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剖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唐继成
摘 要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小麦最多的国家。我国幅员辽阔,同时也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因此近年来在积极拓展小麦的种植面积,而这也间接提升了小麦病害的发生概率。在小麦所有的病害中,锈病是最常见同时也是为害性最大的病害,对小麦产量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这种病害的防治工作。基于此,对小麦锈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 小麦锈病;发生成因;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15
小麦锈病的主要特点是为害性强、影响范围广,一旦感染,将对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小麦锈病属于真菌类型的病害,当前出现最为频繁的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其中叶锈病的发生范围、发生率以及为害性在三种病害中最高。农户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小麦锈病进行严密监控,同时也要做好种植以及药剂防治工作,为小麦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小麦锈病的主要特征
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三种,这三种病害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这三种病害均会导致小麦的叶秆、叶鞘、叶片等处在早期出现大片黄斑,随后黄斑会随着生长而连接成片,形成铁锈色的粉疮,也就是夏孢子聚集的表现,当病害进入后期会在这些位置出现黑色的斑疮,这是冬孢子聚集的表现。当小麦植株出现锈病以后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不仅会降低光合作用,还会使小麦植株的水分大量流失,降低籽粒的饱满度和灌浆,使小麦叶片早衰,进而严重降低小麦的产量[1]。2)不同点。秆锈病的特点是病斑大,叶锈病的特点是病斑散乱,条锈病的特点是病斑成行分布。叶锈病和条锈病对小麦叶片的为害最大,叶锈病的夏孢子的聚集方式为中等规模,呈现出黄褐色、圆形、少许的叶片表皮破裂,在叶片上不规则分布;条锈病的夏孢子的聚集方式为小型规模,呈现鲜黄色、椭圆形、少许的叶片表皮破裂,在叶片上的排列方式为虚线状。秆锈病对叶鞘以及茎秆的为害最大,夏孢子的聚集方式为大型规模,呈深褐色、椭圆形,通常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比较大的病斑,在茎秆上的分布较为散乱,病斑周围的表现以翻卷破裂为主。
2 小麦锈病的发生规律
2.1 条锈病
条锈病的病菌喜寒不喜热,我国西北地区以及西南高海拔地区在越夏时是条锈病的高发期。这些地区的条锈病夏孢子会在风的影响下进入小麦的种植区,从而成为小麦条锈病的主要感染源。当小麦感染这种病害以后会在越冬之后再次产生夏孢子,再次随风扩散并感染新的麦苗。一般条锈病的感染条件有以下4个方面:1)有容易感染这种病害小麦品种;2)存在越冬的小麦感染条锈病病菌;3)3月和4月的降水量较大;4)入春气温快速回升。
2.2 叶锈病
叶锈病在我国大部分小麦种植区都可存在,而且会在越夏之后成为主要感染源。小麦感染这种病害以后,会随着越冬之后气温的逐渐提升而产生夏孢子,夏孢子会随风扩散而感染更多麦苗,如果处在15~20 ℃的适宜条件下,叶锈病将出现大范围流行。叶锈病的起因有以下4点:1)越冬的叶锈病病菌量过多;2)入春之后气温回升快;3)降水量多;4)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比较低。
2.3 秆锈病
夏孢子是导致小麦秆锈病的主要原因,当温度在3~31 ℃时小麦可感染秆锈病,当温度在18~22 ℃時小麦感染秆锈病的概率最高[2]。小麦秆锈病可在南方主要越冬区不间断发生,然后在风的影响下由南方的冬麦区向北方扩散,对北方的小麦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大部分小麦秆锈病的病菌都来自其他地区,除此以外,种植对秆锈病抵抗力低的小麦品种、气温高、降水量多也是小麦秆锈病的诱因。
3 小麦锈病的防治策略
无论哪种小麦锈病都会对小麦产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要想保障小麦产量就必须做好小麦锈病的防治工作。防治小锈病不仅要严密监测病害的发生信息,还要做到科学种植、科学使用药剂,另外还可以通过宣传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病害的防治方法,为小麦产量提供保障。
3.1 严密监测
严密监测小麦锈病信息是防止小麦锈病出现大规模传播的重要手段。对近年发生的小麦锈病进行分析可知,农户做好田间管理以及病害信息调查,全面收集和小麦锈病有关的资料,同时对病害进行提前预防,然后再结合当年的温度、雨水、临近地区是否出现锈病病害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等信息,这样对顺利种植小麦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如果本地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小麦锈病病害,一定要及时将实际情况报告给当地农业部门,然后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开展小麦锈病的防治工作。
3.2 科学种植
科学种植也是预防小麦锈病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对病害信息进行严密监测的过程中,开展科学种植也十分必要。小麦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对小麦锈病的抵抗能力都不相同,例如西科276和绵阳30就比较容易感染小麦锈病,而黔麦16号、黔麦15号以及西科2号等对小麦锈病有比较强的抵抗能力。因此种植小麦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选种、科学播种,这样才能为抗病性提供保障。对一些比较容易出现小麦锈病的种植区,要避免早播,如果出现了自生麦苗要及时去除并进行消毒灭菌,从而有效避免越夏病菌的影响[3]。要做到及时中耕,耕种之前做好翻地工作,以免存在未被去除的自生麦苗。另外要保证土壤中营养的均衡,避免多氮肥少钾肥、磷肥的现象出现,也可通过喷洒尿素来预防锈病。
3.3 科学使用药剂
3.3.1 包衣和拌种
以种子的0.2%为使用量,用浓度为20%的粉锈宁拌种,也可以种子的0.15%为使用量,用浓度为2%的立克秀对种子进行包衣,如果使用粉锈宁要在拌种结束后的6~8 h开始播种,这样可有效预防锈病。
3.3.2 农药喷洒
秆锈病的感染率在1%~5%、叶锈病的感染率在5%~10%、条锈病的感染率在1%~2%,这三个阶段采用农药喷洒对锈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具体方式如下。可使用500 mL左右25%丙环唑乳油兑水750 kg喷洒,也可使用600 g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一定量水混合进行喷洒。如果病害严重的话,可在第一次喷洒后的13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喷洒。
3.4 强化宣传和普及
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锈病防治指导,政府也可组织区域内的小麦种植户开展培训活动,从而帮助更多农户掌握这种病害的防治措施,这样对控制,小麦锈病的发生、提升小麦产量有很大帮助。
4 结语
做好小麦锈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做好选种工作,结合科学种植、科学使用药剂、强化宣传和普及,对小麦锈病有非常好的防治作用,我国的小麦产量也将因此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杜继荣,彭建文.小麦锈病不同药剂防治效果试验[J].现代农村科技,2017,19(2):77.
[2] 贾云东.小麦锈病的综合防治[J].河南农业,2017,13(4):35.
[3] 赵亚利.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18,9(16):64-66.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