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非游泳专项学生游泳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汉体育学院非游泳专项学生游泳教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非游泳专项大学生在学习游泳过程中,因自身方面、教师方面、教学形式方面和教学关系方面这四大原因的情况下,导致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高等情况。为增强武汉体育学院非游泳专项大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教学效果,将从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教师教学能力、使用创新教学形式和增进师生、生生关系这四方面来增强游泳运动项目的教学效果。为我国体育强国的目标下游泳项目的发展提供重要前提。
关键词 游泳教学 游泳运动项目 兴趣提升 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游泳运动项目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生活生存技能,其在社會中得到了较好的普及,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游泳运动项目成为了大众的锻炼手段,也成为了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成为小孩们必学的运动项目。但是,很多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障碍、身体原因、教学形式和教学关系等因素,导致对游泳运动项目产生了抵触,也因设施场地的不齐全,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增强游泳运动项目在高校的普及,本研究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身体原因、教学形式和教学关系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得出相应措施方法,以加强培养高校大学生游泳运动项目的教学效果。
1结果与分析
1.1游泳运动项目概述
1.1.1游泳运动项目的概念
游泳运动项目是指不依靠任何外界施加的力也不借助任何机械设备,仅凭个人的支撑力和推动力在水中游动的一种有意识的技能运动。其主要技术特点是,身体在水中呈水平姿势,利用四肢做循环往复运动,使身体往前运动,同时口鼻要适时浮出水面,保持均匀呼吸,手臂和腿脚需严格配合,才能在水中产生向前的推动力。
1.1.2游泳运动项目的特征
在奥运会中,游泳运动项目是仅次于田径的第二大运动项目,游泳在社会中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而且是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和生存技能。通常将游泳按其身体姿势分类,分为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各种泳姿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蛙泳是群众游泳活动中最常见的泳姿,大众在进行游泳学习时,多以蛙泳学习入手,进而学习自由泳、仰泳、蝶泳。在游泳运动项目中,除了基本的泳姿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技术,比如转身技术、跳水技术、蹬璧技术,途中游技术等,但这些技术多用于竞技比赛过程中。
1.1.3我国游泳运动项目的发展
游泳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历史与发展自古至今,无论是为了捕猎、逃避猛兽或是遇上海难的时候可以自救,游泳都是一门重要的求生技能。史前时代人们就要靠游泳渡过江河,随着游泳项目的运用,其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渡河的方式,而被广泛的运用到古代作战、逃避猛兽、水中自救的一项技能。直到19世纪才开始得到普遍的训练。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来,游泳就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现如今,游泳运动已在人们生活中很常见。在国家的支持下,游泳已成为中国绝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程,部分地区已将游泳列入中考项目。
1.1.4游泳运动项目在高校的现状
在高校游泳教学中,大多数游泳课堂的教学形式多以老师一味的教,学生机械的学,没有真正发挥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在越发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感觉越来越枯燥,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兴趣。在高校游泳课堂中,大多数学生只为了学分而去学习游泳课,并不是因为想把游泳学好,技术学精。就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中途学习过程省略,只去考试从而获得学分。
1.2影响游泳教学效果的原因
1.2.1自身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调查的对象中,学生对游泳不感兴趣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其心理因素,比如曾有过溺水经历的学生、缺乏自信,害怕学不会,感觉水中环境不安全、泳衣暴露以至于不敢穿、头不敢没入水中等心理障碍;另一方面是身体素质因素,比如身体僵硬、身体下沉等身体因素。这些自身因素导致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失去学习的动力。
1.2.2教师方面
教师方面主要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性格、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四个方面分析。教师的教学态度对教学效果既有推动作用,也有阻碍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对学生放任不管,就会使学生产生对游泳学习的厌学行为。如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尽责,技术讲解细致,就会使学生加大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喜爱,并用心去学习。教师的性格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至关重要。部分老师的性格使学生产生了距离感,从而形成有问题不敢问的现象。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教师教学的好坏,教得好,学生学得有劲,教的不好,就会导致学生厌学行为。教师的技术水平同样如此,学生可通过客观评价得出自身技术水平,从而引导自身的学习导向。
1.2.3教学形式方面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大多还是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够使学生产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只会加深学生对游泳课程的心理排斥,对游泳运动的心理排斥。
1.2.4教学关系方面
在游泳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生生关系之间的相处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处的不融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也会带动更多的同学进行与教师教学对抗的现象。这种情况会导致教师教学不顺,课程内容、教学安排不能按时完成,并且导致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游泳运动项目的发展。同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相处不和谐,会导致班级学习氛围不良,不能形成互帮互助的群体。
1.3增强游泳教学效果的发展对策 1.3.1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措施消除心理障碍
学生在游泳教学过程中,会因为自身的、外界的各种因素导致对游泳运动项目产生心理障碍,以至于不敢下水,对游泳运动项目提不起兴趣。为消除心理障碍,可以用以下措施进行消除:
加强学生的保护措施。在游泳教学中,保护和帮助措施是消除学生在游泳练习时心理障碍的直接手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看过别人溺水身亡或者自身有过溺水经历的学生,会对水产生心理恐惧,在教学过程中,不易使其产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兴趣。游泳教学初期,教师应在水中运用积极地保护手段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这不仅能有效的地防止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而且给学生在水中一定的安全感,这对克服心理障碍是十分有力的,提高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兴趣也有一定效果。
