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活指导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当前,对有寄宿需求的学生越来越低龄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受教育需求,不少小学开始施行寄宿制,以保证对学生受教育状况的及时跟进并有效管理。生活指导教师作为寄宿学生在校生活方面的“家长”,不仅仅要对学生的生活起居进行照顾,同时也要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掌握更多的独立生活技能,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出更美好的习惯和品质。
  【关键词】  生活指导教师 专业化建设 问题 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社会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成果的考察不再是以学生文化知识的增长作为唯一标准,而是将学生素养的各个方面的养成成效都纳入了考察范围。在此种大环境下,生活指导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岗位之一,逐步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受到了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对于学生而言,生活指导教师不仅是担任学生校园生活上的领路人,同时也充当学生健康发展的护身符角色。因此生活指导教师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思想素养,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生活上以及集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一、专业化生活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遇到的问题
  (一)入职门槛低,生活指导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生活指导教师只需要在生活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照顾,能够看护好学生的安全就可以了,因此学校在对生活指导教师的岗位进行招聘时一般没有对应聘者的学历以及专业技能等做过多要求。并且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应聘生活指导教师的也多为学校教职工的亲属或是其他相熟的年级较大的长者长辈。在类似低门槛的入职条件下吸纳入校的生活指导教师的素质往往参差不齐,从而让专业化生活指导教师队伍的打造在起步阶段就失去了良好的先天条件。此外,上文中提到,往往学校在应聘生活指导教师岗位时多选用熟人甚至亲人,这一举措也为日后学校生活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二)岗前培训环节缺失,生活指导教师专业技能匮乏
  由于专职生活指导教师职位起步时间较晚,再加上生活指导教师不是直接参与学生的教学活动,因此教育部门在生活指导教师的岗前培训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少,大部分的生活指导教师都是直接上岗。只有部分学校在新招聘的生活指导教师上岗前会对其进行简单的培训,但是这种培训多是让新教师熟悉校园环境以及生活指导教师的岗位工作内容,在生活指导技能的培训上不够专业,且培训时间短,对生活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提升效果甚微。
  由于生活指导教师在上岗前缺乏系统科学的培训,因此在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照顾、辅导时,只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这就很容易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的规律与要求出现不相吻合的情况,造成学生生活习惯养成效率低下或其他影响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情况发生。
  (三)成长机制缺失,定位失衡,生活指导教师归属感低
  现代学校无论是在生活指导教师招聘的起步阶段,还是在生活指导教师正式任职、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对待生活指导教师岗位的认识都是不到位、不合理的。学校对生活指导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对其日常教学目标和期望仅反复定格在“安全”问题上。长此以往,生活指导教师的教学热情逐步减弱,尤其是部分年纪较轻的生活指导教师,在工作中有自己的思维、考究,以实现社会价值为个人追求,但就当前的校园框架而言,显然难以实现生活指导教师的梦想。不仅如此,生活指导教师在参与校园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地位较低,参与度得不到保障。反而是在校园管理中有不良事件发生时,往往归咎于生活指导教师的失职,导致生活指导教师对于教师集体队伍的归属感低,甚至其中部分教师由此觉得学校的荣辱于己无关,只是将生活指导教师作为一份谋生的饭碗。
  二、生活指导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策略
  (一)规范招聘流程,坚持择优录取
  学校作为生活指导教师招聘的主体,在制定招聘计划之初就应该明确招聘的方向,在应聘人员的应聘要求的提出上要做到细化、具体。为了保证生活指导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学校首先需要对应聘者的学历做出要求,例如大专以上。对于有参军、支教或是其他公益事业的参加经历的应聘者,在学历上可以适当的放宽。其次,学校的招聘时应当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考察方式,对应聘者的思想素质以及应对学生在校寄宿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初步的考察。最后,在应聘人员的年龄范围上,学校也需要做出考虑。年龄太小,可能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年龄较大,在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执行情况差的问题。所以学校在对生活指导教师进行招聘时,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招聘流程进行合理适当的调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的生活指導教师都属于学校外聘教师,在招聘上没有在编教师招聘严格、公平,招聘结果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改变。因此,学校负责人在进行人员招聘时,需要坚守招聘初心,严格按照招聘制度以及流程,择优择贤,把好高素质生活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关。
  (二)重视生活指导教师的岗前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样本,不论是哪方面的教师,都应该时刻谨记自己的育人职责。生活指导教师同样需要积极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作为教师的主管单位,有责任帮助教师不断的提升自我,使教师有能力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学校需要将生活指导教师的岗前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重视起来,让生活指导教师素质的提升在科学合理的计划下更加切实可行。学校在生活指导教师上岗前除了对教师的思想素质进行加强外,还要就学生寄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应对提前做出演练,加强生活指导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在生活指导教师进入工作后,学校同样需要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对其进行培训,帮助生活指导教师及时的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生活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得到稳步的提升,使生活指导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得到增强,以此推进生活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进程。
  (三)建立完善的生活指导教师体系并增强其认同感
  生活指导教师作为校园教职工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有健全的制度和完整规范的场所去支撑其日常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生活指导教师个人价值的认同和尊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生活指导教师体系建设起来。其中包括上文中的打造专业性的人才教师队伍、提供良好的培训内容和形式等软硬兼备的政策措施,最后将学校、学生的发展与生活指导教师的个人发展相统一,把生活指导教师的个人需求和规划纳入到实际保障中。只有加强生活指导教师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生活指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身与岗位的契合度才能使整个生活指导教师的专业性向前跨步。
  三、小结
  生活指导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家长”。生活指导教师需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要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必备的照顾学生的技能以及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亦或是更多。这不仅生活指导教师工作的需要,更是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需求。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生活指导教师,都应该将专业化队伍的打造重视起来,只有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生活指导教师队伍,才能更好的为学生全方面素养的协调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刘伟未.生活指导教师的现代化修养与责任[J].教师之窗,2016,(12).
  [2]蔡仲秋.对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专业建设的思考[J].校园新天地,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1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