虽然收入比较低,但收入稳定,工作时间稳定,社会地位较高。按政策规定不可以开创副业,多数公务员都是早八晚五,其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他们不会选择档次过低的健身场所。李小芬等人对上海市不同职业健身人群消费结构进行研究时发现,私企从业者的健身消费较高,而本研究私企从业者健身消费并不高,这是由沈阳的经济水平决定的。多年以来,尽管沈阳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外资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仍然较少,私企规模不大,企业稳定性不强,员工待遇不高,这决定了私企从业者的健身消费水平。
6总结
总之,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和消费水平造成了体育消费内容的差异和偏好,体育消费呈现出不同特征。年龄在36-45岁、月收入超过8000元、学历为大学本科以上、国企或公务员等保障性高的职业的女性服务性消费比例较高,年龄在46-55岁、学历偏低、高收入的个体从业男性实物性消费比例较高。体育消费供给端可以以此为依据调整体育消费营销方案,为不同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小芬.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特征与经营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03):26-31.
[2] 鲍明晓.群众体育:公益还是私益[J].体育科学,2005(0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7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