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也不断进步,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做好其相关的病害防治工作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小麦的赤霉病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农业生产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病害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种植的病害防治提供数据参考,进而提升我国小麦的总产值,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815049
  引言
  在当今的农业种植中,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了长江中下游产区的常发型病害,并且还有着不断加重的趋势。为了降低病害的发病率,提升小麦的总体产量,相关农业人员就应该加强对小麦赤霉病的研究,制定出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以促进我国小麦种植水平的发展,提升总体的经济效益。
  1 小麦赤霉病概述
  小麦赤霉病又被称之为麦穗枯,是小麦的常见病害之一,其发病范围较为广泛,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尤其是潮湿多雨的温带区域尤为严重。其发病时期多处于小麦抽穗和灌浆的时期,这一病害的病菌最先感染小麦的麦穗小花,然后再侵害到整个麦穗。其对小麦的危害主要是通过一种叫做子囊孢子的传播体来实现的,这种孢子多存在于前一年的病害植株残体上,留待下一年寻找新的寄主继续进行危害[1]。
  小麦赤霉病属于一种气候型病害。当小麦处于抽穗灌浆期,同时又遇到阴雨天气时,就会导致病株残体内的该种病菌大量扩散到空气中,进而引起大面积的危害。由于每一年都会残留下一定数量的病株残体,因此,每当小麦到了抽穗灌浆期时,如果出现降雨天气就会导致病害发生,而病害的发病程度与这一时期的总降雨量息息相关。
  2 小麦赤霉病防治措施
  2.1 推进农业技术指导
  在进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过程中,应该积极地推进农业技术指导,使各项防治技术能够合理地落实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在进行小麦病害防治技术的指导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广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防治方法,提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水平。这一病害因为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为了降低病害的危害程度,相关农技推广部门还应该组织农民与气象部门进行联系,通过对天气状况的预测,来进行适当的病害预防工作。此外,为了做好农技指导,还应该做好赤霉病的预警工作,提前做好相关防治准备,可以对病害的发生进行一定程度的预防,还可以在病害发生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从而避免小麦种植过程中因病害而发生减产[2]。
  2.2 小麦麦种选择及处理
  为了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在进行小麦麦种选择时,应该选取对赤霉病病菌具备一定抵抗能力的品种,提高小麦自身对于病害的防治能力,从而保障小麦的正常生长。而小麦在种植时如果因为品种单一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因此,还可以适当地推行多种抗病品种混合种植的方式来减少赤霉病的发生。加强小麦的抗病、抗感染品种的培育工作,对于病害防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小麦种子的抗病能力,还可以在播种前进行适当的药剂拌种[3]。
  例如:江苏某地在当地农技推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小麦播种前都对其进行适宜的拌种处理,以便于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危害程度,从而提升小麦的总产量。其在进行拌种时,选用增产菌对种子进行处理,固体药剂用量控制在120g/667m2左右,液体药剂则选用50mm对种子进行喷洒、搅拌,拌种的最终效果应该使药剂均匀地涂抹在种子表皮之上,随后经过晒干再进行播种。
  2.3 科学施药治理
  为了更为有效地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工作,可以适当地采取科学施药的方法。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病菌在小麦的抽穗期感染到小麦的麦穗,从而达到药物防治的最终效果。在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工作时,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一旦操作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整个药物施洒工作无法发挥实际的效用。在进行药剂防治时,相关的农技推广部门应该适时地对种植户进行指导,教授其专业的方法来达到对小麦病害进行集中预防的效果。
  例如:江苏某地的种植户,在进行药物防治时选用多菌灵药剂,药剂用量大约控制在施洒100g/667m2的50%多菌灵。此外,还可以使用约70g的70%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兑入约70kg的水向小麦的穗部进行均匀喷施,在喷施药剂时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避开阴雨天气。为了预防小麦赤霉病在小麦的灌浆期发病,可以将杀虫杀菌剂与磷酸二氢钾进行混合施用,既可以防治病害的发生,又避免了小麦受虫害侵袭,达到病虫害兼治的双向目的,将小麦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
  2.4 推广土地深翻
  在进行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时,应该对其病菌来源进行考量,发现其主要来自于前一年的病害植株残体。而其传播的条件主要是在小麦子囊成熟后,在湿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将残体中的病原孢子释放,而在相对湿度较低时并不能释放孢子。孢子在进行传播时主要借助于风雨,高度约为1m多,极少量可以达到10m的范围,但是新小麦植株感染孢子时,主要来源于小麦田,因此在治理时应该主要针对小麦种植田里的植株残体进行处理。
  例如:由于环境的变化,江苏的小麦种植区已经全面禁止在田间焚烧秸秆并大力推广了秸秆还田,这就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创造力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农技推广部门带领种植户在进行小麦收割后进行土地的旋耕深翻,将田间遗留的植株残体深埋入土地之中,这样在第2年的小麦种植时就会有效减少病原量,从而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传播。
  2.5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相关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小麦作物的保护也可以有效提升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在多數的小麦种植区内,由于相关的农业保险机制不健全,就使得小麦在感染赤霉病后,因没有得到相应的政策保险补贴,对农民的种植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农民在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就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病害的治理,因此,应该完善相应的农业保险制度,通过制度的建设来为农民的农业生产种植提供保障。   例如:某小麦种植区积极推行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并推行了相关政策制度,借助其权威性并加强对农业种植户的种植技术推广,保障了小麦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此外,通过区域政府的相关农业惠农政策,加强了对农业种植中相关病害的防治工作,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来加强对病害防治的研究,从而达到小麦种植的高产高收。通过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提升了各级部门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重视,从而令小麦的病害防治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2.6 提升农民对小麦赤霉病危害的认知度
  相关农技推广部门在进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推广时,为了让种植户能够充分地掌握这一技术,就应该提升其对小麦赤霉病危害的认知程度。通过农户对赤霉病危害的全面认知,才能够使其在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积极地学习相关的病害防治技术,从而使自身的农业种植技术全面提升。
  例如:江苏某地在进行农技推广时,因为农业种植户普遍素质水平较低,对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机理和传播过程没有良好的认知,并且对于小麦赤霉病对小麦种植所造成的危害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对各项防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农技推广部门的人员应该与乡镇的各级领导进行良好的沟通,积极地推广小麦种植中的相关病害知识普及工作,组织农民进行集体的培训,从而加快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的进程。对于不予配合的乡镇人员,应该及时地向上级进行汇报,以确保病害被有效治理,从而增加农民总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农民的总体生活质量。
  3 结束语
  小麦赤霉病雖然对小麦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然而其并非是不可控的,相关农业研究人员应该针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其发病机理,依据于此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此外,还应该令农业种植人员重视起病害防治工作,将防治策略切实运用到农业种植中,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提升小麦的总产量,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曾娴,汤少云,苏斌,等.武汉市2017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控[J].湖北植保,2017(06):53-54.
  [2] 于湧鑫,杜国防,倪运东,等.淮安市洪泽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7(06):116-117,125.
  [3] 陆建国,张景飞,张永华,等.2016年常熟市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与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1):105-107,121.
  作者简介:
  张龙(1980-),男,大专,农艺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农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和农业技术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