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测量学》课程教学实习改进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元元

  【摘 要】本文从学习《测量学》的优势和课程教学情况分析进行分析,通过合理安排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构建多元化的方法体制、优化教学氛围、扩展多种学习空间等方面对改进《测量学》在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课程内容;考核机制;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25-01
  引言
  隨着国家越来与重视教育,教育制度相应的做出调整,不仅改善其内部的结构,还推出多种教育机制以及先进的教育方式。目前在测量学的教育过程中,仍旧存在大量问题,所以为保证能够有效的提升教育质量,需要针对性对课程的规划和管理进行调整。
  一、学习《测量学》的优势
  此学科是一种极其注重实践的学科,需要很强的专业基础功底,由于此类学科的使用范围较广,主要针对社会上的基础建筑、工程的测量、城市的建筑规划以及景观建设等项目,所以此类学科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此门课程主要特征在于符合当下时代发展需求,并有大量建筑设施可进行实践,从而使得学生有大量的实际机会,保证学生有条件对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并结合于实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此类学科也可应用于室外测量,针对户外地质以及工程进行全面测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强学生知识的拓展面,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二、《测量学》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现阶段,在我国普遍的教育体系中,第一,在教师团队和学校管理层的教育期间会应用大量传统思想观念,而导致教育理念上存在缺陷。在实际教学课堂中,由于老师还运用传统的理念去教育学生,造成过于重视学生的理论课程,没有关注实践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融合效率低,造成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由于没有足够的实践让学生对其充分的应用,导致对于知识上的理解过于单一化,没有对测量学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技能的掌握方面上,因为所学的知识不能够合理的运用,使得整体认知结构上较为片面,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明显。
  第二,在目前所学的测量学知识课程中,教育体系对于教学内容的制定缺少全面性,考虑的方向过于单一化,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存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两者的失衡,从而造成学生不能够全面认识所学专业的深层内涵。另外,管理者对学科的前景进行规划过程中,没有换位思考,使得对学生的专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存有一定的偏差,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的真实需求存有差异性。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片面,并且传授的途径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和质量。在课堂上,老师会针对教材进行大量的理论知识传输,并占据了主体位置,使得学生往往过于被动的接受知识,随着时间的递增,会造成学生出现大量的消极心理,课堂上的气氛变得压抑,无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实际教育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改进《测量学》在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1.合理安排课程。
  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和老师应当结合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针对测量学的课程进行系统的规划,并对教学结构和课程安排予以明确,保证内部体系的合理程度和全面性。第一,老师应全面树立教育理念,并着重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实践的次数和频率,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进行充分的融合,确保学以致用,才会全面强化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在此过程之后,老师还应当遵从一体式的教学准则,将课程上的大量内容和时间予以明确的规划,确保学生可以在合理的安排之下,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使得学生具备多种教学知识以及实践空间,以此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为社会的发展积极贡献自身的力量[1]。
  2.丰富课程内容。
  由于社会的发展,带动大量建筑行业和设计类的进步,目前在市场上对于测绘行业人才需求量在不断的增长,并且由于经济的高速运转,行业内部的组成形式发生了变化,多种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也因此得到升级。第一,老师应当针对学生所学的课程进行积极的规划,对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多种网络和多媒体平台的渠道对当前的行业大环境做以调研,然后运用多种技术方式对设备进行测量和勘探,并针对设备和技术进行对教育内容的规划,使得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与企业相接轨。第二,老师也应当对当前的教育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升级规划,在此过程中,需要老师明确行业未来的发展,从而进行对课程的设定,使其更能够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合理的应用到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另外,老师在制定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课程编制的具备多样化和个性化,保证教学课程质量能够明显的提升,确保知识的环境适应程度和效果,使得学校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能够在社会上更好的发展。
  3.构建多元化的方法体制。
  在传授测量学的理论知识过程中,需要结合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要的核心点,并针对当前教育体制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以及升级改造,改善实际教学的课堂环境,全面的改善教学期间的气氛和多个环节,摒弃传统思想教育的束缚,积极培养能够被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此过程中,第一,老师应当针对当前的教育内容进行情景上的创新,并对当前的课程内容教育进行全面的情境改善,着重加强教材中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借助多媒体和模型展示的帮助尽可能的将其转化为更为直观的内容。此方式的应用不仅仅会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点的深层次理解,还会因此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校效率以及水平,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保障。第二,老师应当针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方式进行转变,调整传统的、过于机械式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小组之内沟通合作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另外,老师还应当将项目驱动法以及微课平台的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的推广,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业余时间,提升更多的学习空间[2]。   4.优化教学设备。
  由于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促使目前的教育体制也发生了转变,学校会对测量学的教育更加重视,并增加多种实践的教育方式,从而针对当前学生对所需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进行合理的实践规划。为保证此阶段的教学质量,老师应当对实际的教学环境进行改善,并引进大量的教学设备,帮助学生根据当前的实践方式进行进一步对知识的探索,从对环境上的改善,为学生创建一个便利的学习氛围。第一,学校应当加强对于实验室或者实践活动的资金投入,采买大量专业器材和设备,并创建先进的数据统计平台。积极培养学生将实践和大量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对于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上述情况的转变,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强化学生的技能。另外,老师还需要针对当前的知识点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并在现场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的规范性,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当下时代的发展。
  5.扩展多种学习空间。
  针对学校的实践教学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和企业的合作,为保证教育体制的周密程度,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学校教育体制和课程的编排,充分的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使学生能够在企业合作项目中获得大量的实践环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所以,为全面的促进学校教育制度素质教育的轉变,管理层应当重视校企之间的合作,学校所提供的人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减少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财务负担,同时学校也可以在不引进大量的设施基础上,让学生与外界的建设项目相联合,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能力[3]。
  6.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为保证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和对课堂内容上的合理编排,学校应当着重的加强教师团队的整体建设,第一,可以引进大量的双师型团队,提升人才队伍的建设并加强其知识程度,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所受的教育更加的完善。第二,学校应当加强对于教师引进的资金投入,向外界聘请经验更加丰富的专业老师,并增加多种学术交流的活动,让校内教师团队有机会与外校老师进行多方的学术交流和研讨。第三,可安排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开展大型的座谈会,针对当前社会上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进行研讨,使得老师能够明确社会上的发展状态。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及时调整老师对待教育的态度和教育观念,有利于老师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从而转变教育方式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会提升学生对待学生态度上的转变,还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此外,老师对待社会发展动态的学习也能够更好的了解实践流程,有利老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将大量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结论
  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学校也应当积极的对学科的规划和管理做以改善,其中在测量学的教育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将之前的课程做以创新,全面优化课程内容,创建多种多元化的体制,并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完善教师团队的建设,从而改善整体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康廷.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智库时代,2019(15):223-224.
  [2]李文静,陈思,霍达.《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03):147-148+151.
  [3]朱卫东,栾奎峰,沈蔚,张进,李鑫.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工程测量学为例[J].科技视界,2018(25):189-190.
  作者简介:张元元(1981—),女,汉族,籍贯:河北沧州,单位:长安大学兴华学院,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777.htm