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关键节点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关键节点进行探讨,能够有效加强预算执行控制,从而发挥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增强预算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最终促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预算管理;关键节点;优化途径
  一、 引言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得到增强,但针对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的预算管理体系并不是很完善,因而对预算管理关键节点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事业单位及其各级管理部门对全面预算的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并且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部门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还不够了解。事业单位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预算单位,不同层级的单位承担不同的预算编制责任,但其初衷依然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对此,应探讨预算关键节点的优化途径。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关键节点
  1.预算编制节点
  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质量普遍不高,导致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较大、执行预算的难度大,从而大大削弱了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具体来说,影响预算编制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细化。这是因为很多单位依然使用“上期基数+本期变化”的方法进行简单的预算编制,这导致了实际的预算编制缺少可执行性和可参考性,从而降低了预算编制的质量。
  二是预算编制的准备不够充分。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为预算编制工作分配的工作周期是一个月以内,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体量庞大的预算编制是有一定困难的,再加上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过大,具体预算项目就会缺少实际的调研和深入探究,最终导致预算编制偏离现状。
  三是预算编制工作仅仅由财务人员完成,单位内其他部门的参与度不高。这在事业单位中的体现比较明显,由于单位内部除财务部门外的人员缺乏预算管理意识,单位内没有形成全员参与预算编制的良好氛围。
  2.预算的执行节点
  预算编制后应当严格审批和执行,但是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力不够,因而预算对资金配置和资金使用率的控制就得不到保障。同时,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的现象是预算执行的刚性不足,因而造成了预算管理无法真正落到实处,预算执行的误差大。
  单位内部存在擅自使用专款、占用项目专款。挪用款项多作为基金支出,继而严重影响了项目资金的及时调用。另外,还有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随意调整的现象,主要在年中时间段来变化经济科目和项目,继而导致预算执行的难度加大。就预算执行节点存在的风险点和问题,需要事业单位重视并增强执行力。
  3.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核节点
  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把关环节,预算执行的监督考核尤为重要。如果预算执行过程中和过程后缺少监督和考核,那么预算管理就无法发挥全过程的有效性。因此,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核节点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关键节点。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核,可以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事中监督机制和事后评价机制,从而促使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监督部门不健全、预算考核机制不完善,这是亟待解决的预算风险点。前者会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出现滥用财政资金、错报预算编制的现象,继而导致预算管理出现漏洞,使得预算编制的真实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后者是事业单位考核体系不完善所造成的,具体体现为指标设计不合理、量化指标占比不高,造成预算考核的科学性缺失,使得预算考核结果无法起到参考作用,造成预算执行缺少奖惩机制的保障,最终削弱了预算执行的积极性。
  三、预算管理关键节点的优化途径
  1.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
  事业单位要增强预算管理的适用性,需要從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益管理入手,规范预算编制的整体过程,同时引领单位内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工作,继而保障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
  一是制定细化的预算目标,包括预算总目标和分级目标。这要求事业单位从自身情况出发,依据组织目标来制定预算总目标,同时在各部门的参与下制定各部门的预算分级目标。财务部门不再是预算编制的“独揽者”,而是预算编制的“汇总者”,在各部门上交可行的预算编制后,财务部门出具整体的预算方案,最后提交预算管理机构审批,以保障预算编制的质量。
  二是合理安排预算编制的工作时间。没有质只有量的工作基本都是不可取的,所以事业单位预算人员在编制预算时要有充足的工作时间,确保预算项目可以进行调研和实际论证,同时结合上一年度预算编制的整体趋势来进行预算编制,保障预算编制的高质量。
  三是优化预算编制的方法,例如零基预算法等方法,从而确保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能够满足需要,以期控制预算支出。以上年为基期的预算方法,当前无法跟上社会经济的步伐。该预算编制方法过于粗放,只是在往年的预算基础上简单地增加。零基预算和绩效考核预算等较先进的预算方法,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大力推广与使用。
  还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管理时,不能有所局限,只思考或只使用一种预算管理办法。对于市场价格及市场占有情况不确定的单位可以采用弹性预算管理模式;而对于市场价格和占有情况已经比较稳定的单位来说,采用固定预算管理模式比较适当;对于管理水平较高、技术管理等条件较好的单位,可以选择使用像滚动预算管理或者零基预算管理等较为先进的预算管理方法;而对于业务简单、人员数量较少、技术管理等条件较差的单位,最好还是先选择相对简单的预算管理方法,比如固定预算等。因此,各单位最终选择何种预算管理方法,不能照搬照套,必须要遵循“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一原则。
  2.加大预算编制的执行力度
  在预算编制审批后,需要事业单位增大预算编制的执行力度,使得预算资金得到充分高效的使用。
  一是落实好单位内各部门的预算执行。这要求单位内各部门依据自身情况和预算编制控制支出,杜绝虚假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的行为,同时还要重视“三公”经费的支出,把“三公”经费的预算执行做透明、做规范。   二是控制好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这要求单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得出现违规使用和支出的现象,如若出现,必定追查项目资金管理部门的责任并给予适当的惩罚或处分。专项资金的管理包含很多环节,例如申报、审核等环节,这些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将上交的相关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专项资金真正是“专项”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专项资金真正运用到“专项”。在每年年末时要对每个项目的收支状况进行结算,为第二年的预算编制和实施提供良好的保证。财政信息系统要加快在政府及事业单位进行推进,协助做好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
  三是完善预算通报制度。这要求单位内各部门的执行情况要在每个季度末上报给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汇总后上报上级预算管理机构。及时上报预算执行情况,可以及时修正预算偏差,继而在下一季度调整预算。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之间要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尽可能做到收支平衡。
  四是完善预算执行的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要加快财务信息与经济业务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搭建内部信息平台,促使单位内部信息共享,从而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执行效率。
  3.完善预算执行的考核监督机制
  预算执行的关键节点是监督和考核,针对这两个环节,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构建其监督考核机制,确保预算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受到监管,关注预算执行的实际结果,最终为下年度预算编制做准备。关于如何完善预算执行的考核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可以在内部组建预算监督考核小组、扩展预算监督范围、联合内部各部门共同监督预算执行。就预算监督考核小组的具体职能,它需要担负起单位内各部门预算执行的支出和异常监督,确保支出正常。
  一是对评价监督的理念和目标错位,很多事业单位认为制评价只是“例行公事”,没有发挥“以评促建”的重要作用。
  二是目前单位的制评价形式相对单一、片面化,重结果评价而轻过程评价,更多关注的是与单位工作结果的关联性。因此要在单位内部定期开展预算执行考核会议,由预算执行监督考核小组牵头,财务部门辅助,对单位内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考核,并完善相应的奖惩条例,对预算执行考核成绩较好的部门增加一定的下年度预算分配,对预算执行考核成绩较差的部门减少一定的下年度预算分配。就预算监督的范围扩展,需要把单位内各部门对预算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以及预算编制部门的工作情况纳入预算执行的监督中,从而有效保障预算执行的真实有效。就联合内部各部门监督预算执行而言,需要单位内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行政部门共同参与,发挥各方优势,做好预算监督。
  四、结语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亟待加强,通过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益、加大预算编制的执行力度、完善预算执行的考核监督机制等途径,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确保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最终为社会发展做出长足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晓燕.对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研究.财会学习,2018(34).
  2.易定强.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办法.中外企业家,2016(29).
  3.宁文静.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中国集体经济,2019(01).
  4.盛寿芬.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構建.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2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