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考制度也发生了改变,针对这一变化,社会上引起了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视。语文是高中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所以提出了要对高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上渗透语文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學习效率。然而,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内容过于僵化等,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渗透的合理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地位非常重要。语文课堂的内容主要是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是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师必须渗透到中文课堂中的语言核心素养,发挥道德教育功能。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树立健康的价值观。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美学的品味与创造、人格的塑造与提升,这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思想文化内涵、综合素质和综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必要的[1]。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就是学生最重要的涵养和素质。它不仅包括“知识”和“能力”。而且它的含义要更加复杂和丰富。核心素养同“知识”“能力”相比,它更注重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交流和情感方面的共鸣。在学生的关键发展阶段,培养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现阶段,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高中阶段,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而独特的魅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理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价值观[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按学生心理、生理以及语言发展方面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以,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与之相关的创新研究,以便在课堂中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教师需要合理地结合课堂内容和课外活动的延伸。语言课堂的内容是核心,课外内容的延伸是辅助的,不断地感染和沉浸在学生的情感中,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科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格。在语文学科中注重核心素质的培养,能够让语文课堂不再像过去一样机械枯燥,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课堂效率[3]。
   二、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知识也应该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不应该一成不变。对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进行更新,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地进行创新,而现阶段某些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学生对语文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没有对相关知识进行延展探究、互动。课堂气氛很尴尬,教师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不会更进一步探究和思考,这使得学生无法独立学习、探索,阻碍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学生无法把握语文学习的核心,背离语文教学的初衷,这导致许多学生降低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果继续这样,教师将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不会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也不会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无法使高中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三、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的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独立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建场景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教师要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的心理活动,从而创设情境,提出一个特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出自《史记》。教师让学生阅读之前,可以根据课文发展的顺序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进行自主思考。例如,“从摘录的部分来看,这篇文章是基于什么叙述的,当介绍角色的履历时,作者为什么要把连廉颇放在蔺相如前面?”“秦王对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后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和氏璧回到赵国之后,蔺相如怎么向秦王解释?”“廉颇蔺相如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的本身进行思考,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整篇课文的理解,使其更加清晰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方法。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思考,注意细节分析,仔细阅读情节,在阅读课文时将问题与阅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性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积极思考和总结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主动探索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将问题与课文的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面对问题时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可以突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地位,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语文课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语言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课程应注重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美感影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就需要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对课文中“美”的地方进行提炼和浓缩,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提升他们的内在素质和涵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道德观念[4]。    例如,在学习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这一课时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诗中所展现的景象,鹤汀凫渚,山川旷其盈视,云销雨霁的远近错落之美,連绵起伏的丘陵,辽阔的平原,蜿蜒的岛屿,广阔的山川风光以及著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景象进行诠释。描绘了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海水,天空和水都连在一起,彩霞从上到下一片,孤鹜飞过的绝美妙景,一一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磅礴的美,我们可以伴上名曲“高山流水”进行渲染,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仿佛他们亲自来到滕王阁,亲眼看到了那天空中飘落的云彩和水中寂寞的鱼儿,湛蓝的海水和天空。这样的情境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感知,可以让学生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作者的心境,由喜转悲,在这浩渺的天地之间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这种教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相关音乐,让学生感到在某一时刻作者的心态,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课堂渗透,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获得生活的感悟,从而建立一个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指导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正确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阶段的语文内容丰富,古代有诗仙李白的豪放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旷达不羁、陶渊明的闲适自然,近现代有鲁迅先生的一针见血、老舍先生的朴实幽默等,他们都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作者当时的创作心境,领略作者的伟大胸襟,结合自身的感悟,获得自己的见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建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显示自我个性,完善自我人格。
   总之,语文是高中教育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渗透语文课堂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将语文核心素养融入高中语文课堂之中,教师设置好具体问题,在课堂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总结答案的能力,还要在课堂中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获得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另外还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中的人物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兆曙.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析[J].新课程(下),2017(6):29.
   [2]程欣.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7.
   [3]肖利.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点思索[J].新课程(下),2016(12):35.
   [4]杨武谋.刍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7(9):147.
   作者简介:周桨,出生于1980年1月,女,中学一级教师,高中语文教学,甘肃省定西市人,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三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0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