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放前阜阳地区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职业教育专门负责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它的发展不仅对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还影响本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对阜阳地方史志等文献的比较研究,厘清解放前阜阳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总结得失,以期对促进阜阳职业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    键   詞]  阜阳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126-02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它的发展不仅对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还影响本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阜阳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基数大,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必须着力提升人才素质,用质取胜。目前阜阳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为主体。因此,研究阜阳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保证其健康快速发展,对振兴阜阳经济,培养专业化技能人才,建设“大美阜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唐宋阜阳职业教育的发端
   关于阜阳教育的记载,有史可考的,大略起于唐代,发端于北宋。
   北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时任颍州太守蔡齐不惜冒犯宋仁宗“非藩镇不得立学”的禁令,奏请朝廷批准,在颍州西湖设立州学,大大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知任颍州时,又为颍州办起私学性质的西湖书院。书院是士子自学、讲学和相互交流、切磋学问的场所,对官办州学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互补作用,在阜阳地方教育的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书院的建立催生了阜阳科举及第人数的增长及大批名士、学者的产生,造就了阜阳灿烂的文化,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清末阜阳职业教育的发展
   1898年,清政府开始维新变法。其中在教育改革方面提到,要设立铁路、农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实业教育真正成为教育的一部分。1904年,在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指出,要保证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教育处于同等位置,并在全国范围内广设学堂:一是与高等小学堂平行的实业补习学堂、初等农工商之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二是与中等学堂平行的中等实业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三是与高等学堂平行的高等实业堂和优级师范学堂。阜阳地区在如此形势的影响下,也产生了早期的职业教育。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戊戌变法”支持者——宁继恭等人设立蚕桑学堂,选址于阜阳南城(今南城小学),招收学生230人,教其学习养蚕、植桑、缫丝等技术。翌年迁于城北,并建立了蚕桑基地,广达1200亩地。宁继恭、董介奎、徐准先后任堂长,6年间向农村输送蚕桑技术人员500余人。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太和县进步人士——徐北拱、徐城修父子在太和县北关外原兵营旧址创办了太和蚕桑学校。第一批招生47名学生,要求在校修业三年,开设国文、算术、物理等文化课程和关于蚕病理、养蚕植桑法等专业课程,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有廪生王宪邦、秀才王惠邦、杭州甲种蚕桑学校毕业的谭养斋、王甸宇、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归国的徐显曾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学校不仅购置了寒暑表、显微镜等多种教学仪器,从外地引进优良蚕桑品种,还辟有蚕桑实验基地。该校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蚕桑技术人员。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张授之创办了蚕桑学堂,选址于颍上县,首批招生1个班,40人,之后增至3个班,学生近百人。学制三年,以学习养蚕、缫丝专业为主,其他文化课为辅。校址原在颍上东大街黉学巷的文庙明伦堂,后迁到新河口对岸大王庙内。有学田27亩,全植扶桑和荆桑,供学生实习。
   宣统元年(1909年),王子泽在阜城贡院(今鼓楼小学的原传经学堂)创办阜阳警察传习所。
   清末的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学校少、学生少、专业单一,但也大大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中阜阳蚕桑学堂、太和蚕桑学校以及颍上蚕桑学堂均为安徽省最早的几个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之一。在近代教育的产生过程中,阜阳的农业职业教育曾经走在全省的前列。
   二、民国时期阜阳职业教育的发展(以下用公元纪年)
   1912年,蔡元培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按学制体系把全国教育分成两个系列:主系列划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主系列之外,包括师范类、实业类教育,其中实业类教育包含乙种及甲种实业学校,其分别与高等小学校和中学校平行。
   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被黄炎培创立,它是中国首个专门推行职业教育的机构,不仅从理论方面更从实践方面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使职业教育思想得到全社会认可。民国初年,由于政局动荡,加之军阀倪嗣冲祸阜,阜阳的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挫折,部分学堂被迫关闭。北伐战争胜利后,阜阳政局相对稳定,教育事业逐渐繁荣,在这种形势下,阜阳地区的职业教育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自1914年开始,阜阳创办了乙种工程学校;到了1917年,亳县又创办了私立振实初级职业学校蚕桑科;1924年正式定名为“安徽省亳县私立振实初级蚕桑科职业学校”;1935年该校试制的蚕丝品在全国展览会上获特别奖,成为当时阜阳境内最为著名的职业技术学校之一。
   1918年4月,安徽省派董帷书在城北(今农机校)筹建安徽省第二蚕桑讲习所,在1921年,改为安徽省第五区甲种农业学校(农科为甲种,学制四年;蚕桑科为乙种,学制二年),招收农科学生4个班,蚕桑科学生2个班,1924年并入安徽省立第六中学为职业科,该届学生毕业即停办,董帷书、吕醒寰、徐淮先后任校长。1936年,颍上县在明伦堂西院创办了女子职业技术学校,招1个班36人,学习编织、刺绣缝纫等工艺,并学习高小文化课程,1938年日军压境时停办,这是阜阳为数不多的有明确记载的女子职业技术学校。
   从1941年到1947年,阜阳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表现出较好的势头。1941年,董介奎创办安徽私立崇实初级中学,选址于在插花庙(今属颍东区),次年这所中学改名为安徽私立崇正初级中学,仍设蚕桑班为该校二部。1942年刘铭经、刘成德等捐产800亩,经教育厅批准于三塔集刘砦(今属颍州区)创办安徽私立顺昌初级农业中学,刘铭经、吕剑秋先后任校长。1944年,解振一等人在柴集(今属阜南县)创办阜阳县立中等职业学校,赵祥生任校长。1944年,阜阳行政专员张威遐报请在西关外开办第三区区立临时中学,张威遐兼校长,吕醒寰任副校长,次年改名为安徽省第三区农业职业学校,后迁至城南九里沟大同中学旧址,1948年改为安徽省立阜阳农业职业学校,设农艺、园艺两个专业,在校生达到320多人,在当时阜阳地区可谓办学规模宏大。
   此外,在上个世纪40年代,阜阳地区先后开办蒙城县私立初级染织科皮革职业学校、临泉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太和私立槐风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等,这些学校设有园艺、家世、棉纺、化学、农林、蚕桑、农作、染织、皮革等专业。
   民国时期阜阳地区开办的这些中等职业学校,大多规模较小,招收学生较少,专业以农林、蚕桑为主,而且由于受到战乱影响,一般持续时间都不长。尽管如此,这些学校还是为本地培养了一批批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素养的人才,对促进当地的文化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世勋,刘文婷.阜阳教育史话[M].合肥:黄山书社,2016.
   [2]《安徽文史资料全书.阜阳卷》编委会.安徽文史资料全书(阜阳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张宁.阜阳通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8.
   [4]颍上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颍上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6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