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铱 王凯
摘 要 在成都市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单元、构建公园城市的过程中,对于传统农耕文化景观的营造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从景观意象出发,通过调查提出了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的5大类型,以期为当下乡村景观空间形态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耕文化;景观意象;川西平原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24
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中华大地在全球范围内相对独立且适宜的地缘环境和时空背景,促成了中华文化以农耕为特征,造就了其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成果均建立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从狩猎和采集社会步入农业社会,驯化选育动植物,生产食物以维持生计和繁衍后代,无论是在广袤肥沃的平原地带,还是在荒凉贫瘠的河谷山沟,先民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他们怀有敬畏之心并与之和谐相处,通过掌握其变化发展的原理,始终坚持道法自然、天地人和谐共生,将自身的秩序加诸自然的秩序,开始了对自然的改造、规制和立法。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智慧的农耕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依照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各区域都有各自独特的农耕文化,而在中国西南片区,在巴蜀文化圈中,川西平原的农耕文化因其历史悠久,又经历过移民文化的融合,因而特征明显、独树一帜。
1 景观意象
“意象”一词最早出现于语言学领域,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语境下,意象作为贯穿景观设计构思与形式表达、受众联觉体验与意识认知的重要内容,对创作者和接受者具有双向的影响作用,是风景园林设计创作最为重要的特质之一[1]。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谈道:物体整体可以被清晰强烈地感知,而不只是被看见。因此,笔者认为景观意象是意与象的辩证统一,是主体移情投射的感知和体验,是景中情、意中景的一种动静结合的概念,譬如乡村荷塘月色的景观意象则给人以乡土特有的地域文化及人文精神。
2 川西平原农耕文化
川西平原即成都平原,是中国西南片区最大的平原、粮油产地,孕育了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等多个蜀文化,是世界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得益于雄厚的以农耕为主的传统文化基础,历代蜀民对文化传统的大力维护以及清末民初移民文化的更新与丰富,川西平原农耕文化虽在近千年虽历经磨难,但依旧根基牢固。作为有史可考、传承悠久的文化形式,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有其时空渗透与文脉传承的延续性,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交相融合的多样性,因时地利与巧借自然的独特性。
3 川西平原农耕文化的景观意象类型
农耕文化的景观意象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空间记忆的动因导向,为了更好地了解川西平原农耕文化的景观意象在本地居民内心中的客观形象,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将成都市的春熙路太古里商圈、成都来福士广场、温江万春田园绿道、温江大学城等8个市民惯常出行及聚居点的地点作为调查点位,以更直观地为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的分类提供相关依据。调查内容以实地访谈、线上调查、实地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获得,其中实地问卷调查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问卷调查主要包括3个部分:1)被调研者个人特征的调研,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2)针对市民对川西平原农耕文化类型及范围认知的调研,主要包括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所包括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农耕文化符号、了解农耕文化的途径等;3)针对市民对川西平原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措施了解程度的调研。采用随机分发、偶遇抽样、线上填写等线上线下,综合运用的方式进行,共计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76份,有效率96%。通过SPSS18.0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即克朗巴哈α值)对676份问卷进行总体信度检验,科莱福德提出α值<0.35为低信度,而0.35≤α<0.7属于尚可,α≥0.7则属于高信度[2]。分析得到本次问卷的
