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于飞》两个版本的歌曲文本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凤凰于飞》是电视剧《甄嬛传》的片尾曲,由著名音乐人刘欢作词、作曲并首唱。后来有许多流行歌手翻唱过这首歌曲,其中以林俊杰的翻唱版本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刘欢原唱的《凤凰于飞》极富中国传统色彩,古意盎然、深情豪放。林俊杰翻唱的《凤凰于飞》更具现代感,灵活多变、柔情简约。
【关键词】《凤凰于飞》;演唱版本;刘欢;林俊杰;歌曲文本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凤凰于飞”一词,出自《诗经·大雅·卷阿》,意为“凤与凰在空中相偕而飞”,喻夫妻相亲相爱,也用来表达对婚姻新人生活幸福美满的祝愿。后由刘欢填词谱曲并亲自演唱的电视剧《甄嬛传》片尾曲《凤凰于飞》,因电视剧的热播而广为流传,加上其古典韵味的歌词与民族特色的旋律更是惹人喜爱,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后来有许多流行歌手翻唱过这首歌曲,其中以林俊杰的翻唱版本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本文通过对这两个演唱版本的歌曲文本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在于阐述其中创新性元素和民族音乐语汇的有机融合,以期对流行音乐创作有所启示。不管是哪个版本,其中体现的中国传统民族元素都是十分丰富的,与流行音乐元素相融合,隐约使人感受到流行歌曲的新气象。
歌曲文本不仅包括歌词与旋律,还包括调式与和声、编曲与配器等方面。歌词是歌曲文学性的表现,与其紧密相连的是作为歌曲音乐性表现的旋律,词曲结合,便是歌曲文本艺术特征的第一个维度;调式与和声是歌曲文本艺术特征的第二个维度,色彩多样的和声,灵活多变的调式,无一不丰富歌曲的艺术内涵;而编曲与配器的应用则是第三个维度。将这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对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的道路有所启示,而且也能对流行歌曲演绎方式的创新有所启迪。
第一章 歌词与旋律的比较
(一)刘版:古意盎然
刘欢创作的《凤凰于飞》,歌词如下:
旧梦依稀,往事迷离,春花秋月里。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飘来又浮去。君来有声,君去无语,翻云覆雨里。虽两情相惜,两心相怡,得来复失去。
有诗待和,有歌待应,有心待相系。望长相思,望长相守,却空留琴与笛。以情相悦,以心相许,以身相偎依。愿勿相忘,愿勿相负,又奈何恨与欺。
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真情诺诺,终于随乱红飞花去。
期盼明月,期盼朝阳,期盼春风浴。可逆风不解,挟雨伴雪,摧梅折枝去。凤凰于飞,翙翙其羽,远去无痕迹。听梧桐细雨,瑟瑟其叶,随风摇记忆。
梧桐细雨,瑟瑟其叶,随风摇记忆。
歌词讲述了爱情双方从两厢情愿到痛苦别离的感情过程。整首歌词大多为“四言+四言+五言”的句式,四句一段,共有四段。歌词整体略带《诗经》四言诗的风格,华丽的辞藻、整齐的段落、古典的韵味,都透露出古典艺术的美感,这也源于刘欢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歌词也根据旋律的需要而灵活多变,并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表现了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这首歌从旋律来看为三段式。旋律以八分音符为主要节奏型,加上“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方式,如吟诗一般,更具古典之美,也更能表现歌词蕴含的凄美之情。
初听第一句,根据宫角定调,可能会认为是b羽调式,直到后半句出现e羽调式的宫音才让调式确定,那第一句出现的变宫音就可解释为是变宫为角的扶“偏”为“正”,加上后半句出现的清角、清宫二音(清角音亦可用清角为宫的方法扶“偏”为“正”),造成调式的游离感,这正好也对应歌词唱到的依稀、迷离、雾花水月。
(二)林版:有机整合