增多接触水、熟悉水性的机会。刚进校的大一新生,对游泳运动项目接触不多,会游泳的也大多是抬头蛙泳、抬头自由泳等泳姿,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极少接触游泳。学校应更多的安排游泳课程,每周开设两节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是使学生熟悉水性,加强学生的水感,培养学生在水中环境的良好感觉及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兴趣,消减学生对水的恐惧。
利用鼓励-表扬方式进行诱导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应多进行鼓励式教学,只要有一点进步都要进行鼓励。例如,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从不敢下水到能将头埋入水中,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口头表扬,并对其进行鼓励,以增强心理障碍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从而增强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兴趣,消除自卑心理。
1.3.2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加强责任意识培养
学生大多喜欢机智、诙谐、亲切、外向、热情的教师进行游泳运动项目教学,少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严肃型的教师。为增强学生对游泳项目的兴趣,教师自身方面也应加强。
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铁需要自身硬”,作为游泳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理论及高超的游泳水平,以此来获取学生的信任,使学生坚信跟着你能学到游泳的真本领而不至于有这样或那样的危险。教学过程中,边讲授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针对同学们普遍存在的不足予以现场矫正、示范,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充足的实践机会再加上及时的指点,学生的恐惧心理会得到较大的消减。在游泳运动项目教学过程中,业务水平高的教师能迅速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点,使学生加以改正。在动作技术不断改正和加强下,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
增加教师责任感相关教学培训。对新进教师多进行责任意识培训,多组织教师责任意识的相关活动,加强青年教师对大学生,特别是因身体因素、心理因素等因素导致学习较慢的大学生多一些关心与包容,使其不对学习游泳运动失去信心。
1.3.3通过各种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法。多年的游泳教学实践表明,在每个普修游泳班里,都有基础或身体素质差的或好的学生,其接受能力也各有不同。由于大多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混合分组,即按原来的教学班上课,教师无法对水平不一的学生们做到很好的兼顾,最终造成水平高的学生对游泳内容吃不饱,水平低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消化不了,其教学效果是无法真正达到教学要求的。这样的传统教学不利于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学习,还会严重地打击学生学习游泳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厌恶心理。为了提升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兴趣,应多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相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是有很大帮助的。学习一段时间后,在进行又一次的分层次,将有进步的学生安排进学习较快的层次中,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基础较好层次中学习较慢的继续留在其中,使其不对游泳运动项目产生自卑。
水-陆游戏教学法。除了进行分层次-分阶段教学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游戏教学的教学形式,即游戏教学法。游戏组织需要在陆上进行,消除学生的恐惧感、紧张感,还需要在水中进行,即可减轻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水中游戏的喜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课堂环境,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游泳的学习兴趣。
一带多教学法。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划分多个小组长。教师进行集中讲授、示范,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联系,增强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也能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施。
1.3.4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如果教师和学生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与教师就没有距离感,就更加愿意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高校游泳运动项目教学,是一个双向多边的复杂活动,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游泳教师,进而喜欢游泳运动项目。在游泳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充当教学者,还需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与联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使学生喜爱教师,敢于对教师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师能够更好的解决。这样既增强了课程的效果,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需要互帮互助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共同营造。有较好的师生关系,没有较好的生生关系,就不能是课堂活跃起来,相反同样如此,所以两种关系都是不可缺少的。为增进学生与学生在游泳运动项目中互帮互助的效果,可增加与课程相关(下转第223页)(上接第211页)的团结合作实践活动,加强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这种关系在游泳选修课中的意义更加重要。
2结论与建议
总之,基于国家对游泳运动项目的重视和游泳运动项目自身的实用性的双重意义之下,本研究首先整合总结游泳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学习游泳运动项目的重要因素:自身因素方面,其包括心理障碍因素和身体素质因素;教师因素方面,其包括教学态度、教师性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教学形式方面;教学关系方面,其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为解决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增强大学生对游泳运动项目的兴趣提出了有效的策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保护措施、增多接触水和熟悉水的机会、多鼓励和表扬学生等方式克服自身因素;增强教师能力和加强教师责任意识培养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法、水-陆游戏教学法、一带多教学法等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生生互帮互助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军.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游泳项目的发展机遇和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2):70-73.
[2] 杜会玲.游泳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6,32(11):169-170.
[3] 冯晓明.提升普通大学生游泳运动技能方法探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02):164-166.
[4] 韓公博.浅析如何消除高校游泳课中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及克服方法[J].科技信息,2012(08):278.
[5] 梁峰.高校游泳教学如何利用快乐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科技资讯,2014(23):1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