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慕课的建设及运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曹峰 吴大梅 田梦源 罗振亮 秦源 刘杨
【摘 要】 目的:通过《中医药膳学》慕课的建设与运行,探讨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方法:《中医药膳学》慕课建设主要包括教学视频、作业、测验、讨论、期末考试五项内容。建设完成后经过调试运行,针对500名学生开放选修,并且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共有413名学生参加了期末考试。最终370名学生通过《药膳学》慕课的考核,获得选修课学分。结论:通过《中医药膳学》慕课的建设与运行,教学效果良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药膳学;在线课程;建设及运行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1-0111-02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MOOC on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Scienctific Diet
CAO Feng WU Damei TIAN Mengyuan LUO Zhenliang QIN Yuan LIU Yang
Basic Medical College,Gui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iyang 550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al food to learn less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o explore onlin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al food to learn lesson for construc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teaching video, homework, tests, five contents of discussion, the final exam. Construction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debugging and running, after open 500 students this semester for college courses, and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413 students took part in the final exam. Eventually 370 students through the medicinal food learn lesson for examination, obtain elective credits. Conclusion Through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al food to learn less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teaching effect is good, can be further applied to the public.
Keywords:The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Scienctific Diet;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兴起后发展成熟的一种新型课程。慕课具有全面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实时统计分析的优势。此外,慕课还可以部分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全面提升教学效率[1]。近些年来,国内各大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相继开展各相关专业慕课的建设工作[2]。我院在2016年也启动校本慕课的建设工作,并立项资助了《中医药膳学》慕课建设。课程建设完成后,本学期已对我院学生开放选修。现就本学期本门慕课建设运行过程的体会总结如下。
1 课程建设
《中医药膳学》慕课建设主要包括教学视频、作业、测验、讨论、期末考试五项内容。慕课教学视频是课程建設的重点内容,主要由上、中、下三篇组成。上篇主要讲授中医药膳理论基础,包括药膳的概念、特点,药膳原料的选用原则,常用药膳的类型及药膳应用的注意事项等内容。中篇主要讲授药膳应用三因制宜的原则,分为合理选择应季药膳、各具地方特色的药膳和依据个人体质选择药膳三章。合理选择应季药膳是根据中医因时制宜的原则,讲授四季药膳应用原则及常用药膳;各具地方特色的药膳一章,根据不同地方风味菜系,分别讲授川菜风味、鲁菜风味、粤菜风味、黔菜风味及西式风味药膳理论及应用;依据个人体质选择药膳,依据中医九种体质分类,分别选择适宜的药膳,体现了中医因人制宜的原则。下篇主要讲授常见病证和亚健康的中医药膳应用,主要包括失眠、消化不良、肥胖、痛经、产后、美容、电脑族、小儿厌食、老年体虚、便秘、慢性咽炎、痤疮等日常生活中常见且适用于药膳调理的病证。为加深学生对药膳教学内容知识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课程除药膳理论部分外,另加入药膳加工制作的示范。药膳加工聘请专业厨师录制20个具有代表性药膳的视频,让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到药膳加工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按照进度安排设计好作业、测验、讨论、期末考试试卷等相关内容并上传至平台。课程内容建设完成后进行约2个月的调试,并在2017年3月份新学期开学时正式对本校学生开放。 2 课程运行
课程制作完成后,首期向本院学生以选修课的形式开放。开放时间限定在2017年3月6日2017年6月19日。选课人数限定500人,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访问占总访问量的66.91%,而通过电脑网页版访问占33.09%。课程主讲老师在工作日轮流上线,及时为学生解答药膳专业知识相关问题,同时积极参与到学生讨论交流互动中。从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共有454人参与到本课程的学习,但有46人虽选修本课但从未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脱课率占9.2%。从后台数据看,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本课的时间多集中在16~20点,因此主讲教师调整上线时间,在工作日的19点教师准时上线指导学生学习本课,并在线上与选修本课的学生开展互动交流。
3 课程考核
学生最终成绩包括学生学习课程视频占10%(课程视频全部看完得满分,单个视频分值平均分配,满分10分);课程测验占20%(学生接收到的所有测验任务点平均分配,未做测验按“零”分计算);访问次数占10%(访问数达50次为满分,最多不超过上限分数);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期末考试分数按比例折算后计入最终成绩)。共有413名学生参加了期末考试。最终370名学生通过《药膳学》慕课的考核,获得最终学分。
4 讨论
在当前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中医药膳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蓬勃态势,因此药膳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中国药膳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现阶段从事药膳相关行业人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来自于中医界,他们可以组方配膳,但实际制作药膳能力不足;另一类来自于餐饮界,尽管烹制水平较好,但在中医药膳理论方面有所欠缺,辨证施膳能力不够。如何培養出具有较高的药膳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好的药膳制作技术的人才是当务之急。药膳养生教学团队在《中医养生学》、《中医药膳学》等相关课程授课以及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3],先期制作了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医药茶与养生》,并在爱课程、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上线[4]。这些前期课程资源既能作为老师上课时的课程资源,又能在网络上共享给学生自主学习。这些工作为开展《中医药膳学》慕课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当前中医高等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与之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较大差异。而慕课顺应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重构的网上教学课程,可以提供给学习者更多的选择,符合当今中医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利用慕课等在线课程开展《中医药膳学》课程教学的同时,教学团队组织开展的“黔膳杯”首届药膳大赛以及学生社团开展的“美食药膳制作大赛”相互配合,激发广大师生对于中医药膳知识的实践应用的热情,在师生中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针对本学期学生脱课率较高的情况,笔者将在下学期课程运行期间,加强学生学习情况监控。一旦发现有学生选课后不能及时完成课程任务情况,一方面在系统中通知学生及时学习课程,督促同学赶上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增加与选课学生的线下交流的环节,根据实际情况预计举办2~4学时的面授课程。下一步准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本门慕课内容充实完善,逐渐向公众开放,为培养出高层次的中医药膳专业人才,普及中医药膳养生文化。
参考文献
[1]Justin,Reich.Education research. Rebooting MOOC research[J].Science (New York, N.Y.),2015,347(6217):34-35.
[2]李鑫辉,喻嵘,何宜荣,等.“慕课”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97-98.
[3]秦源,陈静,郭宪立,等. 《中医药膳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及应用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161-162.
[4]曹峰,赵博,郭宪立,等. 《中医药膳与养生》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体会[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0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