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剖析合川区水稻生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合川地位优势明显,属重庆市的粮食主产区,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剖析水稻存在的问题,寻求水稻生产的途径。
  关键词:水稻;生产
  我区人多地少,田多土少,粮食生产在整个社会稳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水稻产量占全区粮食比重的份量大,约为64%。因此,要抓好水稻生产,必须要分析水稻生产的现状和找出高产的途径。
  一、基本概况
  我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主城区北面,距重庆58公里, 东经105°58′37″~106°40′37″、北纬29°51′02″~30°22′24″,水陆交通十分便利。2017年统计年报表明:全区幅员面积2344.07hm2,辖23镇7个街道办事处,共322个村、95个居委会,耕地面积118916hm2,总人口153.27万人,其中主城区人口48.62万人,乡村户籍人口78.68万人,乡村人均占有耕地0.151hm2 。
  耕地面积128761hm2中有低产田土27864hm2,占33.09%,其中低产田12388hm2,占稻田的23.99%,低产土15476hm2,占旱作土的47.53%。
  以上情况说明,我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优越,具有水稻高产的基础。
  二、水稻生产情况
  水稻是合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耕地面積的60%以上,占大春作物播种面积的45.5%,占全年粮作面积的31.5%。水稻面积最大的是1957年,为69720hm2;单产最高的是2005年,为517kg。
  三、存在问题
  1.气候制约水稻生产,导致水稻单产不高。早春倒春寒频繁,受害重,如2006年4月12日~13日,气温骤降了14.6度,刮6级北风,夹杂3.5mm降雨;秧苗长势较弱、叶色泛黄、发白,失水,萎焉;轻者占10%,重的达100%,但芯叶生长基本正常;主要原因是寒潮强度大,时间长,伴随刮风下雨加重了冻害,肥水管理跟不上,寒潮来时厢面不上水保温,炼苗不充分就揭膜,揭膜后施N肥过重造成秧苗过于嫩绿,有的苗床整地不规范、消毒不严,降低了秧苗自身的抗逆性,从而加重了发生冻害的等级。移栽期气候不稳定,影响返青成活,如2008年我区从4月22日降大雨后,一直到6月17日才降大雨,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栽插。生长期连绵阴雨,低温寡日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正常。抽穗扬花期遭遇阴雨和高温伏旱,导致结实率下降,千粒重不高,达不到高产的目的。2006年遭遇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有的结实率低到10%导致绝收;2007年前期春旱连夏旱后,孕穗期遭遇连续降大到暴雨,淹没农田6667hm2,绝收水稻1195hm2。
  2.田基础设施条件差,不能满足水稻高产的需求。全区目前45070hm2水稻,据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数据显示,近年来只有3333hm2稻田得到综合改造;还有40666hm2未得到整治。水利设施不配套,有效灌面34780hm2,占45333hm2的76.72%,破损不堪(沟渠不通、泥土填塞、有的穿洞和函洞垮塌或残渣污泥迂积不通,提灌设备残缺不全),塘库堰和溪流多数承包用于水产养殖或家禽养殖无法实施灌溉。
  3.种多乱杂,没有充分发挥增产优势。据种子管理部门统计,全区从2010年到2017年,每年进入合川市场的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多达185个以上,个别的品种是重庆市宣布退出市场的和未经审定的,有增产优势的品种占不到30%;水稻生产上能达到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品种不到20%,这就意味着水稻生产的潜力较大。
  4.民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在家的劳动力少,以前增产的精耕细作技术被遗弃。
  5.业生产资料涨价过快,粮食售价涨幅小,影响农民种田积极性。实际情况是生产资料的涨价吞噬了惠农政策。
  6.亩用种量低,移栽稀,形成窝稀苗少穗不足的现象。从2000年以来,我站对大面积水稻生产调查,多年平均667m2用种量只有0.5kg,667m2栽水稻6108窝(少者中有4100窝),与高产栽培的少用种0.5kg,少100%,少5000窝,少81.86%,证实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7.农业技术回潮,秧田不培肥,秧田面积不规范又较少,秧苗多形成弱小秧苗,培育不出多蘖壮秧;大面积上板田多,杂草丛生,稻草、稻桩、杂草和土壤中的虫卵及菌丝体菌核等不能被消灭,越冬的病虫基数大,危害重。
  8.肥料施用不合理,水稻生长差。重氮肥轻磷钾肥,极少用复合肥;对肥料的性质和真假识别差,购买伪劣假肥料,用于水稻生产;一炮轰施肥法,不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
  9.农业机械化推广步伐缓慢,不适应千家万户的生产形势。
  四、未来水稻生产的建议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加大支农力度。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抓好水稻生产,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2.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水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旱涝保收能力。从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方面着手,力争利用上级和外来资金,对我区水稻主产区进行田园综合整治,达到路道网络化,田块方格化,土层深厚化,土壤肥沃化,种田机械化的目的。
  3.深化农技体系改革,进行技术革新。目前农技体系建设差,离岗人员多,技术推广不到位,技术革新慢。要整顿好农技推广体系,搞好技术传播,提高单产。改变靠面积增加总产的传统生产方式,把着力点转移到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4.用好国家惠农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在前提下,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发挥水稻生产,促使农民加大投入,提高水稻单产。
  5.加强管理监督,规范种子市场,做到合理使用优质高产抗性强的组合品种,发挥增产作用。农业执法部门、种子管理部门和工商公安等部门要严格执法和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坑农害农。
  6.积极推广增窝增苗技术,提高水稻单产。为了获得高产,667m2用种量必须达到1kg以上,窝栽2粒谷种的秧苗,实现667m2栽1.1万窝以上,使其具有较好的群体结构。
  7.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搞好肥料运筹,科学管理好肥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推广病虫综防。确保常规技术不滑坡,高新技术有突破。
  8.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降本增效夺高产。为了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的矛盾,应该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步伐。
  9.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形成规模种植。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种田,购买优质农业生产资料,减少环境污染,种出优质农产品,规模种植,发挥种田效益。
  参考文献:
  [1] 《合川统计年鉴》(1949年至2017年)
  [2] 《合川土壤》  刘亨寿等编   1985年9月出版
  [3] 《江城合川》
  作者简介:胡毅,男,汉族,现年53周岁;1984年6月毕业于永川农业学校;1984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在合川区(市)农业局工作,现为合川区农技站的一名农艺师,多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8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