林俊杰翻唱版的歌词没有加入新的句子,但是在段落的安排上稍加变化。歌词由原来的四段加入三个重复段落,变为七段。“有诗待和”一段在“期盼明月”之前重复,之后又重复“得非所愿”一段,最后是重复的“期盼明月”一段。
演唱的旋律虽没有过多的改变,但是加入了不少富有特色的间奏,曲式结构也由简单的三段式变为双三段式。
第二章 调式与和声的比较
(一)刘版:多元统合
虽然这是一首流行歌曲,但却富有民族特色,就是因为以民族调式为基础来谱写的缘故,其中加入大量偏音,运用现代和声技法,也代表了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这首歌为单三部曲式,首段为e羽调式,和声进行为Em—D—Bm—G—Em—F—bB—Bm—Em—D—Bm—F/A—Bm—C—Am7—Bm。中段转为其同名调式E宫调式,和声进行为E—Cm7—A—B—E—Am7—Bm—Em。再现段虽旋律相同,但却转为主调的下属方向调a羽调式,尾声回到主调e羽调式。
歌曲第6小节运用了燕乐Ⅱ级和弦,接着,第7小节是它的下属方向bⅢ级和弦,这两个和弦正好与大小调调式交替变和弦的bⅦ级、bⅢ级一样,这正是运用了现代和声的技法。
(二)林版:回旋曲折
与原版不同的是,这个版本转调更为频繁,调性更加多样。曲式结构为单三部曲式的变体形式——双三段式,中断与再现段一起反复,形成一个新的“循环组合”,且中段调性改变。首段A段与原版一样都是e羽调式,中段B段为E宫调式,接着是间奏,间奏之后的再现段C段转为主调的上主音调#f羽调式,接着又转为主调的下属方向调a羽调式继续重复一次,进而是中段的再现段D段转为A宫调式,最后一段是首段第二次重复的再现段E段,为a羽调式,尾声则回到主调e羽调式。比较来看,林俊杰版相对于刘欢原版,首尾相同,但中间加入了几个转调乐段,和声进行上与原版无太大差异。
第三章 编曲与配器的比较
(一)刘版:中西合璧
前奏部分主要是西洋乐器演奏,钢琴弹奏分解和弦,小提琴演奏高声部,然后加入大提琴,形成高、低两个声部。逐渐弱化的钢琴与小提琴声烘托出大提琴浑厚的音色。最后大提琴琴声渐低,引出演唱部分。
歌曲首段则换为极具民族特色的古筝为主伴奏乐器,其中还伴有一线琵琶声,伴奏音型也同样是如波浪般的分解和弦形式。第二段开始,慢慢加入扬琴、小提琴与打击乐,丰富了色彩与声部。第三段重用打击乐,其他弦乐器则作为陪衬。
(二)林版:贯穿古今
这个版本,前奏与间奏更为丰富,并通过电子乐器的使用传递出“新世纪音乐”风格,营造出一种空灵飘渺的空间感与氛围感。前奏最开始如同尘封的大门被打开,伴随着几个电子音,而后吉他响起,并在几个小节后进行变奏。整首歌曲的前半部分主要伴奏乐器都是吉他,这与演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织体类型与原版相比更加复杂,更显现代感。前半部分结束后的间奏部分张力很强,主要伴奏乐器由吉他变为乌德琴(是吉他之祖),间奏部分加入人声,极具异域风情。歌曲后半部分随着情感越来越激烈,钢琴与交响乐队加入到伴奏中,并加入了激烈的鼓点,最后在钢琴的柱式和弦伴奏下结束演唱。
《凤凰于飞》这首歌的两个演唱版本个性鲜明,但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民族特色。不管是用怎样的方式演绎,不管是表达何种情感,都是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道路上的重大尝试。通过比较分析我们明白,对于流行音乐中民族化元素的推广和发展不仅需要在创作方面多加创新,也要在演绎时融入自己的风格,才能让人耳目一新,抓住听众的耳朵。
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曲都表现出创作的民族化。《凤凰于飞》这首歌,既根植于古典文化的沃土,又以丰富多元的技术手段,深度开掘民族性音乐的表现空间,实现了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语汇的有机融合及内在渗透。希望更多的理论家将流行音乐民族化置于自己的研究视域中,为我国流行音乐文化的整体建构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7(1): 137-141.
[2]黄晴葵.歌曲创作中五声调式旋律写作的观念與方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4):133-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0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