α值为0.75,大于0.7,说明此问卷设计合理,有较高的可信度。
通过调查发现,成都市民所认知的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构成多样、内容丰富,根据调查结果系统定量的分析再结合川西平原农耕文化特征、景观元素的划分方法以及乡土景观的乡土性、地域性和共识性[3],笔者认为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意象应有植物、小品、水景、铺装、户外家具这5大类。
3.1 植物
根据调查结果,有44%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竹林、桂花树、香樟、构树、皂角树最能代表川西平原农耕文化的景观意象,这些植物的形象、色彩、果实的形态本身就极具朴实沉着的乡土性。如竹林最常见于川西林盘之中,川西平原的农家几乎每家每户屋前屋后都生长着或斑块或点状的竹林,因此,以竹林为代表的植物景观意象最能唤醒成都市民关于农村“乡坝头”的场所记忆。而构树虽外貌虽然粗野,不似银杏那般优雅纤细,但其易繁殖、适应性特强等特点,常见于川西平原农村的各个角落,因而也被看作是构成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植物景观意象的重要元素。另外,有89%的被访者认为油菜花、辣椒、蒜苗、青蒿、冬寒菜、莴苣等农作物最具农耕文化景观意象的独特审美情趣,这些大量生长在川西平原农村的农产品也是农家乐特色餐饮的重要食料来源。这些能够给人以强烈主觀的环境心里感知的植物构景元素,若在景观序列中得到有良好的组织与控制,必然能最大限度地散发出川西平原农耕文化的意象。
3.2 小品
景观小品指的是在室外环境中能够活跃氛围,体量小、美观同时兼具使用和审美功能的工艺艺术品[3]。研究发现,超过95%的被访者认为农耕劳作的场景和农业生产器具的景观小品最能体现农耕文化意象,场景有插秧、采茶、收割稻米、晾晒谷物、老牛耕田以及农忙时的景象等,农业生产器具有诸如钉耙、蓑衣、板板车、风谷机,此外猪食槽、磨盘、筲箕、豆瓣罐等常见生活生产用品也在其中。另有38%及以上的被访者认为常见的家禽家畜、川西民居的建筑元素、川派盆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景观材料的选择上,超过50%的被访者认为木质、竹编、藤编以及具有瓦、石等较为坚硬的质地和色彩的材料最能展现川西平原的乡土特色,这样的结果也从侧面反证了在乡村中惯常出现的生活和生产场景以及用乡土材料所制成的物品早已在人们心中刻下地方独特地域文化意境的烙印,成为承载农耕文化意象的重要载体。但由于现代人居住的房屋大多是钢筋混凝土所堆砌的僵硬空间,加之各种类型、不同程度乡村建设的开展,现代人离过去的乡土建筑越来越远,因此传统的民居建筑元素逐渐淡出现代人的视线,遗憾成为了小部分人的共识。 3.3 户外家具
现代园林景观中的户外家具以满足游人休憩为主,主要包括圆桌、座椅等。调查发现,被大部分调查者所认同的户外家具有竹编的或有竹编色彩及质感的座椅、青砖板凳等,这些具有蜀味的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意象的户外家具均来自于川西平原农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取材广泛且兼具审美性和功能性,蕴含着历史语境相同的美学意味,若使用乡土的材料和传统的农耕文化符号图案,也能够在景观营造过程中起到一定点缀作用,强化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意境的表达。
3.4 水景
得益于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川西平原水系发达、河网遍布,用于灌溉的水渠更是不胜其数。不同于华北平原地区水系的直线性和单一性,川西平原的水渠河岸蜿蜒婉转,部分岸边常布有丰水期用于分水抗洪的竹编石栏和大石,水渠河沟水质清洌,常有鱼虾螃蟹居于其中,自然美和生态美的意象不经意就能流散而出。如此完整的水景意境在如今的黄龙溪古镇内部最能体现,在营造意象的过程中,关注驳岸的打造与景观石、竹编栏的布置与周围环境的契合,稍加修饰便
能体现。
3.5 铺装
不同于江南地区的讲究,川西平原林盘内的铺装是就地取材,用石板铺砌、或用老土压实而成,同时也有采用工字铺的方式建造的但更多的以石子路、甚至是泥巴路为主,在过去可能给人予或贫穷或简陋之感,但如今这样的铺装形式却能让人联想起自然而生态的农家生活情调。即便如此,在实际的设计施工中,如若不能硬化土地又不愿采用青石板岩,应尽量在夯实泥土路面之后以碎石铺面,避免雨天积水反而破坏审美情趣。
4 结语
在社会转型的视野下,乡村的迷失、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整体呈现出从显性走向模糊的趋势,农耕文化所承载的乡土记忆的延续和乡村文脉的传承随着时空的新陈交替呈现出流失的状态,因此通过营造具有本土农耕文化意象的景观继而创造出传承地域文脉的精神的空间对于农耕文明的彰显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張蕾.景观意象理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 高禹诗,周波,杨洁.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田园型绿道使用后评价——以成都锦江198LOHAS绿道为例[J].中国园林,2018,34(2):116-121.
[3] 李琦琳,徐斌,章晓航.基于地域视角的乡土景观意象的营造策略[J].福建林业科技,2019,46(2):97-101.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