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聪 马立骥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旨是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倡,涌现出了大量新的教学模式、方法,而翻转课堂就是其中一种效果显著的教学模式,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可谓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重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职院校中推广这一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的需求相契合,值得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入这一方面的研究中。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翻转课堂;阻碍;应对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178-02
我们知道,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受以往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国内仍有不少高职院校在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此种轻实践、重理论的教学方法显然与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不相符,更是与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悖离。从当前已有的学术研究中,我们能够发现在以技能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十分显著,有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方面的缺陷[1]。但是从现有的翻转课堂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到很多都是针对中学或是中职教育的,有关高职教育的较少。故此,本文重点将目光放到了高职教育层面,主要分析了翻转课堂在高职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阻碍,并针对这些阻碍提出了应对建议。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一词是由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得来,也有人称其为反轉课堂[2]。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不同,比如,课堂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互动的场所,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能更好地答疑解惑,更有利于学生知识消化,且学生能够在课外展开知识的学习。换而言之,通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知识获取不再局限于教师,能够借助互联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和课堂的身份出现了较大变化,在更多时候教师发挥着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作用,这样一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自然也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而言之,通过在教学工作中融入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极大地颠覆传统课堂教学,能使处在课堂教学改革困境中的教育工作者看见教学改革的曙光。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通过应用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授课的不足。我们知道,高职院校具有较为明显的专业特点和行业色彩,而通过应用翻转课堂则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比如,某些教学细节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悉心揣摩,而将这些内容制作成视频资料,则能让学生通过事后回放视频,弄懂一些在课堂上未能掌握的知识点,如此一来就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长时间的课后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这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都有很大裨益。
(二)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便是相同年龄的高职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方面都可能有很大差异,而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因素有许多,如进校时成绩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入学前的学校不同等。要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收获成长,使能力和基础较差的学生获得帮助,就需展开因材施教。而翻转课堂的应用需要学生自身根据视频展开课前自学,然后再由教师于正式课堂上对视频内容进行引导。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了解了相关教学内容,所以在正式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都更具价值,且能够清楚知识重难点所在,如此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再加上分组讨论、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展开教学互动,使因材施教变为现实。
(三)有助于教学能力的增强
关于翻转课堂的应用,有些错误观点认为,在家中就能完成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那么教师的指导就变得不再重要。显然,此种说法是十分片面的,其并未看到教师教学的另外一面。实际上,通过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并没有减轻教师的教学活动,而是使侧重点出现了转移[3]。在过去,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现在则成为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反馈,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其及时引导。并且在此过程中,还需教师采用各种具有个性化、合理的手段,而这一点无疑良好地检验了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翻转课堂在高职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阻碍
通过借鉴目前相关的学术研究,并结合笔者个人体会,认为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阻碍。
(一)高职学生较弱的学习控制力与翻转课堂对自学能力的高要求形成冲突
虽然国家在近几年来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并将高职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范围内,但受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仍有许多家长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才是大学,高职教育与之相比无疑差了一个等级,同时,的确高职院校录取都在高考的最后一个批次,以专科层次为主,一般学生的高考分数都不高。高职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学习基础弱,也是高职院校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一个共识。但是,实现翻转课堂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学习效果是否良好将会给翻转课堂实施的最终成效形成直接影响。而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度不高,是摆在高职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怎样在缺少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得到保障,是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严峻课题。 (二)高职教师有限的精力与翻转课堂巨大的工作量形成冲突
虽然翻转课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但教师的工作量在这一过程中并未减少,相反还有所增加。为了确保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够有效,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用于教学设计与教学准备。具体而言,教师所增加的工作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设计与制作课前学习资源。上述我们也提到,课前自主学习成效如何,将会很大程度影响翻转课堂最终的实施效果。因而为了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详细地设计学习内容、测验题目、引导问题、任务呈现方式、视频情境等多方面内容,且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与高职学生的特点,来筛选与处理海量信息,从中选择出最为适宜的教学素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收集学生课前学习反馈,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修改。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之后,需要教师及时地记录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疑问以及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这些反馈信息进行课堂組织方式、课堂讨论主题等方面的修改[4]。(3)QQ群、论坛交流。通过运用翻转课堂,学生的交流途径也变得更多,学生能够通过QQ群、论坛等随时就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向教授进行请教,教师需要保持长时间的在线状态。
总之,教师应用翻转课堂的初心,是帮助学生更好成长,但陡然增加的工作量,会让教师觉得力不从心,进而导致某些环节的准备变成应付。比如,教师录制的视频中出现视频不清晰、画面不稳定等情况,视听效果的不理想,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翻转课堂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四、消除阻碍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密切师生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只有教师或是学生的努力,是难以获得良好成效的,其需要师生之间的密切交流、配合。在过去,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较差,课堂常常成为教师的个人秀,教师在课堂上掌握着绝对权威。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师生须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翻转课堂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投入更多的感情元素。积极利用多种沟通渠道和学生建立良好交流,使学生敢于提问和回答问题,愿意将自身的想法说出来。尤其是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时时关注,留意他们的情感、态度变化,从而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二)组建课程队伍,分担课程建设任务
上述说到,要开展好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资源的准备、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课前学案设计、在线测验的反馈等,仅依靠某一任课教师难以良好完成,不一定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可通过课程团队的组建,由团队教师展开分工合作,把课程建设分为课程网站维护更新、视频制作、网络资源搜集、教学设计等部分,团队教师各尽其责,并一同参与QQ群或论坛答疑,对学生的问题做及时解答[5]。如此一来,既有助于教师一起学习探索、共同提高,又减轻了工作压力。
(三)巧妙设计教学,增强学生的自学动力
唯有做到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熟悉学生实际情况,才可作出良好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要求教师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情境设置,将生活案例或游戏与学习内容进行融合,激发出学生的自学欲望,更为主动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借助学习平台进行互动游戏设置,让学生登录学习平台APP展开抢答,并利用积分奖励等形式,调动学生持久学习的兴趣。不论是课堂教学设计还是课前学案设计,都应以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为其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任务,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从任务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自信心的增强;须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反馈对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做及时、适当调整,并对课堂互动环节及讨论问题做精心设计。
总之,翻转课堂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迎合了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并且从大量教学研究和实践可看出,在高职课堂中融入翻转课堂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效,还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虽然当前人们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持有不同观点,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对新生事物,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唯有如此,才可充分发挥出翻转课堂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杰.职业教育现状分析[J].职业,2017(11):29-30.
[2]高琴.浅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6):169.
[3]丑鑫,魏孔鹏.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6):11-13.
[4]李延玲.翻转课堂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究[J].时代教育,2018(9):138.
[5]蒋建峰,杜梓平.基于MOOC构建高职教育翻转课堂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6):12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